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第10/12页)

僧人们坐在饭厅的地板上。桌子已经移开,靠放在墙边。甲虫全都消失了。屋外,雨依旧下个不停。

人称觉者的圣雄萨姆走进房间,在他们身前坐下。

拉特莉也走了进来,她一身比丘尼的装束,蒙着面纱。

阎摩和拉特莉在众人身后坐下。

塔克也在房里的什么地方听着。

萨姆合着双眼坐在地上,过了好几分钟,他开始讲话,声音轻柔:“我有很多名字,但它们都并不重要。”这时,他微微睁开了眼睛,不过没有移动头部。他的视线并未聚焦在任何地方。

“名字并不重要,”他说,“说话就是在命名,但言语并不重要。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发生了,看见它的人所目睹的是真实。他无法告诉其他人自己究竟看见了什么。然而人们希望了解这点,就盘问他,‘你看见的那东西,它像什么样子?’于是他试着为他们描述。也许他看见的是世上的第一团火。他会说,‘它是红色的,就像是一朵罂粟花,但中间还跳动着其他色彩。它没有定形,像水一样四处流动。它很暖和,就像夏天的太阳,只是比太阳还要暖。它在一块木头上存在了一会儿,接着木头便消失了,仿佛被吃掉了似的,只留下些黑色的东西,用手一捏就成了沙砾。当木头消失时,它也随之消失了踪影。’于是人们以为火就像罂粟、像水、像太阳、像一个会吞噬又会排泄的东西。他们以为火就像那个见过火的人所提到的那些东西。然而他们从未看见过火,仅仅是听说而已,因此不可能真正了解它。但火又无数次地再度现身世间,更多人看见了它。一段时间之后,它变得像草、像云、像人们呼吸的空气般普遍。于是他们知道了,尽管它状如罂粟,却并非罂粟;像水,却又不是水;像太阳,却绝非太阳;像那能吞噬又会排泄之物,却又与之有所区别。这些东西,无论分别看来还是合在一起,都与火不尽相同。终于,他们注视着这全新的物体,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字眼,他们称它为‘火’。

“如果他们遇到一个尚未见过火的人,同他谈到火,这人就不会明白他们在说些什么。于是,轮到他们从头开始,为他讲解火是什么样子。在这样做的时候,这些人从自己的经验知道,自己所讲述的并非全部的真实,而只是真实的一部分。他们知道,即使用尽世间所有的语汇,自己的话也决计无法使对方明了真相。除非此人亲眼见过火,嗅过它的气味,用它温暖过自己的双手,凝视过它的中心,否则他将永远无知下去。因此,‘火’并不重要,‘土’‘空气’和‘水’也无关宏旨。‘我’无关紧要。任何词语都不重要。然而人类却忘记了真实,只是一味抓住词语。一个人记住的词语越多,他的同胞便越是推崇他的才智。当他注视着世界的剧变时,他并非以世人首次目睹这些变化时的方式看待它们。他的双唇吐出它们的名字,他品尝着这滋味,为自己知道这些名字而沾沾自喜。那从未发生过的事仍在发生着。它仍是一个奇迹。这朵熊熊燃烧的繁花低伏着,流动在世界的枝干上,排出整个世界的灰烬,它不是我所提到过的任何事物,同时又是所有这些事物的总和,这才是真实——无名。

“所以,我命令你们——忘记你们自己的名字,在我的话说出口的瞬间就忘掉它们。你们应该反观自己内心的无名。我正在对它讲话,它会回应我——不是回应我的言语,而是回应我心中的真实,因为它也是这真实的一部分。这就是自我,它所听见的是我,而非我的言语。其他的一切都是幻境,一旦定义就会失去。世间万有的本质都是无名。无名是不可知的,甚至比梵更为伟大。万物流转,唯有本质长存。所以说,你们就坐在一个梦境之中。

“本质会梦到形式。形式消逝了,本质仍在那里,做着新的梦。人类为这些梦境命名,自认为已经攫取了本质,殊不知自己是在求助于幻境。这些石头、墙壁,这些坐在你周围的身体都不过是罂粟、水和太阳,是无名所做的梦。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把它们叫作火。

“有时会出现一个特别的梦者,他意识到自己在做梦。他可以选择控制梦中的某些元素,按自己的意愿改变它们,他也可以选择在更深层次的自我认知中觉醒。如果选择认识自我,他将获得无上的荣光,像星辰般照耀所有的时代。相反,如果走上秘教的道路,将轮回与涅槃结合起来,理解这个世界并继续在其中生活,他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梦者。在我们眼中,他可能是伟大的正义,也可能是伟大的邪恶——虽则正与邪也不过是轮回中的名字,除此之外毫无意义。

“不过,滞留在轮回中就意味着屈服于那些伟大的梦者的意志。如果他们是正义的,就将出现一个黄金时代;如果他们是邪恶的,人们则会生活在黑暗中。梦境也可能化为梦魇。

“古人写道,生即是苦。智者们解释说,这是因为人必须消除自己的罪业才能开悟。因此,智者告诉人们,这梦境便是人的命运,是人解脱的必由之路,反抗又有何益处?考虑到永恒的价值,苦难实在微不足道;而考虑到轮回,苦难甚至能领人向善。那么,即使梦者是邪恶的,人又有什么理由去反抗呢?”

他顿了一顿,把头稍稍抬起。

“今晚,幻王来到了你们中间,魔罗,一个伟大的梦者——伟大而邪恶。他确实遭遇了一个能够以另一种方式干扰梦境的人。他确实遇上了可以将梦者驱逐出梦境的法王。在他们战斗之后,魔罗大人确实消失了。一个是死神,一个是幻王,他们为何会争斗?因为他们是神,你们认为他们不可理解。但这并不是答案。

“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们的理由,对人和神都同样适用。智者们说,正与邪都是轮回之中的东西,因而没有任何意义。他们无疑是对的,这些智者从人类有记忆的时候起,就一直在教导我们的人民,他们的话无疑是正确的。不过让我们想想另一件事,一件智者们没有提到过的事。那就是‘美’。这是一个词,是的,但透过这个词,想想无名之道。无名之道是什么?是梦之道。无名为什么要做梦呢?陷于轮回中的任何人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们可以问,无名梦见的是什么?

“我们都是无名的一部分,无名的确会梦见形式。而一个形式所能具备的最高属性是什么呢?是美。无名是一位艺术家。因此,问题无涉正邪,只关乎美。反抗那些伟大而邪恶,或者说伟大而丑陋的梦者,完全不同于智者们谈到的那种反抗,因为智者们所说的,是一种对轮回与涅槃而言毫无意义的反抗,而反抗丑陋却是通过韵律与特质,通过平衡与对照来获得梦境的匀称。智者们从未提到过这些。这道理太过浅显,以至于他们显然认为没有必要再提。为此,我必须提请你们注意,不要忽略这一局面的审美意义。一个梦者,无论他是人还是神,若是执意编织丑陋的梦境,那我们就有义务反抗他,这正是无名的意志。这抗争也是一种苦难,因此同忍受丑陋一样,也能减轻罪业;但以智者们时常提到的永恒价值而论,比起忍受的苦难,抗争的苦难属于更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