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那些路上的记忆随着腰间玉雁的存在,纷至沓来。

她觉得自己已经无甚力气,索性跌坐在妆奁前,她没有继续直视玉雁的勇气,手挪动了铜镜,这才打量起腰间的饰物,慢慢回忆起魏观送她归家途中的事。

一路上,他都陪伴着她,不曾多说什么给她压力。

但是快到三及第巷前,他却忽然停下来,把她遗忘的玉雁从袖口中取出,言辞恳切,每一个字都说得极慢,生怕她未曾听清。

“元娘,过些时日便是省试,我怕是来不了了。这些年,我仗着尊长爱护,学问薄有所得,迟迟未曾省试,但家中重担,我总归有接过的一日,无法虚度光阴。

“我只怕,你家中应了他人提亲,故而急不可耐剖白心意。旁且不论,你可愿等我两月,我知你绝非对我无意,若是顾忌父辈纠葛,一切皆有我。

“我会名正言顺迎娶你,绝不叫你受分毫委屈。

“诸事皆往后放,待省试后,我会再来寻你,等你的答复。”

元娘的手不自觉抚上腰间的玉雁,他的字字句句恍然在耳畔,清亮冷冽的嗓音,忧虑的目光,以及……

亲手帮她系上玉雁的坚定。

若说她不喜欢魏观,那定然是骗人的假话,但眼下她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她究竟该不该应许魏观,和他在一起。

这几年来,他从未曾失言于她,而且处处关怀照顾,明里暗里,总能见到他的身影。早前她以为是因为他对她情根深种,早早就动了心,这时候一想,初时,他望向她的目光分明是没有情意的。只是他生性如此,凡是自己的责任,便绝不推却,又有些儒家士族的固执。

那么,之后的种种,又是真心爱慕吗?

还是习惯了照顾她,便误以为心悦?

元娘烦恼地捂住耳朵,趴在桌案上,整个烦躁极了,她胡乱踢了两脚,捶着桌子,按捺着性子没有叫出来。

但她捶桌子的动静可不小,楼下就是堂屋,此刻还不算很迟,王婆婆正领着岑娘子还有廖娘子在下头做针线活呢。

元娘乱踹乱捶的动静很快传到王婆婆耳朵里,她气怒不已,朝着上头吼了句,“噤声些,你弟弟背书呢!”

元娘立刻双手捂嘴,眼睛骨碌地转着,然后又反应过来,自己方才可没有说话,是手和脚折腾的动静太大了。纵然屋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她还是尴尬地一笑。

然后冲也似的,踩着木楼梯,提着裙角,往下连越几个木板,速速走着。

她这动静不可谓不大,王婆婆瞥见了,也懒得说她,只摇摇头,心里嘀咕,还得是年纪小,走起路来和飞似的。

还没等王婆婆腹诽完呢,元娘就像蝴蝶一样飞到她怀里,娇娇道:“阿奶~”

王婆婆是拿她一点法子也没有,孩子大了,也不好终日说她,说多了心里委屈怎么好?

她停下手里的活计,却不是岑娘子她们的刺绣,她从前农活做多了,指腹粗茧太厚,用那些绸缎绫罗做绣活会把花样磨花,而是在提笔记账。

王婆婆摸了摸元娘毛茸茸的发顶,询问道:“怎么了?可是看上什么买不了?”

说着,她假意把脸一板,“你阿奶可不是财神转世,伺候这一大家子的吃喝,手里没有余财,要抠钱去找你娘去!”

岑娘子闻言一笑,招手唤正像蚕宝宝一样窝在王婆婆怀里扭来扭去撒娇的元娘,“来,和娘说说要买什么,我方做好了一样绣品,才得了钱,不论我们家姐儿要什么,都买回来,好不好?”

岑娘子这口吻扎扎实实是在哄孩子。

但她就是这样的人,胆小怯弱,却也温柔纵容,面对自己的一双儿女,从来都是脸颊噙笑的模样,从不曾当面发怒。不过,落泪倒是有许多次。

被阿奶和阿娘这么打趣着哄着,元娘哪好意思赖皮,小脸一红,转而飘到岑娘子怀里,依偎着撒娇,嘴里争辩着,“哪有,我就是想同阿奶和阿奶亲热亲热。

“怎么!莫不是有了弟弟,便嫌起我了?”她撅起嘴,佯装生气,哼哼唧唧的。

岑娘子轻柔地刮了刮她的鼻子,浅笑着温柔道:“小赖皮鬼。”

而王婆婆才没有岑娘子那么温柔呢,她瞥了元娘一眼,“是是是,我们偏疼你弟弟,都不爱你,成了吧?哼,往后你可别一个人吃一大碗炙羊肉了,我们偏疼哥儿的人家,可舍不得叫你吃那么多。”

面对王婆婆的阴阳怪气,元娘才不脸红,她扬扬头,晃晃脑袋,半点不放在心上。

王婆婆呵了一声,不搭理她,继续提笔记账,就是状似不经意地提醒了句,“灶上热着素蒸鸭,是你娘去大相国寺上香,买来的素斋,她可花了大价钱,你要是不吃,我可就全都给我那偏疼的小孙儿了。”

元娘立时讨好一笑,变为乖巧可爱的孙女口吻,“怎么会,我知晓阿奶最为疼我了,大相国寺的素斋,好吃着呢!”

王婆婆都要被这赖皮脸的机灵孙女气笑了,变脸这般快。

但她也摇摇头。

真是,素斋光记着好吃么?那可是祈福过的,摆了香烛桌案供奉,又送了香火钱,盼着她们平平安安的。

廖娘子看了全程,直乐道:“还是生个姐儿好,承欢膝下的,哪像哥儿,成日里每个定数,臭烘烘的,惹人烦!”

这样的俏皮话岑娘子不会接,只是抿嘴笑,而王婆婆一把年纪,顾忌少,直接道:“你夫婿不是回来了么?既然喜欢姐儿,不如自己生一个!”

廖娘子被逗得咯咯直笑,“哎呀,羞煞人了,老蚌生珠要遭人笑话的。何况……”

她眼里闪过几分落寞,“我生六郎的时候,难产血崩,当时产婆说大人孩子都保不住,孩子纵然生下来也是个痴傻的。幸得神佛庇佑,我们母子二人平平安安的,我们六郎还聪颖着呢,托你家犀郎的福,连举人都考上了,实乃列祖列宗保佑!”

廖娘子说着,就做了个双手合十抵着额头的动作。

她是鬼门关里走过的人,提起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格外敬畏。

王婆婆听在耳中,却仍不住叹了口气,只道:“他们自有他们的福气,你我都干涉不得。”

这话说的没头没尾,但廖娘子没放在心上,闲聊嘛,要什么至理名言。她只是仍不住转而开始抱怨起孙大官人,“我那冤家,城里刚太平没两日,也不知他都做些什么,这就没影了。”

她随口抱怨着,王婆婆却只低头提笔抄写,并不吭声。

堂屋桌案上的两三盏灯盏噼里啪啦烧着,那光夜忽明忽暗,照不亮整个屋子,也照不亮人前行的路,一切都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