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不吃断子绝孙饭!

往粪坑扔个炮仗就跑,成了沈三通基本操作。

因为辩经毫无意义。

仔细想想,诸如BBC之类的西方主流媒体,这么多年造谣作假都是成体系的,当中参与的人也没有吹哨或者反对。

其实就有理由以最大的恶意揣测,这些媒体机构里的每一个人丧失良知、没有基本的是非观,所谓全员恶人。

同样,国内也没做坚决斗争,也是一个道理。

有些人是说服不了的,有些人属于拿了证据给了全面内容,饭做好端他面前,他只会“我不听,我不看,我没时间,我只关心我身边的事情。”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

进入外部叙事那一套的,无论是九十年代,还是以后,是存在“我走线做好了被操被轮的心理准备”。

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就是有这样的人。

只要去筛,能筛选出的,中国人多,十万分之一的概率,依然有一万多人呢。

当然,这些人走线之前想的难,和真正自己遭遇了,绝对是不同的。

在雨林里被轮了,或者用毒品控制了被卖了,和它们想象的可以忍受的不同。

在中国社会,只要一直嘴硬,永远不会输,再牛的理论不如马克沁。

而官方一般又不会因为言论采用强制手段,所以才会出现“一出国就爱国”以及“这比党的教育还好”的现象。

因为资本铁拳,它客观。

尤其是不受任何管制的金融资本之下的各种异化组织,如拉美黑帮,拥有比一些人更为唯心的秩序,也有绝对唯心的子弹。

不听话,弄死就是。

沈三通如今与其说在和殖畜战斗,不如说是通过往粪坑扔炮仗的行为,表示自己在粪坑之外。

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另一种叙事,让一些小傻子,不要傻傻的往边缘走。

辩经总归是空的,进入12月,稍作休整,沈三通开始连轴转开会。

总结今年的成绩和教训,制定明年工作安排,还有制定面向15年的中长期计划。

这些事比辩经重要的多。

如何做好内容产出、人员结构调整、科技研发,如何建构行之有效的组织框架……

这些工作一个比一个枯燥,以至于参与首映礼和一些社交,成了沈三通难得的消遣。

12月6日。

《让子弹飞》在奥体中心举办了首映礼。

大腕云集,冯小刚作为贺岁档对手,也亲自来捧场。

主持人采访,冯小刚笑呵呵祝贺:“《让子弹飞》一定差不了,谁不知道沈导的厉害?”

“从六月开始,每月都有一部好戏,投资最低的《失恋33天》斩获了接近六亿票房,《让子弹飞》作为12月重头戏保底六亿!”

冯小刚是会恶心人的,根本不提《让子弹飞》和姜文联系,把沈三通抬出来。

这话还挑不出错来,大卖不好吗?

冯小刚连带着也离间一下沈三通和姜文关系,三通娱乐简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直杀到年尾。

这么牛逼的公司就不该存在,搞垄断了都!

“哈哈,比不上你,七月拍完,还能赶上贺岁档。”姜文也笑呵呵,只是脸有点僵。

明知道冯小刚阴阳怪气,但心里还是不舒服。

“得,我就是赚钱的。”冯小刚一笑,他拍电影是葡萄汁,姜文是酿酒,他自己也承认。

“沈三通!”

“沈导!”

听到欢呼声,冯小刚拱火:“嚯!看咱沈导这人气。”

沈三通刚站定,就有记者冲过来,问到了金马奖:“沈导,三通娱乐集体退出金马奖,对影视项目工作者是否不公平?”

“再说一遍,是实习生的操作失误,从没有退出!”沈三通强调一遍,然后道:“工作嘛,赚钱最重要,也最实惠。”

“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这才是第一位的。说白了,拿奖一个是认可资历,另一个是借此提高收入。我们三通娱乐的收入业内是第一,后续会进行组织评奖,提高工作人员的获得感。”

听到这说法的人都是一惊,抛开里面的客气话,三通娱乐明显奔着永久退出去了。

走完红毯,回答主持人有关电影问题,沈三通把功劳全给了姜文:“我没什么作用,《让子弹飞》是姜文导演的作品,看过之后,就懂我说什么,实话实说,我自愧不如。”

和姜文一番客套后进入内场,助理过来告知冯小刚之前的挑拨离间,沈三通听了直摇头。

小钢炮确实有点“小人”,也颇为“嫉妒”姜文。

03年出版的准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有一段:姜文评价《活着》是这么评价的:“活着”是一个动词,被电影当作名词使用了。

富贵为了活着,内心应该是非常主动的。为了活着,他采取了主动地放弃,利用一场赌把土地和家业输得一精一光,从此沦为贫农。结果如愿以偿,躲过一劫活了下来。

但是呢,姜文又站在导演的立场表示:如果真这么拍,如果“富贵”真的这么有智慧,这么主动,那我们还能被“富贵”的苦难所刺痛吗?

冯小刚评价姜文是:淤出来的聪明!

聪明过头了。

这本书,还有段:凡是姜老师说的话就深信不疑,凡是姜老师做的事就拍手叫好。就觉得他就不可能错,他太聪明了。

疯狂揶揄。

拍《北京人在纽约》,冯小刚是导演之一,在美国取景拍摄,因为一部戏争论不休,女主演严晓频和姜文就此打赌。

冯小刚太渴望姜文输了,立刻无脑支持女主演,结果姜文又赢了。

冯小刚特别想看姜文输一次。

更直白点,想要把姜文的尊严踩在地上,也让姜文尝尝没有尊严的滋味。

有些人轻易就能获得机会,而冯小刚不能,他也做不到姜文的潇洒。

用冯小刚自己的话说,如果是打仗,他是小兵,抓住了要毙了,如果抓住了姜文,会给个统战位置。

时到今日,冯小刚一部接着一部片子大卖,地位、收入,根本不差姜文。

但是有些形成的性格,没法改变。

“沈导,多谢您为帆子说公道话,《非诚勿扰2》首映您一定要来捧场。”见到沈三通,冯小刚笑容满面的客套。

12月16日。

《让子弹飞》全线上映,《非常勿扰2》才举办首映礼。

今年的贺岁档,先是朱延平的《大笑江湖》,陈凯歌的《赵氏孤儿》打头阵,然后是《让子弹飞》,最后《非诚勿扰2》收尾。

观众欢呼雀跃,今年好戏从年头到年尾,仿佛电影盛世来临。

而纵观今年贺岁档,最淡定的非冯小刚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