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开始的步骤:一九三四-一九三七年(第10/11页)
这个军事行动——在奥地利万一发生君主复辟情况时对奥地利的武装干涉——的目标,是要用武装力量迫使奥地利放弃复辟。
利用奥地利人民国内的政治纷争,将为此目的以维也纳为总方向进军,任何抵抗将予以击溃。在这个富有启示性的文件的末了,却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警诫的、几乎是失望的调子。对英国不能抱有幻想。它警告说,「英国将使用它所有的一切经济和军事力量来对付我们」。这个指示承认,如果英国跟波兰和立陶宛联合在一起,「我们在军事上的处境就将恶化到不能忍受的甚至没有希望的程度。因此政治领袖们要尽一切可能来使这些国家,尤其是英国,保持中立」。虽然这个指示是由勃洛姆堡署名的,但是它显然是来自总理府他的主子那里的。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五日下午,有六个人来到柏林威廉街的那个第三帝国神经中枢,听取元首的进一步说明。这六个人是战争部长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冯·勃洛姆堡元帅,陆军总司令陆军上将冯·弗立契男爵,海军总司令海军上将雷德尔博士,空军总司令戈林上将,外交部长冯·牛赖特男爵,和元首的军事副官霍斯巴赫上校。霍斯巴赫在这几页里不是一个常见到的名字,在以后也不会常见到。但是在十一月那一天傍晚的几个钟头里,这位年轻的上校担当了一项重要的任务。他把希特勒说的话记录下来,五天后又详细写入了一个极为秘密的备忘录里,因此为历史记下了第三帝国整个生命中的决定性转折点。在纽伦堡提出的缴获档案中就有他的备忘录。
这次会议从下午四点十五分开始,一直继续到八点三十分才结束,大部分是希特勒发言。他开始说,他要说的话是经过「彻底的考虑和四年半执政经验」的结果。他解释道,他认为他要说的话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在万一他死亡时,这些话应当视为他的遗嘱。
他说,「德国政策的目的,是要巩固和保存种族社会,并且把它加以扩大,因此这是一个生存空间问题」。他断言说,德国人有「权利比别的民族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因此德国的前途完全决定于如何解决生存空间的需要」。
哪里的空间?不是在遥远的非洲或亚洲的殖民地,而是「在德国近旁」的欧洲心脏地带。德国的问题是,它在哪里能以最低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获?各个时代——罗马帝国和英帝国——的历史已经证明,只能由粉碎抵抗和大胆冒险来实现扩张;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从来没有——无主的空间,今天也没有这样的空间;进攻者总是会碰到一个占有者的。
希特勒说,两个「为仇恨驱使」的国家——英国和法国——挡住了德国的路。这两个国家都反对「德国地位的任何进一步加强」。这位元首认为英帝国不是「不能动摇的」。事实上,他看出它有许多弱点,于是他——加以列举:跟爱尔兰和印度的纠葛,在远东同日本的竞争,在地中海同意大利的竞争。他认为,法国的处境「比英国的处境来得有利——但是法国将碰到内部的政治上困难」。虽然如此,英国、法国和俄国仍然必须被认为是「我们在政治考虑中的力量因素」。
因此:
德国的问题只能用武力来获得解决,这样也就决不会没有附带的意外风险——如果同意以武力及其附带的意外风险为下列解释的基础的话,那未仍有「在什么时候」和「在什么地方刀问题需要解决。有三种情况要对付:
情况一
一九四三-一九四五年时期
从我们的观点来看,在这个日期以后,情况只能变坏。陆、海、空军的装备——将近完全。装备和军人是新式的;再推迟下去就有陈旧的危险。特别是,「特殊武器」的秘密不能永远保持下去——
我们的相对的实力将由于——世界其余地区的重整军备而减弱——此外,全世界认为我们会发动攻击,因而每年都在加强对付措施。正是由于世界其余地区在加强防务,我们才不得不采取攻势。目前没有人知道一九四三-一九四五年时期的局势将会怎样。只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不能再等待了。
如果元首仍然活着,他的不可变更的决心是:最迟在一九四三-一九四五年时期解决德国的空间问题。在一九四三-一九四五年以前采取行动的必要性在情况二和情况三中将会出现。
情况二
如果法国的内证竟然发展成这样一种国内危机,以致法国军队完全用于对付这事,因而不能用来对德国进行战争,那末,对捷克人采取行动的时机就来到了。
情况三
如果法国被牵连在对另一个国家的战争中,以致不能「进行」反对德国——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必须是同时推翻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以便在可能对西方进行的战争中解除我们侧翼的威胁——如果捷克人被打倒而取得了德因-匈牙利共同边界的活,就更加可以肯定地指望波兰在万一发生活德冲突时守中立了。
但是法国、英国、意大利和俄国会怎样呢?希特勒十分详细地对这个问题作了答复。他认为「英国差不多肯定无疑地是,法国也多半是,把捷克人默默勾销了。英帝国所遇到的许多困难,以及再一次被卷入一场持久的欧洲战争的前途,是英国不愿参加对德战争的决定性的顾虑。英国的态度对法国肯定地是不会不起影响的。法国要在没有英国的支持下发动进攻是很不可能的,而且攻势也很可能被我们的西部工事所遏止而陷于僵持。法国也不会在没有英国的支持下通过比利时和荷兰进军——不过,不用说,在我们对捷克人和奥地利发动进攻时,仍然必须在我们的西部边界上保持坚强的防御」。
希特勒然后扼要地叙述了「并吞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的一些好处:使德国获得比较有利的战略边界,得以把军事部队腾出来「作其他用途」,获得约一二○○万「德国人」,额外取得可供国内的五六百万德国人用的粮食,为十二个师的新军取得人力。
他忘记了说意大利和俄国可能会怎么样,于是现在他回过头来谈它们。他觉得,「由于日本的态度」,苏联恐怕未必会来干涉。意大利不会反对「消除捷克人」,但是如果奥地利也被侵占的话,它的态度如何,则仍然是个问题。这「主要」要看「这位意大利领袖是否还活着」。
希特勒对情况三的假定,是法国将卷入对意大利的战争,这是他指望发生的一场冲突。他解释道,他所以采取竭力设法延长西班牙内战的政策,原因就在于此;它使意大利继续跟法国和英国发生纠纷。他认为,它们之间的战争「肯定地愈加临近了」。事实上,他说,他「决心利用它,随便它甚么时候发生,即使是早到一九三八年」——这离说话的时候只有两个月了。他确信,意大利如在原料方面得到德国的一点点援助,就能够抗住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