3 月 13 日(第4/8页)
“不,谢了,”伦德插话进来,“时间太赶了。”
“没有载到你们,托瓦森号是不会开走的,”约仁森念着,“你大可以……”
“我不想摸到最后一分钟才慌慌张张上船。我保证下次一定会抽出时间,而且会带西古尔一起来。也该让你好好赢一盘棋了。”
约仁森大笑并耸了耸肩,一边往外面走。伦德和约翰逊紧跟着他。一阵风扑面而来。他们所在位置是生活区下方边缘处。前方走道是用厚重的钢铁网片焊接起来的,透过网眼可以看见下方澎湃的海洋。这里比直升机降落的地方还嘈杂。空气中弥漫着嘶嘶风声和钢铁隆隆作响的声音。约仁森带他们两个来到上下船用的短舷梯旁。那里的起重机上吊着一艘橘色的密闭式塑料艇。
“你们要在托瓦森号上做什么?”他一边问,“听说国家石油计划到更外海挖油。”
“有可能,”伦德回答。
“一座钻油平台?”
“没说。可能是 SWOP 吧。”
SWOP 是单井近海生产系统的简称。通常,挖掘超过 350 米深的石油都会用到 SWOP。一种类似巨型油轮的船,拥有自己的抽油系统,用一条柔韧的钻油缆和钻孔头相连。利用这个钻孔头可以从海底抽取原油,而这种船也就同时成了中继油仓。
约仁森摸摸伦德的脸颊。“你可别晕船了,小亲亲。”他说。
他们登上船。这艘船还蛮大的,空间很充足,船壳是硬塑料,还有好几排座位。除了他们两个人以外,就只有一个舵手在船上。起重机把船降下时,船身稍微晃了一下,侧窗出现大片灰色水泥墙。忽然间,船已在海面上摆动了。绞盘的钩子跟着松开,他们从平台下方驶过。
约翰逊跟在舵手后面。要站得稳还真不简单。现在他可以看见托瓦森号了。研究船船尾有典型装卸货物的起重吊杆,用来把潜艇和研究器材放入海里。舵手转个弯把塑料艇停靠在船边,然后他们爬上铁制安全梯。当约翰逊勉强拖着他的行李往上爬时,他几乎认为,把半个衣橱的衣服带在行李箱里并不是个好主意。走在前面的伦德转过头来看他。
“看到你的行李,我还以为你要来这里度假哩。”她面无表情地说。
约翰逊叹了口气,一副早就料到的样子。“我还以为你不会注意到呢。”
通常,世界上每个较大的陆块都被相对较浅的海域环绕着,也就是大陆架,水深不超过 200 米。基本上,陆架就是大陆板块在海底的延伸。有些地方的陆架很短,有些地方的陆架则绵延数百公里,一直延伸直到没入深海。有些又急又陡,有些却像层层梯田,非常平缓。而陆架结束的彼端,则是另一个陌生国度的开端,我们对它所知甚至比太空还少。
和深海不同的是,人类对陆架世界几乎完全掌控。虽然浅海大约只占全球海洋面积的 8%,但几乎全世界的渔获都来自这个范围。人类是依水而生的陆生动物,有三分之二聚居在离海岸 60 公里内。
在海图上,葡萄牙前方和西班牙北边的陆架区属于狭窄地带。不列颠群岛和斯堪的那维亚的陆架则非常广大,这两区陆架交接成北海,平均 20 到 150 米深,算是相当浅的海域。这片欧洲北边的小海洋看来并不起眼,它复杂的海流与温度调节作用,几千年来未曾改变。然而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北海却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全球海运最繁忙的区域。沿岸为高度发展的工业国,还有世界最大港鹿特丹。仅 30 公里宽的英吉利海峡,成了全世界航行率最高的海峡。货柜船、油轮、渡轮在这狭窄海道中络绎不绝。
3 亿多年前,欧洲大陆与英国之间有许多大型沼泽连接。期间海洋有时扩张,有时缩减。巨大的河川把泥沙、植物和动物残骸冲到北边的盆地,随着时间积累,形成了几公里厚的沉积层。沉积物愈来愈多,层层挤压,底下的沉积层形成砂岩或石灰岩。当陆地持续下降,煤矿层于是产生。同时深海地区的温度也愈来愈高。岩石中的有机物残骸受到高温高压影响,经历复杂的化学变化之后,产生石油和天然气。其中一部分从岩层细缝渗出海床,消失在水里。大部分则储存在地底下的矿层。
几百万年来,大陆架都处于休息状态。
石油带来了变化。挪威原本以渔立国,当渔业渐走下坡路之际,立刻转而跟进英国、荷兰、丹麦的脚步,开发这地底下的宝物。三十年来,挪威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欧洲的石油蕴藏,有将近一半都在挪威的大陆架下。挪威的天然气存量也很丰富。因此,他们一个平台接着一个平台盖。技术上的问题常以罔顾环保的方式来解决。他们比照这个模式,愈挖愈深。早期用简单机械盖的钻油塔,如今有帝国大厦那么高。深海工厂与全面遥控的钻油平台,不久也将实现。
照理说,应该是欢庆连连才对。
但是,欢呼停止得却比预料中快多了。石油产量如同渔获量,世界各地都日趋下降。这种花了几百万年才形成的资源,不到四十年的时光竟然就要耗尽。陆架区的石油蕴藏量几乎快消耗光了。巨型废铁场的鬼魂散布在海上。要处理掉那些停止运作的平台,可没那么简单,因为世界上找不到够大的力量,可以把平台从原地运走。只有一条路可以带领石油国家脱离困境,那也是现在各国积极经营的方向。
在陆架的另一端,大陆坡以及深海海盆中,还有尚未开发的油源。不过,传统的钻油平台在那里没有多大用处。伦德所属机构计划的是另一种新型采油技术。大陆坡并非处处陡峭,有些地方反而一层层像梯田般,为海底采油工厂提供了理想的地形。由于考虑到陆架边缘计划的风险因素,人力使用得降到最低限度。随着石油产量递减,石油工人的光芒也跟着黯淡下来,这些人在 70 及 80 年代可是人人羡慕的高薪族。古尔法克斯 C 就计划要把人力删减到二十多人。有些平台,例如月球人,这个在挪威沿海特洛天然气田的世纪大计划,几乎是全自动化作业了。
总之,北海石油业已经出现赤字。但若收手不再经营,带来的耗资问题可能更大。
当约翰逊走出他的舱房时,托瓦森号上弥漫着一股惯常的安静气氛。这艘船并不特别大。研究船界中的巨无霸是可以让直升机直接起降的,像德国不来梅港的北极星号就是,但托瓦森号得把空间留给装备器材。约翰逊缓缓走到船舷栏杆边往外看。在过去两个小时内,他们已经驶离整个平台聚集区,这“群岛”中的每座“岛屿”是由高架桥连接的。目前,他们到了设得兰群岛北方,陆架边缘的那一边。在这样的外围区已经没有任何建筑物了。远处隐约可见零零星星的钻油塔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