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横扫塞班(第21/32页)
塞班战役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美军两个陆战师在“卡钳”钳顶的西南海岸平行登陆。刚好在两师之间结合部的地方,有一个恰兰卡诺阿村,村的背后是苏苏珀湖——一个浅水的清澈小湖。日军利用恰兰卡诺阿的既设阵地顶住了美军狂潮般的进攻,并且分割了“海魔”师和陆战四师。美军囿于拥挤的滩头,被塞班制高点塔波裘山和两个“钳爪”——纳富坦角与卡格曼半岛上的大口径炮和迫击炮大量杀伤。整个战役,历时达一周。
美军用舰炮和空中攻击,加上刚上滩头的陆炮“软化”了日军炮兵,终于攻占了塞班的整个南半部。这时候,霍兰德·史密斯中将投入了战略预备队——步兵二十七师,夹在“海魔”和陆战四师中间,沿岛的横截面一线向北平推。在塔波裘山、提波帕勒山、“死亡沟”和“紫心山脊”这一系列横亘全岛的险峰恶谷之间,美军遇到了顽强的阻击。西岸的“海魔”和东岸的陆战四师都是精锐的老兵,奋不顾身地夺路而进。由于陆军的战术是先飞机,后大炮,再冲锋,一旦遇阻,就等炮兵把敌人据点打掉再说,因而进展缓慢。形成了一个大U形战线。霍兰德本来在马金岛战役中对二十七师师长拉尔夫·史密斯少将就啧有怨言,他认为拉尔夫指挥太差。这次在塞班,他的老毛病又重犯了。霍兰德断然在阵前撤换了拉尔夫·史密斯少将,启用贾尔曼少将当师长,爆发了陆军和陆战队在大战期间最激烈的一次争吵。幸而,新官上任,奋勇争先,拉平了战线,到七月六日,美军已经拿下了全岛的五分之四,包括首府卡拉番,那是被惠特尼团攻占的。为此,惠特尼上校专门把他的团队在瓦胡岛的一个镇上进行了巷战训练。
现在,日本人没咒可念了。他们只盘据在“钳柄”处的一小条狭长的北部沿海平原上,只有几个平缓的小丘尚能一守。崎岖陡峻的山地几乎全为美军攻占。如果说,登陆一周以后,斋藤将军还指望帝国可以救他一把的话,那现在,他已经彻底地绝望了。
斋藤中将向参谋竹内大尉要了一杯热茶,慢慢地喝着——虽然他很渴。他想镇静住自己紧张的心情,同时思考最后的一步。 他的手在发抖。每逢美军炮弹在他的山洞指挥所附近爆炸,手就抖一下,茶水就溅出来。完全是神经质。老不中用啦!他很丧气。
他认为自己已经尽了军人的职责。他的部队是第一支在日本领土上作战的部队,而且全力以赴,他经过拼杀。他对得起天皇;对得起内阁,虽然他对东条英机那伙统制派军人很反感;他对得起已经战死的官兵们,他能进靖国神社。
他杀死了那么多美军。因为日本人很苦,美国人也会很苦。
他守了那么长时间,拖住了特纳的部队迟迟不敢进攻提尼安岛和关岛,给那里的守军争取了时间来加强防御,他打乱了尼米兹的进攻节奏,为日本的政界和军界人物争取了决策的时间。无论从哪一个国家的军事操典上来说,他的防御都可以打满分了。
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他淮备的时间太仓促,许多工事来不及修,水下爆破物和滩头障碍物还来不及布——虽然他指示士兵在塞班东西海岸的滩头树起了十英尺见方的大字标语牌:Welcome the U.S.Marine Corps!(欢迎美国海军陆战队)然而,即使他来得及干那些事;即使他的兵力比现在还多,武器比现在好-—假如洛克伍德那些遭瘟的“鲨鱼”不吃掉援兵和物资的话,那么,他还是无法打赢这场战役的,无非多拖一些时日、多杀一些美国兵、也多死一些日本兵罢了。
天空和海洋都是敌人的,他的兵源和弹药总要耗光,而敌人则源源而来,没有穷尽。这种失去了制空权和制海权的岛屿战争注定要失败!
要是按欧美国家的军人传统,斋藤可以体面地投降了。
然而他却是日本人。
他的一生都受的是武士道的传统教育,他知道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岩洞里的碎石屑和砂粒不断地被震落下来,他也顾不上去撩了。他让竹内参谋去喊传令兵。一会儿,十几个疲倦肮脏的传令兵来到岩洞中。他记不起他们的脸和名字了。虽然,他过去同传令兵们混得很熟,他们一直把他当成长官和长辈。
塔拉瓦战役以后,日军的通讯系统做了一些改进,比较能抗住美军没头没脑的舰炮了。但是塞班作战已经历时半个多月:电话兵死的死,伤的伤,传令兵也常遭到美机的射杀,只有夜里才安全点儿。斋藤的整个通讯连几乎被打光了。一支由文职人员和勤杂人员组成的通讯小队担起了任务,难怪面生。斋藤看看这些白面书生,挺为他们惋惜。岛上日军的残部早让美军分割得支离破碎,许多建制都消失了,同他们联络是极端危险的任务,弄不好还会落入美军的手中。
他走到这些年轻人面前,同他们打了个招呼。“诸君,这个命令很重要,也许是我下的最后一道命令啦。”
通讯兵们几乎呜咽起来。
“我很相信诸君。你们不能带任何书面的命令,否则会落入美军的手里。我只要求你们下达这样的一道命令:所有部队,除留下小股掩护兵力牵制前沿的敌人外,二十四小时内全部到马肯肖村来集结,不得恋战,不得违抗。诸君,请带好你们自己的手榴弹,无论出现任何情况,决不能活着落入美军手里。记住了吧?”
通讯兵们齐声回答:“记住了!”虽然大声回答,但声音嘶哑,有气无力。
他们行过军礼以后,斋藤再次说:“拜托诸君啦!”
通讯兵走了,岩洞中又空寂下来。斋藤叫过竹内,向他吩咐了几句,竹内也走了。他去马肯肖村,那是日军占据的塔纳帕格沿海小平原上唯一的渔村,也是日军手里最后一个有房屋的地方了。
斋藤靠在椅背上。
司令部里堆着破破烂烂:用空的弹药箱,急救包,撕破的防毒面具和一铁皮桶水。自从开战以来,水就没换过,早臭了。一挺九二式重机枪对着岩洞口,没有子弹,很碍事。斋藤最大的苦恼就是弹药几乎全部用光了。
这一场大战打得昏天黑地,鬼哭神泣,连久经沙场的老兵都被压垮了。有些年轻兵发生了恐惧感,一见人影就嚎叫:“美国兵来啦!”相反,塞班本地的日本居民倒配合密切,送粮送水,抢救伤员,甚至持枪作战,最后同士兵们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