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第5/6页)

一定要让价格居高不下才行。

窗口期并不长,等到边关的城墙建设好,水泥就会大量流出,价格必然腰斩。

所以趁这个时间,一定要多赚一些。

喊出去的名号自然响亮。

什么曲夏州工业作坊园出品,最先进最好用的材料的。

以及军防专用,少数流出来。

再有什么纪楚都夸好的东西等等。

就这些名头加起来。

再加上西北常备军大胜的消息传过去,想要买水泥的人就更多了啊。

在石料商贾们的齐心努力下。

水泥的价格,便有了如此夸张的数字。

户司的谢富忽然道:“幸好棉花没有放开让他们炒作价格。”

纪楚多看他几眼。

谢富鼓起勇气说道:“棉花也是真正的好东西,如果放在他们手里,必然也会这么炒高价格,而且为了让价格不下去,肯定也会限制种棉的数量。”

问题在于,水泥有其他东西可以平替,而棉花没有。

想到这谢富还有点心有余悸。

纪楚点头:“对,棉花不行。”

纪楚再次看向账册,卓主事那么兴奋的原因,自然是商品会按照货物的价值收税。

水泥厂三成税,这些商贾们卖得越高,他们的税就越多。

行吧,这也算给他们曲夏州的税收做贡献了。

怪不得卓主事会这么开心,拉着他就开始看税收。

看完之后,卓主事长舒口气:“这样就好了,明年给常备军的银钱,就不用发愁了。”

纪楚跟谢富同时看向卓主事。

身为户司主事,他需要顾忌的事情太多了。

别人可以动辄花钱,他不敢啊。

不然明年怎么办啊。

纪楚笑道:“放心,以后税款会越来越多的。”

纪楚又补充一句:“直到超过田税好几倍。”

其他方面的税收,超过田税?

那不就是重商抑农?

并非如此,而是把农户们身上的压力减轻。

千百年来,国家税收大头一直是普通农户,都在这一亩三分地上。

一说多缴税,第一时间就想到这些百姓,明明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最差,却成为交税最多的人。

这肯定不合理。

所以他们平临国要不停地发展,直到田税逐渐降低,让朝廷一缺钱了,就想到税收占比更多的人。

到时候估计看不上农户的三瓜两枣了?

纪楚摇摇头,虽然有点理想化。

但在曲夏州,已经有这样的趋势。

等纪楚去往工业作坊园,他跟李师爷还没到跟前,就被排着长队的人惊到了。

怎么回事?!

大家都在干什么?!

李师爷道:“怎么工业作坊园,还要排队进吗?”

以前只有最核心的区域才需要里面批准,这是怎么回事。

排队的人头也不回道:“你们不知道吗?全国各地来这里的货商太多了,都扰乱里面作坊的正常运营,所以只有里面的人邀请了,才能进去。”

之前各项物件的火爆,不少人还坐得住。

可水泥的暴利,让更多人开始眼红。

他们也想买卖水泥啊。

不就是拉石料过来吗,他们有啊,他们立刻去拉。

可想要运送石料,还要得到这边的认证,大家都是过来做登记的。

除了最开始那段时间之外,不是谁都有机会给边关运物资啊。

之前运送建材,是吃力不讨好的买卖。

现在不一样了。

就算石料亏钱又如何,水泥能大赚特赚。

就算不买卖水泥,从这里搞个自行车出去卖,同样能一夜暴富。

这哪里是工业作坊园,分明是一夜暴富园。

负责此地的小宋训导察觉到之后,便让作坊园的外部也搞上预约制。

没有作坊内部的人邀请,绝对不能进!

这让作坊众人长长松口气。

实在受不了这些人了,没事就喜欢盯着他们,还喜欢偷师学艺,扰乱他们正常生产,这种行为实在是可恶啊。

纪楚刚回州城那会,小宋训导也忘记说了。

跟纪楚解释的人还道:“你们还是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搞到邀请吧,很不容易的,如果不是正经做买卖的,根本进不去。”

纪楚说着好,前面就有人跑过来了:“纪大人!”

纪楚定睛一看,这不是数科的祝亚祝耘两兄弟。

两人是安丘县的人,他们考上秀才之后,举人落榜,就一直在数科学习,如今已经能独当一面。

“大人,您什么时候回来的。”

“听说您现在是定远将军了?”

纪楚跟他们关系一向不错,大家也敢这么问。

李师爷嘿嘿笑:“是啊,这牌子还收在我身上呢。”

“对了,我们要去找刘学政跟蔡夫子,从哪里走。”

“李师爷,您直接去门口啊,大家都认识您的。”

门口守着的人都认识李师爷,更别说纪大人了。

方才搭话的商户眼睁睁看着他们两人背影,连纪大人道谢都没来得及回应。

啊?!

那就是纪大人?!

他刚刚都说了什么啊。

走在前头的祝亚祝耘已经在看纪大人的武将令牌了。

定远将军!

真厉害啊!

不过祝亚开口道:“大人,您记得安丘县的前县令朱吉胜朱县令吧。”

纪楚自然记得,他从今年年初来了州城户司做事。

怎么突然提起朱县令?

祝亚祝耘道:“他前段时间过来,要请数科的夫子去帮忙。”

“说是他的种子研究有了新进展,但他理不清里面的关联,所以请数科夫子前去帮忙。”

现在的曲夏州已经养出一个习惯。

不管什么事,都喜欢找数科大佬帮忙!

不过种子培育这件事,还真能跟数科扯上关系。

比如杂交育种,就需要一定的计算公式,但并不算复杂。

纪楚道:“这里面发生什么事了吗?”

两人点头,因为他们都是从安丘县出来的,朱县令也带过他们一段时间,所以有此一问。

“朱大人他最近没怎么出门,除了去请数科夫子帮忙未果之后,吃住都在田地里。”

“您要是有空,要不然去劝劝?”

在很多人看来,朱大人几乎魔怔了。

田地上的事情,怎么也找数科。

数科人家确实帮忙分析了点问题,他就如获至宝,然后再也不出现?

以前的朱大人,不是这种人啊。

也有人说,当初一个朱大人,一个颜大人,都是从纪楚手中接过的县。

那颜大人如今是颜知事,还在边关管着几万号人,管着边关城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