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白手兴家(第2/5页)
听她这口气,还是更偏向冷怀玉那一头。
张俊生知道母亲本就瞧不起宋绮年,一时也无法扭转她的偏见。
他只好说:“妈,绮年是个稳重又有分寸的人,她做任何事都有她的道理的。”
覃凤娇实在听不下去,借口约了朋友看电影,带着冷怀玉告辞了。
赵明诚也不便继续逗留,和她们俩一道离去。
出了张家大门,冷怀玉便冲着赵明诚发难。
“赵明诚,你处处和我们作对,有完没完?拆了张俊生和宋绮年,你不就能捡便宜了吗?”
“我才不稀罕捡你们的便宜!”赵明诚嗤之以鼻,“我就是见不得你们这么说绮年的坏话。你们还好意思瞧不起她?不论当面还是背着人,她对你们可没半句不是,比你们两个‘大家闺秀’有教养多了!”
说罢拂袖而去,任由覃冷二女气得俏脸铁青。
“娇娇,你现在到底是什么打算?”冷怀玉对覃凤娇说心里话,“俊生如今穷了不说,居然还明显帮那个宋绮年。你不如顺势放弃,没人会说你什么的。”
覃凤娇强忍着烦躁,细声细气道:“你还没看出来?俊生这是恼羞成怒,给自已找台阶下呢。”
冷怀玉不懂。
覃凤娇道:“宋绮年做了墙头草,俊生没面子。什么支持她的事业,支持她去跳舞,都是显得自已不在意宋绮年罢了。你当俊生心里不怨恨宋绮年爱慕虚荣?”
“那……”冷怀玉顺着往下推,“这不正是说明张俊生很在乎宋绮年吗?”
“你……你的脑子怎么这么笨?”覃凤娇气急败坏,甩头就走。
冷怀玉迈着小碎步紧跟在覃凤娇身后,还是没把这个问题想明白。
张家,也正在进行着同样的话题。
“你到底怎么想的?”罗太太问儿子,“你当初明明那么喜欢凤娇的……”
张俊生啼笑皆非:“当初是你们两位反反复复和我说,娶妻要门当户对。如今我们张家是什么情况,哪里高攀得上覃家?”
“可凤娇不介意呀。”罗太太急道,“她对你的心意,有眼睛的都看在眼里的。”
人的标准都是双重的。瞧不起别人攀附自家,可自已攀高枝时,又全无顾虑了。
张俊生苦笑。
“凤娇看在两家过去的情分上,不嫌弃我们落魄了,那是她修养好。但我们不能自作多情!”
张老爷并不怎么喜欢覃凤娇的高傲,但为家族利益考虑,也道:“可如果能得到覃家帮助,我们也不用为洋烟执照的事发愁了。”
张俊生沉下了脸:“爸,你还记得凤娇刚才是怎么说的?她说覃伯父视我如自家子侄。在过去,他一直口口声声说我是他心目中的女婿。他这个改口就已经说明他的态度,我们该识趣。”
张家二老脸色霎时很不好。
想骂一句覃家势利眼,人家毕竟出钱出力帮了忙。便是张家自已,如果覃家没落了,恐怕也不会乐意娶覃凤娇为儿媳的。
“况且,我张俊生也不打算靠女人发家。”张俊生严肃道。
罗太太还有点不死心:“那你是真打算选宋绮年了?她小门小户的……”
“我们家如今还不如她家呢!”张俊生一针见血。
罗太太脸色擦白,眼眶又红了。张老爷脸颊抽搐,想反驳,又找不到话。
宋家固然家底很薄,可张家还欠着大笔外债呢。
“好了,妈。”张俊生哄着母亲,“我一定会振兴家业的。让你和爹安享晚年。娶妻的事,等我做出一番成绩再说。”
“俊生这话也有道理。”张老爷对老妻道,“咱们眼下这情况,也娶不到像样的儿媳。俊生又还年轻,不用急于一时。要是娶个不合适的,反而搅得阖家不宁,那才是祸事。”
罗太太只好点头:“那一定要挑一个贤惠温顺、为人本分的女孩儿。宋小姐这种喜欢出去招摇的可不行。”
“冷怀玉的话不作准。”张俊生解释,“况且就算绮年去交际,多半也是为了生意。”
“她归她,我的儿媳妇可不能这样。”罗太太固执,“婚前赶一赶时髦也就罢了,女人婚后就该以家庭为重,多多生养,做个好主妇。我们张家又不是养不起媳妇的人家,不需要女人出去抛头露面。”
张俊生知道改变不了母亲大半辈子的认知,只讪笑着应着。
宋绮年也正在吃早餐,气氛却祥和愉悦许多。
傅公馆的书房东角有一面精美的新艺术风格玻璃花窗,窗边摆满了绿植。晨光透过玻璃折射出七彩光芒,明净的玻璃窗将凛冽的寒冬隔绝在外。
窗前有一张贵妃榻,堆放着柔软的长流苏靠枕。一大盘种类丰富的茶点、一套西式茶具和一盆巴掌大的珍品蝴蝶兰放在一张小茶几上。
宋绮年正坐在贵妃榻上,惬意地斜倚着靠枕,手里捧着一杯咖啡。
彩色的光落在她珠灰色的衬衫和乳白色百褶裙上,也照得她含笑的面孔更加明媚。
“毕沙罗。”宋绮年道。
“说详细点。”
傅承勖坐在对面,正手持一张五寸大小的水彩卡片,卡片上绘着西方绘画大师们的代表作品。
“卡米耶·毕沙罗。”宋绮年道,“法国印象派宗师级的画家,甚至连高更和塞尚都以他的弟子自称。他或许没有其他几位印象派大师那么出名,但是他是印象派公认的先驱和领袖人物。”
“很好。”傅承勖微笑点头,又拿起一张画。
“德加。这太明显了。”宋绮年轻笑,“嗯,看风格,这是他晚年的作品。其实比起他的油画和粉彩,我更喜欢他的素描。线条遒劲、流畅,极具生命力。”
傅承勖在桌上一堆卡片里挑选了一番,再度抽出一张。
“……马奈。”宋绮年这次稍微花了点时间,“也是个法国印象派大师。我有个问题……”
“这个呢?”傅承勖又举起一张画。
“透纳的水彩,海上日出。这位总算是英国人了,但还是印象派。”宋绮年瞅着傅承勖,“你到底有多喜欢印象派?”
傅承勖不答,拿起一张画。
“穆夏!”宋绮年脱口而出,“总算不是印象派了。他是我最喜欢的画家之一。他对形体、轮廓的归纳堪称新艺术和装饰艺术的融合的代表,让我非常敬佩!我在画报上看到过他的‘黄道十二宫’,不知道真品会有多惊艳。”
“你的眼力和记性都非常好。”傅承勖赞道,“不过几天时间,你就能把这么多画家的资料和绘画风格记得清清楚楚。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很难吗?”宋绮年反问,“每个画家都有自已独特的创作风格,越是大师,风格越明显。运笔的习惯、对色彩和光影的偏爱、题材的选择、表达的手法,等等。记住这些后就很好辨认他们的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