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此诏令……发往上郡。”(第2/4页)
【草莓甜心卷:其实大秦的造船技术应该也挺先进的,徐福还到了某岛呢。像司南这种比较原始的指南针在那个时代也有应用。阿玉派人出海寻粮食之路不怎么顺利,那个地方实在是离大乾太遥远了。直到阿玉驾崩后,也没人带回良种。
几代之后,乾朝的皇帝们几乎都要忘却这个往事了。然而,等真有人将阿玉描述的那种植物带回来时,众人都为之震惊了。关键是这植物不仅高产,还很好吃!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位的乾朝女帝认为这是先祖的庇佑,当即赏赐了那位冒险者爵位和金钱,随后,她亲自祭天告之先祖。】
【我在太空开机甲:那人带回来的植物该不会是番薯吧?】
【因为有几代皇帝发布的寻粮政策鼓励,黔首们悍不畏死,前赴后继,加上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不只是番薯,就连土豆玉米等高产粮食也陆陆续续被带回了大乾,养活了不少人。】
主播一边介绍,一边展示这些作物的图片。
终日种地的黔首们连忙睁大眼睛去看去记。
“这粮食咋长得那么奇怪?这种叶子看着也不多啊!”
“你见过这种粮食吗?”
“我种地十多年了,这种粮食还真没见过,天幕不是说是在海外寻来的?”
【我们举个例子,秦朝时期没有经过改良的水稻,亩产大概只达百斤左右,而我们的这类土豆,低产状态都能达到三千斤!】
【能和土豆一较高下的高产粮食也就是番薯了,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沃土种植番薯甚至亩产万斤!】
土豆亩产千斤,番薯亩产万斤!
秦朝的众人们皆是睁大了眼睛。
若他们能引进此物,不知能养活多少黔首!若是再用一年三熟的沃土养之……
众位武将目光瞥向了任嚣与屠睢。
赶紧去把百越打下来,将之纳为大秦的版图,有备无患!
主播利索地切个视频。
大概是秋收时节,视线所及的田里尽是金黄的稻谷,镜头再一拉近,那稻谷的饱满看馋了众人。
这便是后世的优良水稻?!
整日在地里劳苦劳心的黔首们双目通红,恨不得冲进天幕中,将这后辈的高产良种全给抢了!
镜头再一转,金黄的稻谷消失,转向了一片玉米地。
有人摘下一颗玉米,撕开它的叶片展示。该玉米培育得极好,各个颗粒饱满。虽然黔首们没有见识过,但他们一看就知道此物能吃!
天幕还在变化,一位额间刻画着岁月,脸上满是汗痕的淳朴农民大叔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
“去年合作的商家倒闭了,这么多红薯成熟了还找不到卖家,钱都收不回来,我这心里发愁啊……”
这位农民一边叹息,一边在镜头下扒拉着那些土地上的藤条。
诸位黔首看着这个明显以种地维生的老人家,不免有些心疼。
只有种过地的人,才更能体会到农民的不容易。
然而,随着他一划拉,那藤条下串联的一棵棵硕大的红薯出现在镜头面前。
如果这些果实就是天幕说的番薯,按这株藤条的结法,恐怕当真能亩产万斤!
众人眼神狂热。
“又甜又脆,要是卖不出去,都得烂在地里喽!”老农的声音透着惋惜。
又甜又脆?!
这长在地里的果子,居然还是甜的?
“他卖不出去,我们吃不着,如果真能如此高产,我冒死也要去弄株秧苗过来!”
有些居住在沿海地带的人们起了心思。
“天幕不是说那些良种就在海外吗?我已经记住它的模样了,明日便出海去寻!”
“你傻啊,天幕不是说那地方太远,小船到不了吗?你出海寻粮跟去大海喂鱼有什么区别?”
【咸鱼突刺:说起来,玉米在这三类中怕是最不能打的,也才亩产千斤出头。】
有的黔首被天幕的观点带偏。
“好像是比不过前面的,也才区区千斤……”
“什么叫也才区区千斤?咱们能种出区区百斤的粮食都不容易挨饿了!”
“没听见天幕说的此良种几代之后才能入大秦吗,我们一样都捞不着!”
大秦的朝臣们眼馋得很。
李斯脑子转得很快。
既然这些良种都是遥远的海外之地寻觅的,熙和长公主又是如何确信它们存在,并且绘制了它们的模样?
莫非……此物大秦也有?
熙和有点心虚。
优良的水稻费心折腾几下还有希望实现,但是玉米,土豆,番薯等这些高产作物听着可不是通个西域就能解决的,还得依赖于航海技术的发展。
虽然她现在也很想吃,但恐怕真要几代人努力,才可能将这些作物引入大秦。
且刚引入的良种产量定然不如后世,再算上育种等待的时间……似乎遥遥无期。
熙和想到这里时,抬头看了眼嬴政。
对方听得很认真,明显对高产良种很感兴趣。
见状,熙和为之后呈上培育良种的方案有些伤脑筋。
【纸我们先前已经提过了,接下来说说火药。我们都知道火药起源于方士炼丹。之前说到始皇焚书坑儒,杀了不少方士。熙和长公主被贬上郡后,废了很大心力才招募到一批方士继续捣鼓火药。】
【我在太空开机甲:陛下您也真是的,要是您不添乱子,没准在驾崩前还能亲眼目睹火药的威力呢!】
【草莓甜心卷:捣鼓火药之事阿玉还真给政哥写信告之过,可能这时候政哥对方士还存着一股怨气,根本没把此事放在心上,回信时有点敷衍,大意是说她瞎折腾,批评她精力总是不放在正事上。】
【头痒,要长脑袋了:然后阿玉也生气了,写信说他最好活得长久些。这个回信简言意赅,但聪明人都知道她下句话的意思。】
嬴政心情由晴转阴。
哼……果真是大逆不道。
恰巧这时天幕中也在放视频,扮演他的那个始皇帝也是同样的表情。
“父皇,您就带儿臣一起去吧。”小公子胡亥依偎在他的怀里,多次央求道。
始皇帝放下书信,对这个向来讨他欢喜的幼子很是纵容。
“此路甚远,得有一年半载回不来咸阳。你若想跟也行,路上可别哭闹。”
胡亥满眼欣喜:“儿臣不会的。儿臣就知道父皇最疼我了。”
赵高站在他们身后,欣慰地笑了笑。
然而,他们其乐融融的同时,殿外的天色却渐渐暗了,似乎昭示着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天幕中的音乐声从欢快转为了悲伤。
【因为天降陨石等事件,各地谣言四起,天下反秦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多了,始皇帝在这个时候决定再次巡视天下,镇压六国遗民。这是他第五次巡回,同时,也是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