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第5/16页)
但是要快,药生效还需要时间,再晚的话,什么都来不及了……
我下了决心,匆匆赶回家里,顾不上回答父母的询问,找出了父亲花十二万买的那枚苯苷特林,当着他们的面,一口吞了下去。
5
我向老爸老妈解释了一切。他们哀叹连连,却也无计可施。我顾不上和他们多说,就进了自己的房间,一边读书,一边等着药效起作用。中间也不无担心,万一这药是假的怎么办?万一是被人骗了,我这么一口下去,那真是死无对证。
不过担心是多余的。十点钟,头脑中的风暴如期而至……
晚上十二点,我问父亲要来了一个开书店的堂叔电话,响了半天才有人接,一口的不耐烦:“这么晚了,谁呀?”
“三叔,是我,林勇。”
“小勇啊。”三叔的怒气转为诧异,“你这几天不是高考吗?怎么这么晚打电话给我?”
“三叔,不好意思打扰你了,有件急事要请你帮忙。”
一小时后,我站在了三叔家开的“百草园”书店门口,三叔已经等在那里了,为我开了门。
“小勇,你就在这里看书吧。”三叔睡眼惺忪地打了个哈欠,“看到早上都行,只是别耽误了考试,叔先回去睡了。”
“真是太谢谢你了,三叔。”
三叔要出门,又回头问:“你说的那药真那么灵么?吃了不想睡觉,只想看书?”
“是,我现在脑子里根本静不下来,就像一台疯转的机器,非得找点原料来加工,不然就会转坏了。”我一边说,一边已经在书架上找书了。
“这么灵?唉,我们家小石头不爱看书,成天就知道瞎玩,要给他吃一颗就好了。”
“别。”我苦笑着说,“千万别,这药得万不得已才能用,石头等高考的时候再说吧。”
三叔出了门,我从英文书架上拿下一本书,叫Gone with the Wind,中译名就是大名鼎鼎的《飘》,不知道是写什么的,总之是外研社出的英语文学名著,我翻开就看了起来。
服下第二枚苯苷特林和服下第一枚感觉完全不同,第一枚只不过让我觉得自己耳聪目明,头脑灵敏,但仍然只是普通的聪明人,而第二枚却让我仿佛冲过了一个关卡,整个人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虽然知识并没有新增多少,但是看待事物的角度却已经不同,我仿佛在一个新的维度中俯视着原来的一切。一篇冗长聱牙的英语阅读理解,十个词里有三四个不认识,我没服药之前基本看不懂,服下第一枚药丸后能借助已经懂的部分,基本掌握大意,但现在重看,其内在结构却完全显现出来,我看清了作者的各种潜台词及深层逻辑,理解了大部分词的意思,甚至发现了两个隐匿的推理错误。而这时,我的英语词汇量本身还并无增加。
而这一切总共花了我二十秒钟时间。
我开始体验到双倍苯苷特林的妙处,也终于理解,为什么那些服下苯苷特林II的人对一些明显超出自己知识范围的考题也能游刃有余。因为表面上新知识的背后,起作用的仍然是智力。像文中一个不认识的单词,以前以为不查字典就不可能知道意思,但现在通过语境也能猜出大致意义,而且相关的文字越长,推测出的意思也就越精确。这些意义相互印证,彼此巩固,一晚上掌握一门外语,并无夸大。
明天要考英语,我打算把英语好好提高一下,可惜我家里的阅读材料实在有限,教辅书籍外的藏书不超过五十本,大部分还是些生活百科和地摊读物。我想上网找资料,但是英文网站大都打不开,并且和前些年不同,现在许多外文书籍由于贯彻了严格的版权保护也没法在网上免费阅读。最后我实在受不了,外面书店和图书馆都关门了,于是想到了找堂叔帮忙,他开着一间不大不小的书店,里面卖的英语书倒是不少。
我打开了那本《飘》,稍微熟悉一下之后,那些长长短短的英语单词就不再是以个为单位,也不是以行为单位,而是整页整页地扑入我眼帘,倾倒出自己的意义。首先凸显出来的是整体段落的主题,然后是句子的语法结构,最后才是个别单词,而在总体语境的清晰下,那些生词早已不再构成障碍。
我一页页迅速翻着,每一页都有照相式的记忆。花了一小时时间读完了这本八百页的《飘》,没有查一个生词,但当我放下书后,大时代乱离下郝思嘉和白瑞德的爱情悲剧已经深深印入我脑海,连同成千上万个新词汇。我仿佛感到大脑中的神经突触如同吸饱了养料的藤蔓,疯长着纠缠在一起,形成全新知识和审美体系的基础,令我心摇神驰,无法呼吸。
可惜这一切无法稳固,这些新形成的突触结构将在几天后坏死,一切新获得的知识之花都会随之凋谢。
放下《飘》后,我又将手伸向了另一本厚厚的《编码宝典》,这是一本技术性很强的科幻小说,我花大半小时读完了它。有了之前刚学到的大量生词打底,读这本书的速度也翻了一倍。
然后是花了二十分钟看完了《麦田里的守望者》。
然后……
三个小时后,我已经读完了七本英文小说,两部莎士比亚戏剧,一本雪莱诗集,一部牛津的《英国文学简史》,虽然这在浩如烟海的英语文学里不算多,但举一可以反三,我对于每本书内容的理解吸收都胜过常人的十倍。到最后,我可以说自己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不亚于任何英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而对英语深层结构和意蕴的理解,或许犹有过之。这让我重新鼓起了信心,无论英文高考是考莎士比亚还是海明威,对我都是如履平地。
但知识并未因此满足,我如饥似渴地想找到更多读物,汲取更多的知识,我刚翻开一本英文版的The Federalist Papers,看了一下前言,这是汉密尔顿等人关于美国制宪发表的论战文集,对美国社会和政治思想有着深远影响。我随手翻了两页,觉得挺有意思,正想看下去,忽然手机响了,提示接到了一个语音微信,来自叶馨:
“林勇,你应该没睡吧?今天我联系了你好多次,怎么一直没有回复?我真的很担心你,都偷偷哭了好几回了,回我一下好吗?有什么问题,我都会陪你面对的。”
我大感歉疚,自从下午考完后,这些事还没跟叶馨说过,她发了好多微信我也都没回。我放下手头的书,回了她一句话:“我没事,你早点休息吧,明天见。”
一分钟后收到了叶馨的回复:“我刚才给你家打电话,说你半夜出去了。你究竟在哪儿?”
我不得不说实话:“我睡不着,在堂叔家的书店里补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