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不吃断子绝孙饭!(第2/3页)
《赵氏孤儿》《让子弹飞》,甚至《大笑江湖》铺天盖地的宣传中,《非诚勿扰2》慢悠悠地启动着自己的宣传。
首映式上,用冯小刚自己的话说:“对我来说,名利已够了,得为兴趣拍点片子。而有了《大地震》的八亿,今年我已经完成任务,《非2》一亿足矣。”
话是那么说,当截止12月22日,《让子弹飞》票房突破三亿。
不只是票房大卖,口碑也爆了。
走出个虎虎生风,走出个一日千里,走出个恍若隔世!
给我翻译翻译什么叫做他妈的惊喜!
站着把钱挣了!
姜文的片子有着影视圈少有的雄性气息,如同溢满荷尔蒙的火药桶,震撼所有人。
好比外语歌更重曲,曲子重要性远胜过歌词。
而中文歌曲和词至少一半一半,甚至词有时候更重要。
电影也是如此,国人崇尚“文以载道”,看重里面的“意”。
没有特效,但《让子弹飞》“意”要胜过特效,对人胃口,挠人痒处。
冯小刚电影卖的再牛,逼格上就是被姜文压一头。
姜文是用《让子弹飞》告诉了他,电影到底要这么拍,葡萄如何酿成酒。
贺岁档是冯小刚的主场,嘴上客气,但绝不想失去,三通娱乐也不行,更何况输给姜文。
小钢炮压力大了!
《让子弹飞》大卖,沈三通当年的diss神曲再度被翻了出来。
那段姜文和葛优的对话成了打卡景点。
原来沈三通导演歌写的这么好,在当年就很刚!
“是的,他还会写歌!”
沈三通的歌迷哭死,电影越拍越好,不需要歌曲扩散知名度,歌是一首也不写了是吧?
大懒狗!
外界各种解读《让子弹飞》之际,姜文一战封神。
一天,陈祉希发现公司给制片部门组织了集体学习任务。
沈三通亲自来讲课。
《和现实有关的题材,作品的最终呈现必然要符合现实》
助理打开投影机,沈三通点开第一张幻灯片,开门见山:“《让子弹飞》热映,票房、口碑双爆,代价呢?代价是这个题材完了。”
“《盗马记》原著,张牧之的结局是被新来的县太爷砍头了,百姓前去为他送行,场面悲凉而揪心。”
“汤师爷原叫陈师爷,他在张牧之死后流落到另外一个县当了科员,终老此生,然后他时不时会给人们讲张牧之的故事,于是就有了《盗官记》。”
“姜文导演无疑是优秀的,完全把原著消化了,变成了自己的电影。”
“不谈隐喻,《让子弹飞》从主线上看,讲的是英雄人物战胜了恶霸。”
“只是结尾张牧之望着兄弟们坐火车离开,他们奔向上海奔向自己的好日子,而张牧之独自一人被他们撇下。”
“相比原著,张牧之没死,汤师爷没有一个善终。”
“汤师爷一生爱财,为了钱买官收税助纣为虐,结局就是他乘坐装满白银的车撞上地雷爆炸。”
“他的身体躺在一堆白银里面,告诉张牧之自己还有几张县长的委任状,让张牧之帮他继续敛财。”
“一个人爱财如命,最后死在钱堆里这样形象的表达实在巧妙,既总结了汤师爷的一生,也具有十足的画面感。”
“最经典的是屁股挂在了树上,臀脑分离。”
“问题是这部戏有私货,说白了就是为了私货拍了部电影,只是因为《太阳照常升起》的低谷,所以照顾了一些观众口味。”
“私货是什么?”沈三通问下面的学员。
内部会议。
大家畅所欲言,说了很多不好公开的内容。
“对,这就是私活。”
沈三通总结:“问题是这个私活和现实背离了。”
“可以不喜欢迈向国际市场的方式,利用资本社会资源的方式,和美国合作的方式。”
“但不能违背事实,也就是去上海和浦东,这个战略张牧之不是跟随者,而是制定者。”
“再往前一点,为了抗日突击加入的,也就是38式干部,如果要纯之又纯,那就不可能有统一战线,也就不可能有现在的今天。”
“主要矛盾是抗日,其他的都是次要矛盾,为了民族生死存亡,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要做的,是当取得胜利,不要忘记危机的存在,不要忘记自己的使命。”
“我们现在来看,当年统一战线是正确的吗,是正确的,也没有翻天。”
“胜利了,我们还是有赶考精神。”
“按照一些人标准,原教旨的,非此即彼的,不考虑现实的,双十二(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把运输大队长弄死就是,但能这么干吗?”
“这么干了,失败了,然后让小日本得逞,‘永远热泪盈眶’,或者说赶走了小日本,但输给了运输队长,再留下一句名言‘因为我们来过,所以它们给你们修医院……’”
“可问题是,为什么要走呢,要哭呢?”
“为什么就不能笑呢?把所有力量团结好的同时,再用一套架构,保证哪怕是思想不太对的,也能把力量用在一块。”
“城市力量要使用,农村力量也要使用,不存在说用了一个,就必须抛弃一个,而是全都要。”
“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不好吗?我们自己来建学院修医院,让人吃饱饭不好吗??”
“为什么要把主动权交给无法预料的对手呢,为什么要让人民的命运交给不可测的未来呢?”
“纯之又纯的?我看是蠢之又蠢!”
“多少年后,《让子弹飞》前往浦东的列车上是又一次的团结所有力量。”
“同样也是如此,队伍扩大了,力量增长的同时,也有杂质,自然也会遇到当年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
“而历史上我们胜利了,那么在我们失败之前,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会再一次胜利,把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
沈三通重生而来,自然知道再一次胜利了。
“《让子弹飞》的问题,不是对于未来的悲观,而是违背了客观事实。”
“我们现在胜负未分,但本身就硕果累累。”
“整体来看,一年比一年好,这就是事实,姜文导演的片子看完后让人感到悲哀、悲凉,就违背了这个基本事实。”
沈三通指着陈祉希举了个例子:“小陈不喜欢应酬我们都知道。”
大家笑,陈祉希也有点不好意思。
沈三通接着道:“但如果不是市场扩大,小陈演戏都难说有机会,制片人更难做,哪怕你家庭条件好也一样难。”
“我们在座的基本都受益于此,以往是田壮壮、陈凯歌导演他们这些文艺二代的天下,然后是王朔、姜文这些大院的子弟,再然后冯小刚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