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调转枪头(第6/8页)
“老哥以后啥打算?”
“一直拿不定主意……你们队伍里俺撞见好几个熟的,都劝俺加入你们,可这么一来,啥时是个头啊。”老旦搓了搓手,望着远处隐约的炮火,天气可真冷,包围圈里的国军弟兄们不知又要冻死多少。
“我来也是这意思,别犹豫了,为你好,你也不容易。”武老二在腰里摸摸索索,解下那个酒壶,“原来瘪了,我这几天敲了敲,弄好了,还找了壶烧酒灌进去给你。”
老旦接过酒壶,又沉又冷的,坑洼的壶面儿已然平复了。“你哥的物件儿,还不留着?”
“人找到了,又没了,看见这东西反而难过,我从此不喝酒了,把它送给老哥你了。”武老二干脆地说。老旦还想推辞,却退后一步,给他敬了个礼。
“老哥,听老弟一句劝,加入解放军,走这条道儿没错。”武老二说罢扭身去了,只一两步就消失在黑暗里,一点声息都没有。
一早,二子被尿憋醒,捧着肚子跳起来,见老旦只穿一条裤衩坐在床边儿,夹着一身腊肉般的伤疤,微睁着通红的眼抽着弯曲的烟锅,那烟味并非烟丝,定是他撕碎了几根纸烟塞进去的,一夜未眠,脸上盖了一层夜的乌青,像死树在冬天里暗淡的树皮。
“告诉歪嘴王皓,给俺拿一身新衣服来,死人的俺不要。”老旦淡淡地说,烟锅抽得啥也没了,他就一下子扣在床架上。
得知老旦换皮了,多半个俘虏营都签了字,他们只有一个要求:要在这老家伙手底下干。
王皓得知消息,自是大喜,便去上面讨东西要编制,要走那么一两天,他让二子捎话儿给老旦:别闲着,帮后方干点什么,鼓鼓战士们的气儿。
大头兵能干啥?无非挖战壕扛麻袋。老旦向营地管理提了申请,带大家到了一处阵地,一半人分了铁锨,一半人分了竹筐,听指挥官布置了,大家二话不说,开始挖。
老旦带来三百多人,却也只挖百米长一段战壕,还有几十个苏北的农民汉子帮忙,大家干着干着就熟悉了。老旦身边有一父一子,晒得黑煤球一样,手上老茧厚过驴皮,一边挖还一边哼哼曲子。老旦看着奇怪,还有这么乐意挖沟的?
“老爹,这是你的娃?”老旦问。
“是嘞!是我的臭二小子!”老农脸膛黑红,胡子却白得像盐。他的娃也抬起头来,愣愣的刘海儿粘满了泥。
“咋的都上来了,这兵荒马乱的,你那家里咋办哪?”
“嘿!家里?我家的几条男女全在这里,大儿子在揍黄维那兔崽子呢。这个臭小子岁数不够,首长不让他上去,要不然早就和他哥一块儿去了。我老婆和女儿在后面照顾伤员,那娘俩可能干了,别看个儿小,背着伤兵也能跑。”
“老爹,战场上炮弹子弹不长眼啊!”老旦颇为吃惊,知道共产党根据地百姓向着他们,却没想到拥成了这样。全家人都上战场,驴踢了脑子才这样吧?
“啥长不长眼的,早点把蒋介石干倒,就早点回家种地过活!不干倒他才是不长眼。”老头抖着胡子说。
“不来行不?”老旦心里总还是有这样的疑问,干脆问个清楚。
“啥?不来?后生你是哪里的人?”老头惊讶地抬起了头,支着镐头歪脸问他。
“俺是河南的。”老旦被他反问得慌乱着。
“那敢情!不见怪了!”老农自豪地挺直腰板,“我们苏北是老革命根据地了,哪个后生不想来?共产党如果打不赢,将来哪有我们的好日子过?我们的吃喝、衣裳、牲口、两亩地,没有共产党,去哪里寻去?向蒋介石要?不来行不?你不让我们来都不行!留在家里干甚?发霉长肉芽呀?后生你可真不晓得事儿!河南的,你们那儿净出狗腿子了。”
老汉居然有点生气!他的二小子冲老旦挤着绿豆小眼,也带着显而易见的蔑视。他们埋头干活,不再理这个笨鳖了。
工地上不知哪里弄来那么多红旗,运弹药和粮草的车队望不到头。前线抬下来的伤员有序地向后运送,抬伤员的基本上全是老百姓,没有什么宪兵队,只有一些戴着红袖标的女人拿着纸筒子吆喝着。干了两天活,老旦没有看到逃跑和怠工。
这条战壕的指挥官对他说,解放军打黄维其实还没有倾注全力,缩回头的国军其实本有机会突出去,但是解放军看透了黄维的心思,他往哪里冲都知道,早堵了个严实。李延年的部队被挡得寸步难行,而国军武汉方面的五六个军又不知为什么不前来参加这场决战,也难怪这么快双堆集你们就顶不住了,外无援兵内乏粮草,消息还不灵,不垮才怪!
李延年将军就这么完了?老旦心生感叹,当年去打斗方山,可是他成立的水稻突击连,那块青天白日也是他推荐决定的。
东边炮声轰鸣,被围的黄维兵团仍在拼死抵抗。包围圈越来越小,枪声越来越稀。濉溪口方向战况最为激烈,枪炮声从没停过夜。解放军潮水一样地涌向了陈官庄、清龙集、李石林。老旦看得出他们的架势,这真是决战了。他们的一半多兵力跑向国军援军方向,共军竟敢于抽调出一大半的兵力去打援!进攻黄维兵团的很多部队撤了回来,弹药都来不及补充就直奔陈官庄。老旦知道那边冲过来的是杜聿明将军,近三十万人的精锐部队,是国军的铁榔头。这战役的规模和意义远超自己的想象,这一战就将天下分明,也就打完了。
壕沟挖好,王皓也回来了,还带着那个尖嗓子长官,他要核实老旦是否确定加入队伍。放了心后,尖嗓子长官背着手,面对站得整齐的俘虏们,摆足了架势,单手一扬:“同志们……”
王皓履行了承诺,带来了好酒好肉,三人藏进一个小帐篷大吃大喝。王皓先敬三杯,老旦回敬三杯,话便说得随意了。
“老旦,我费了牛劲,硬是要不下一个营编制,说咱是改造部队,不适合上来就营建制,起义部队都是满的,主力部队鼻孔老高。我找了肖政委,他知道是你,这个立功连还是他特批的,可以扩到三四百人,但暂时也还是连编制。他说只需要完成一次任务,就好办。”王皓摘下眼镜,抹着鼻梁上的汗说。
“为啥叫立功连?”老旦不解。
“不立功,你翻不了身,这是俗称。”王皓立刻答道。
“那就给个任务立功呗。”老旦夹起一块红烧肉,觉得太大了,又换了块小的。王皓见了,夹住那块大肉放进他碗里:“你仔细听着啊,我倒没啥,就是怕你有想法,毕竟你当了那么长时间营长……但不管怎样,话我可要兑现,你是正的,我是副的,这个不能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