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5/6页)

马明金冲弟弟笑了笑,问:“二弟,干啥去了,才回来。”

马明满:“哥,你回来咋不提前告诉我一声,我好去火车站接你,我朋友的爹是税捐局长,他家有汽车,我都会开了,我开车去接你。”

马明金:“不用,没多远……”

徐兰香还是第一次见到马明满,她怯生生的看着,马明金没做介绍,她也不好打招呼。

马明满似乎才发现徐兰香,毫不掩饰,毫不顾及的把徐兰香上下打量一遍,别看徐兰香不认识他,他可听姐姐说过徐兰香,所以内心没有陌生感,只是没想到,徐兰香这么漂亮,尤其还穿着军服,简直是美貌绝伦。

马明金见两人没说话,才意识到两人是初次相见。他刚要介绍。马明满已笑着说,他知道这位小姐是谁了,便来个洋式见面礼,上前,伸出手。徐兰香还不习惯这种礼节,稍碰了下马明满的手,忙缩了回去。

马明满见到女人,话多,总想显示自己的风度和幽默,笑着说:

“徐小姐,若按岁数,你叫我声二哥,不委屈你吧?”

徐兰香好不窘迫,这个二哥,就她内心讲,无论如何都不想叫的。

马明金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马明满看看哥哥,又看看徐兰香,哈哈大笑:“徐小姐,别抹不开,我是跟你开玩笑呢,你我之间的称呼,日后再定吧,哥,是不?”

马明玉进来了,亲昵地拍了弟弟一下,打破尴尬:“兰香啊,我这个弟弟,没个正形,你别在意啊!”

徐兰香笑了,看着大她许多的马明满,心想,若有了新的称呼,还真的挺有趣的。

马明玉说要开席了,在小餐厅,加上孩子,公爹也来了,有两桌子人。说到孩子,明金娘细心,说有徐兰香在,不想让孩子上桌。马明玉说,徐兰香知道哥哥有两个儿子,她要是嫌弃,也不会把哥哥如此放在心上。明金娘还是好个嘱咐孙子,也说到见到徐兰香的称呼,马明玉笑说,还没到喊娘的程度,就喊姨吧。

马明满兴奋地:“哥,咱们家好阵子没这么热闹了,一会儿,我得陪你多喝几盅。”

马明金笑着点头,让马明玉与徐兰香先去餐厅,他要跟弟弟说几句话。

马明满:“哥,明堂咋样儿,眼看快过年了,他咋还不回来呢?”

马明金:“他说过年不回来了,趁学校放冬假,与同学结伴去广州。”

马明满:“不会是女同学吧?他可跟我姐夫的妹妹定着亲呢,别只顾追求自由恋爱,把人家给甩了。”

马明金:“是男同学……对了,给你带的礼物放在娘那儿,一会儿你去取吧!”

马明满:“谢谢哥……嘿,我都这么大了,哥还拿我当小孩。”

马明金笑了:“是啊,你也是当爹的人了,这次我去天津卫了,见到他们娘俩儿子,你儿子都满地跑了,弟妹娘家不错,照顾得都挺好。”

马明满并没太动心,随口说:“那就好……”

马明金:“按爹的吩咐,送去一些钱,还有几套房子的契约,这样,你老丈人一家,靠收房租,也能过得不错。不过,有机会,你还是应当去看看……”

马明满叹息:“唉!我也想回去,可是……天津卫,太复杂,咱玩不转。”

马明金:“我打听了,那案子还没销呢……这阵子,你在家咋样儿?那个犬养没再找你麻烦吧?”

马明满:“爹都跟你说了?”

马明金摇摇头:“我听你姐夫说的,小日本,也真太欺负人,要是我……算了,不说这个了。爹那么大岁数了,以后,咱们还是少让爹操点心,对了,听娘说,你现在常去商号?这就好,等我的退役手续办下来,咱们一起琢磨琢磨商号的事儿,争取两三年,把爹替换下来,他老人家该享享清福了。”

马明满不无惋惜地说:“哥,你真的不想干军队了?要我说,还是当军官神气,挎着枪,带着兵,谁敢不高看你?我看你不能这么认栽,前些天,我还跟咱爹说,让咱爹出面找找张作相,你猜咱爹咋说的?”

马明金笑问:“咋说的?”

马明满:“咱爹反问我,说张作相要把你哥枪毙了咋办?你说这老爷子这话问的,哥,咱爹跟张作相不是挺有交情的吗?我就不信,他就那么不讲情面?”

马明金:“张作相现在已是东北军的副司令长官,他治军一向严厉,要是听信熙洽的谗言,枪毙我,也不是不可能的。”

马明满一怔:“啊,真那样儿,你还是趁早离开军队吧!”

马明金:“好了,咱不说我的事了,这眼看要过年了,你别总往外跑了,咱俩儿在家张罗一下,咱爹最喜欢过年的气氛,不能惹他老人家不高兴。”

马明满还是挺听从哥哥的话,忙点头答应。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按习俗,过了这一天,进入年关,这从气氛便看得出来,市内几条商号集聚的街面,不说人声鼎沸,也是熙熙攘攘,都是办年货的人。各商号,提前备足货,虽天气寒冷,也都敞开店门,有的干脆把货物堆放在门外,高声地叫卖。

马万川多年养成的一个嗜好,小年的第二天,他带着一两个佣人,挑着筐,孙子、外孙子能走路了,他都带上,来到东市场、天发岭,这是年货最全的地方,他象征性买一些东西,如,一条大鲤鱼,预示年年吉庆有余。香、纸、蜡烛、对联、门神爷之类,他也一定要买的,还有就是孩子喜欢的鞭炮。其实,马家大院一进腊月,所有过年用的东西,都有专人准备得一应俱全。常大杠子等粮户,早就赶着马爬犁,把乡下应有的,也都送来了。马万川之所以,要到处转转,一是心胜,二是感受下过年的氛围。

市面大小商号,包括挎筐背篓,走街串巷的小贩儿,很多人都认识马万川,见到马万川都热情呼唤着,马万川笑着颔首,回应着,有时蹲下,唠扯几句,若是买了东西,总要多付几块钱。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马万川为人和善,做事公正,从不摆富人的架子。不说别的,就说他出门吧,远道坐家里的马拉轿车,近路,不是走着,就是叫上一辆人力车,凭其财力,买辆汽车,算不上过分,可他从不那么奢侈。天发岭有个煎饼铺,他喜欢这里的豆腐脑,时常溜达过来,美美地吃上一顿,扔下几块钱,背着手,心满意足地走了。久而久之,人们对这个吉林市的首富,不说是极其敬仰,起码非常敬重。

除夕夜,马家大院灯火辉煌,喜气洋洋,鞭炮燃放过后,便是人们常说的,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农历新年的第一顿饭,那是最隆重,也是最丰盛的,开席前,马万川要率全家老少及亲属,身着新衣,来到供奉祖宗的灵位案前,焚香烧纸,而后依次,恭恭敬敬上香磕头。至于少辈给他磕头,要等到第二天,大年初一,陆续来到他所住的房里或客厅,对每个磕头者,他都要赏个红包,里面钱数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