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真可惜,他没有死在边关。(第2/4页)

“太后娘娘近来安好,臣妾便安心了,前几日收到陛下的家书,言说大军已至榕江道,一切安好,请太后娘娘安心。”

说着话,姜云冉就慢慢在床边坐下,仔细看仁慧太后的面容。

仁慧太后面容消瘦,脸色也比以前瞧着苍白许多,尤其是眼尾的纹路越发深重,已经显露出年迈的沧桑。

她的鬓发也被霜染成了斑白颜色,兴许病中无力,并未叫人给她染黑,瞧着就越发苍老衰弱。

“这就好,怕是这几日就能到西川道了。”

姜云冉看了看皇贵太妃,笑着说:“这就不知了。”

几人说了会儿闲话,姜云冉又安慰了几句仁慧太后,就要离开了。

皇贵太妃看了看她已经显怀的肚子,就道:“皇贵妃也要注意身体,毕竟如今小殿下最重要。”

姜云冉腼腆一笑,说:“是。”

几人说了好一会儿话,仁慧太后明显看着有些精力不济,姜云冉就识趣起身告退了。

永宁仿佛并不知道如今宫中气氛紧绷,她活泼起身,说要送一送姜云冉。

两人从凤凰台出来,永宁就挽着姜云冉的手,陪着她在院子里散步。

此时已至暮夏,有几种春夏时节盛开的花朵都慢慢凋零,倒是夏秋的鲜花开始绽放。

“一物生,一物死,四季轮转,生生不息。”

很难得,永宁还感叹了一句。

姜云冉有些诧异看向她,惊讶的表情完全不收敛。

永宁:“……”

永宁嗔怪道:“怎么了!娘娘你这样我要生气了。”

姜云冉轻笑一声:“永宁真聪明。”

原来永宁可不耐烦日日守在屋子里,即便太后病了,她偶尔还会在行宫里到处游玩,还拉着永昌跟她一起胡闹。

这几日她却日日守在凤凰台,哪里都不去,显得可懂事了。

永宁听到这个夸奖,低下头,轻声说:“娘娘,宫里没有真正的蠢人。”

蠢货早几百年就死了。

姜云冉颔首,她揉了揉永宁的发髻,说:“永宁,你好好照顾太后娘娘,也要照顾好永昌。”

永宁挽着她的胳膊,仰着小脸,面上都是关切。

“嫂嫂,”她的声音很低,没有让外人听到,“大哥和二哥会无事吧?”

大哥是景华琰,二哥是景子成。

这两人,都是永宁的亲人。

姜云冉看着小姑娘难得表露出来的惊惶和忧愁,慢慢颔首:“会的。”

不知为何,永宁就是很相信姜云冉。

听到这两个字,永宁就又高兴起来。

“好,我听嫂嫂的。”

御驾亲征之后,东阳围场的日子也没什么变化。

不过随着围场开始修宫室,宫中偶尔会传来敲敲打打的声音。

一晃神,就到了八月末。

此时,景华琰已经抵达九黎,同西狄已经有过数次交锋。

军报如同雪花,一封封飞回东阳。

每一封上,都是小战告捷。

御驾亲征,的确振兴士气。

边关的将士们在景华琰的带领之下,英勇无畏,同西狄士兵激烈鏖战。

短短十日,就已经有过六次交锋,均以大楚获胜为结束。

当又一封战报发回东阳,姜云冉迎来了一位故人。

在外奔波将近半年的夏岚,终于回来了。

她风尘仆仆,满身落拓,可那一双眼,却清澈而明亮。

看向姜云冉的时候,满眼都是意气风发。

“娘娘,臣回来了。”

————

景华琰虽没上过战场,却熟读兵法,他自幼得郑定国这样的老军师教导,不说用兵如神,却也势如破竹。

起先几场战事,都以胜利收场,甚至大楚并未耗费太多兵力。

这让驻守九黎的士兵们士气大振。

这次东阳围场表现优异的几名年轻校尉也被景华琰带至九黎,让他们随军一起参战,皆有突出战功,未来定是能成为守家卫国的英雄将军。

喜报接连传回,举国欢庆。

东阳围场中的紧绷气氛,也因接连而来的胜利而放松,尤其战报里说定国公虽然身受重伤,却性命无虞,只要细心调养就能康复,这让皇贵太妃也是狠狠松了口气。

在一片欢喜里,元徽六年九月便悄然而至。

过了暑夏最热的那两个月,到了九月的东阳便渐渐凉爽起来。

即便正午时分还有些炎热,只要太阳落山,阳光不见,微风一吹,立即就能感觉出早秋的冷意。

这一日,姜云冉靠在牡丹苑的贵妃榻上,正在看景华琰送回来的家书。

这已经是第四封家书了。

展开洒金信笺,能看到熟悉的字迹。

云冉,展信佳。

陌上已至早秋,日夜冷寒,起夜时换上娘子亲手所做棉靴,顿觉温暖。

九黎天高日晒,城中树木不多,唯有沙枣最好养活,哪怕干旱少雨也不会枯萎。

听当地的老人说,沙枣的根系深广,能努力找到地下水源,给自己博取生机。

唯愿你们母子平安,生机广阔。

七个月,不知孩子是否会胎动,若是惊扰你美梦,便替我教训他,让他乖一些,不要折腾母亲。

我于九黎一切安好,勿念。

这封信并不长,字迹却一如既往锋锐,姜云冉知晓他战事繁忙,能抽空写这一封家书,大抵都要挤出时间。

随着这一封书信送回的,还有几片沙枣叶,瞧着平平无奇,却是干旱边疆生命力最旺盛的植物。

姜云冉把书信仔细收好,正要起身,就感到腹中忽然痛了一下。

“呀。”

姜云冉愣了一下,随即低下头,看向自己的肚子。

她有孕已经七个月,小腹隆起,已经有了很明显的孕相。

因调养得好,她看起来只比之前稍有丰腴,并未太过肥胖,以免生产艰难。

也正因为不是太过丰腴,让她行走坐卧都还算利落,并不显得臃肿累赘。

此时宫灯明亮,照耀她一脸温存,甄承旨正给她煮茶,听到她的声音,便忙过来:“娘娘?”

姜云冉轻轻摸了一下隆起的肚子。

甄承旨的目光自然也落在了她的手上。

她是出嫁妇人,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见姜云冉这般,不由轻声笑了。

“可是小殿下动了?”

姜云冉慢慢颔首,片刻后,她抬起头,满脸惊喜。

“是呢,踢了我一下。”

她们这位皇贵妃娘娘一贯沉稳老练,总让人忽略她的年纪,仔细算来,也不过是刚及二十的年轻女郎。

她的生辰在八月十二,因为战事和仁慧太后的病情便没有大办,只简单摆了一桌宴席便做罢。

所以现在的姜云冉,已经是双十年华的女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