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第7/16页)
“我是怎么了?”我喃喃自语,“怎么有这么古怪的想法,难道真是药效过头,让我发疯了?”
“时候不早了,我们还是去考试吧。”叶馨站在我面前,“一切等考完了再说,好不好?”
看着她温柔如水的眼波,我无奈地点了点头。
我和叶馨和家里通了电话后,就一起向学校走去,走在路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芸芸众生,大有成年人看着一群装腔作势的孩子之感。他们的衣着打扮、神色姿态,无不向我提示出更深层的个人信息。那个表面上衣冠楚楚的绅士,看得出穿的都是廉价货色,只是为了工作维持一个体面的形象,多半是一个推销员,目光的无精打采,提示出他对自己的工作很不满意,但是人到中年,又无力摆脱;那对在一起看上很甜蜜的情侣,手里拿着一些楼盘的信息,显然是在看房,姑娘嘴角露出得意的笑容,而小伙子却颇有忧色,看来为了结婚,他要付出的代价非同一般,而他脸边隐约的吻痕和抓痕更提示出昨晚一番软硬兼施的交涉;那边,一辆豪华的宝马停下,一个学生装的女孩挽着慈祥的中年人走出来,像是一对融洽的父女,但他们十指交扣的姿态,眼神中的暧昧和嘴角的微笑,却提示给我他们真正的关系,想必昨夜他们度过了一个暧昧的晚上……
一切就这样呈现在我面前,并非侦探般抓住细微线索的或然推理,而是自然的展现出来,就好像看到一个孩子背着书包就知道他是个小学生一样自然。当然,这些也算不上什么高深的见解,但以往却从未如此清晰深刻地印入我脑海,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到,这个社会表面的形态下,还有着无数丰富的脉络、节点、关系、法则,它们潜在地支配着身在社会中的一切人。
我看到了他们,看到了他们的过去和未来,看到了他们的希望和努力,看到了他们的挣扎和沉沦。但从今天的我看来,这一切都是病态的需求,背离了人的本性,本质上毫无价值,也没有得到幸福的希望。所有人的生活,都植根于这样一种习焉不察的自我折磨和彼此折磨之中。
甚至我和叶馨之间也是如此,我冷酷地想,我以前一直不知道叶馨为什么喜欢我这个只有篮球打得好的大个子,现在却恍然开悟。我们的性吸引力还是由几百万年以来狩猎采集时代的遗传所决定的。那个时代,一个年轻、健壮、善于打猎的小伙子,当然会受到女性的青睐,这是保护她和她的孩子,让他们平安成长的保障。这种规律一直支配着人类,直到当代社会,半大男生们还叛逆不驯,藐视和反抗成人世界的种种规范,并通过从打架斗殴到体育比赛的种种手段展现出自己的身体力量,而女生们对此则心醉不已。在部落时代,这些是年轻人取老首领而代之的必经之路,但今天早已毫无意义。
至于我喜欢叶馨,更不用说,因为她年轻、漂亮,白皙、活力四射。根本上是一种性的吸引力,而这又是因为男性的遗传策略:永远喜欢处于生育佳龄的女子,以便给自己留下尽可能多的后代。我和叶馨自以为一尘不染的爱情,也不过是由这些肤浅可笑,且早已过时的因素决定的。正常情况下,我们在上大学之后一两年就会分手。
真他妈索然无味。
我嘴角泛出嘲讽的冷笑,甩开了叶馨的手,在晨光中走向考场。
7
叶馨觉察出我的情绪有些不对,但她大概是认为是吃药的影响和临考的紧张,没有跟我计较,反而说了几句宽慰的话,我懒懒地没怎么理会。自从看世界的目光变了之后,对身边的人和事反而觉得陌生起来,仿佛一个成人置身于一群幼稚的孩童中般难以适应。
到了考场,要分手了,叶馨问我:“怎么样,现在有信心考好么?”
我不耐地说:“没问题,我现在直接去考英语专八都能过。”
“那就好……对了,你说我们一起填报北大好还是清华好?”
“等分出来再说吧。”
“……嗯,那好,我走了。”叶馨幽怨地看了我一眼,又停了一停,仿佛在期待什么,过了几秒钟才转身离去。我知道她身体语言的暗示,我应该抱一抱她的。可是我却没有。但又有什么关系?现在我已经开始对这段关系感到厌倦。
不是针对叶馨,甚至也不是关于爱情,爱情只是一种工具性的繁殖策略,是那些基因为了传递自身而愚弄我们的工具。厌倦是对这个社会本身,人生本身。对此我理解得越多,就越感到一切毫无意义。一个人得多么麻木,才能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不感到荒诞呢?就拿我们来说,把前途和命运寄托在一场考试甚至一颗药丸上,还有比这更可笑的事么?
而之后呢,上大学、找工作、结婚、生孩子……所谓步入正轨,其实不过是让人在这个社会中逐渐麻木,最后死去。然而千万年来,人们就是这么过来的,自以为对这个世界已经熟谙世故,其实只是生活在世界表层,对一切一无所知的寄生虫。
但我已经跳出了这个世界,我在一个新的维度之中,重新俯视芸芸众生,如侧身一群蠢笨的猪羊之中,明知其最终的命运不过是被屠宰,却无法阻止,甚至自己也被他们裹挟而去,我不自禁地感到深深绝望。可最多几天后,我新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又会从大脑皮层上剥落,不久我又会和他们一样,还原为社会底层微不足道的一颗沙砾,而对自己的悲惨处境全无觉察。
我有种想要结束这一切的冲动,这很容易,只要从教学楼上往下一跳……反正接下来的烂摊子也不是我收拾。至于父母的悲痛,叶馨的伤心,老师同学的不解,他们又与我何干?当我不存在之后,这些人也同蝼蚁无异。
我站在栏杆边上,第一次感到生命是如此毫无意义。只要轻轻跨过,便可结束这个了延续十八年的无聊故事。我现在知道,那些说两枚苯苷特林会导致自杀的网贴并非妄言。我也猜测出这些现象不仅在主观意识上,而且在大脑结构的客观基础上。人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来源于某些童年形成的特定神经元突触连接及对其他连接的抑制,构成了心理学上的“印刻”效应,而现在在我大脑中,抑制已经解除,新的结构正在疯狂地形成,旧有的连接却被淹没。一切都是可能的,然而一切也都毫无价值。
了解得越多,就越明白,人类对宇宙毫无意义。
就让这一切在这里结束吧……
“林勇!你愣在这儿干吗呢?”
有人在背后喊我,回头一看,是阿牛。
“怎么脸色不太好?”他问,“昨天没考好吧?我也是,想不到居然那么难……不过算了,顶多复读呗……呀,快考试了,再不去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