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秋叶胜花(57)二更
四五年在一片白雪皑皑中到来了。
四爷和桐桐都没有撤离,他们属省委直接领导。四爷的职责是保障电力设备的供应,联络有蔡凡民,运输有叶熊。
桐桐主要负责为我党的商行提供财务支持,要做到账目不出问题,她的任务也非常重。黄行健必须保障火车的运输,他也走不了。
只是他们现在不能有太过明显的交集,因为上次的事,大家必须保持距离,才是正常的。
而接收任务的方式也变了,所以,家里添置了收音机。在固定的频道,固定的时间,会有相应的任务。
谁与谁也不交叉,确保彼此的安全。
而为了他们能更好的完成任务,他们需要培训。于是,他们今年会去草滩。以跟家中和解为由,前往草滩。
为了方便这次培训,四爷花了七个大洋在附近的村里买了一个小小的院落,院落紧靠着学校,已经有人提前将院子打理出来了。
大年三十回去之后,直接住到了小院。年三十晚上,去跟那老两口吃年夜饭。
除了老家没回来,老大在牢里,那媳妇跟冯刚走了之外,老二家也回来了。老太太稀罕老二家的孩子,这边老宅不缺老二家住几天的地方。
因着老家那边听说胜仗挺多的,周围已经有同乡想着能不能回去了。因此,老家那地就又有了价值。
可这有价值的土地,给了老大一百四十亩,偏这个败家子转脸把这些地给败光了。
老二家两口子回来,谁的脸上都不高兴。
桐桐和四爷也一副勉为其难才回来的姿态,各个都耷拉着脸。
金守财催刘九凤:“老婆子,年夜饭!”
刘九凤又嘟囔:“回来的都是先人爷,等着我伺候呢。”
结果端出来一大盘子饺子和一摞子碗,碗一人一个,饺子得分。
男丁一人一碗,女人包括她自己在内,一人五个。
四爷和桐桐来之前已经吃过了,也没想到这年月,人家还真准备了年夜饭。
桐桐就直接取走了空碗:“我们吃过了!”
然后拿了桌上晒的小红薯,给三个孩子一人取了一个,“可以,这就算是吃过饭了。”
刘九凤心里又不舒服:这是团年呢?这是回来专门给我脸子看的。
她就不冷不热的说:“那吃过了,就回去吧!还下雪着呢,带着娃子不好走。”
“那您慢慢吃!”桐桐真就起身了,将金忠递给四爷抱着,她自己一手牵一个走人了。
一出这宅院门,金枝和金叶就欢呼起来:“娘,堆雪人!堆雪人!”
“好!回去让你们爹爹陪你们堆雪人。”
这天晚上,孩子累了,睡着了。十二点整,四爷去开了门,有两道人影刚好到大门口。
谁都没有说话,先进来再说。
桐桐等在厅里,看到了来的人,是这个村的村长张根带着个人来。
“我给二位介绍一下!”张根指着戴眼镜的中年男人:“这是杨主任。”
“杨主任。”
杨青伸出手,跟两人重重的握了握,“终于见面了!”
“是!终于见面了。”四爷请对方坐,“坐下说。”
“孩子睡了?”
桐桐倒了热茶,又将烤的花卷端了出来,“睡了!咱们边吃边说。”
夜里是课堂时间,他们需要系统的学习党内理论,需要学习密报接收,学习使用枪械武器,需要全面掌握地下工作的所有程序。
为了学习用枪,会走远一些。
桐桐还怕枪响惊动了旁人,杨青却说:“安排了人在附近猎兔,每年不定期的都有,越是冬天,越是雪后,越是频繁。周围的百姓早就不奇怪了。”
再度摸到这个东西,倍感亲切。桐桐一点一点的,从脱靶到擦边,到几乎能打到八环,再到十枪至少有六七环是十环,再到最后打十环命中十环。
“嚯——”杨青拍手:“神枪手的潜质啊!”
四爷也差不多保持这个成绩,一般真有天赋的人,也就是这个掌握速度了。
他将枪放下,朝杨青笑:“后方很少用到它。”
“嗳!得保护自身。”杨青说着,就另外叫人送了两把枪来:“这可是特意申请的,咱们的兵工厂被服厂,这些厂长没有一个不想见你的!可都说了,胜利之后要都能活着,一定得请你喝酒。”
递过来的枪是驳壳,一人一把。
这一学就是半个月,直到正月十五才算是结束。
“二位需得谨慎再谨慎!你们已经在军统的视线之中了,稍有不慎,将万劫不复。”杨青低声道:“而今世界局势有了大变,小鬼子的日子不长。而我们与蒋之间,又该何去何从,尚不得而知。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保证自身的安全。”
四爷伸出手跟对方重重的相握,“保重!”
“保重!”
桐桐跟对方握手:“等胜利了,一定去家里做客。”
“好!一定要尝尝白狐的手艺。”
分开,回城,院子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安身,自家住的屋子有人打扫就行。张根会看着给安排的!
一辆骡车,一家五口回城。
许是因着桐桐曾被怀疑是工党,所以很多人明面上会疏远跟她的来往。见面打个招呼就罢了,不会主动靠的太近。
但私下里,该往来的还是往来的。
去董大顺的铺子买衣裳,他还是会便宜一些,还是会推荐最合适的,还是会小声聊些八卦。
隔壁住的娘儿几个,时不时的总来串门。
便是去买肉,朱胖胖有时候为了跟桐桐多聊一会子,还会帮桐桐切肉。要吃饺子帮你剁肉馅,要炒着吃给你切肉片。
王友良还是低调了很多,没有再像是才发达起来吆五喝六的样子了,弄点钱也从不独吞,叫下面的人都能占一些便宜。
最自然的就是张文沛,以前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甚至于远在津市的孙老当家的亲自发了几封电报以示慰问,年底又叫人送来了大红封。
而桐桐一般晚上九点收听广播,每隔半个小时播报一次,连播三次,就怕有事耽搁了。
每次接账本的地点都是随机的,可能在教堂,可能在哪个布庄,也可能就在路边哪个大树边,甚至可能是出门坐一个袖子上绑着红绳的人的黄包车,车上就放着呢,放篮子里直接带走就行。
交接也没有规律,随时调整。
除非突发状况,没有能顺利接头,这个时候才能启动死信箱。这个死信箱只能启动一次,下次就得重新指定死信箱。
这种的对桐桐而言,就没有什么难度。白天她照常生活,谁都看得见她在干嘛!夜里八点家里的灯就灭了,睡的很早。窗户挡住光之后,才正式开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