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真可惜,他没有死在边关。(第3/4页)

即便如此,对于已经初生华发的甄承旨来说,她依旧是年轻孩子。

见她这样高兴,甄承旨也跟着笑了起来。

她生得本来就很慈和,这样一笑,便让人更觉温柔。

“如今娘娘有孕七月,小殿下开始胎动是很正常的,”甄承旨说了一声恕罪,便也伸出手,在她小腹上感受了一下,“哎呀,小殿下还怪有力气的。”

虽然有些疼,但姜云冉却还是满心欢喜。

这孩子一直都很乖顺。

有孕的这一段过程里,她几乎没怎么遭罪,一是宫人们围着她伺候,二是太医细心医治,三也是因为这一胎怀相好,孩子不折腾人。

之前仁慧太后还同她说过,当年怀永宁的时候,小家伙太活泼了,总是翻来覆去的,快生产那段时间她都睡不好觉。

这样一对比,这孩子就太乖了。

一直都是温温吞吞,也不怎么爱动,今日难得动了一下,也没有让母亲太过痛苦。

仿佛只是因为听到了父亲的挂念,同母亲说一声,自己很好很乖巧。

“可不是,还担心他懒惰,不爱动呢。”

说着,两个人就一起笑了起来。

小宝宝似乎只是翻了个身,等了一会儿,就又安静下来。

甄承旨就回去继续忙碌,姜云冉则取出桃花笺,开始给景华琰写回信。

陛下,展信佳。

行宫中一切安好,因为天气转凉,梧桐慢慢褪去绿意,染上一抹胭脂色。

过不了几日,就能看到东阳的层林尽染。

近来显怀,低头时瞧不见脚尖,颇有些新奇。

刚读陛下来信,腹中忽然一动,想来是孩子也想念父亲,同你打招呼。

孩子很乖,夜里总能安睡,不会扰我清梦。

陛下在边关注意身体,好好吃饭,好好保暖,待你归来,便是团聚之日。

我于东阳一切安好,勿念。

回信也并不长。

姜云冉知晓,东阳行宫一切事宜,景华琰都知晓,不过从旁人口中听来的禀报,和一封封家书相*比,便不值一提。

她不过三言两语几个字,说一说安好,诉一诉想念,便足够。

姜云冉把信折好,放到信封之中封印,便交给了甄承旨。

然而这一封家书刚抵达九黎,过了两日,九黎便爆发了大楚同西狄最大的一场战事。

阿兀戍被大楚的大军打得招架不住,节节败退,几乎用不了太久,就要在这场战争中惨败。

可若西狄这一次败了,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军心和声望就要散了,而西狄再也不可能卷土重来,夺取那沃野千里的中原。

到时候,西狄就亡国了。

所以阿兀戍破釜沉舟,调集所有兵马,接连鼓动士气,扬言要与大楚殊死一战。

这一仗,必须要搏出个你死我活。

九黎同西狄的战事,其实已经缠绵多年,前后算来,足有十年光景。

这十年来西狄韬光养晦,从来不会掀起大战,而大楚因先帝病重,后新帝登基,也处于动荡的状态之中。

所以,一直没有激发出大战。

兴许是再也忍耐不住,也怕景华琰彻底掌握权柄,所以到了元徽六年,这一场战事终于爆发。

从六月至今,已经打了三个多月,数次交锋,争斗不停,其实两方都有些疲惫。

然而同大楚不同的是,西狄已经没有退路。

丰庆草原听起来草木丰沛,但前两载接连干旱,导致草场干枯,牲畜也多病瘦,再这样下去,西狄将会迎来最难熬的饥荒年。

这也是为何西狄今年动手的原因。

没有退路,就意味着士兵们英勇无畏。

大战爆发,景华琰亲自披挂上阵,奔赴前线。

消息传回东阳,朝堂一片哗然,当时姜云冉正坐在芳景书斋内,同阁臣们议论政事。

整个大楚的凌烟阁议政制度已沿用百年,阁臣们又多为在官场博弈厮杀多年的老臣,他们处置政事可谓是得心应手。

每份奏折上的批条几乎都是最完美的方案,不需要上位再行改判,但涉及大事要事,凌烟阁却不敢僭越,还需皇帝裁夺。

姜云冉和孝亲王要做的,就是把最近的政事都过一遍,大事则一起商议,定夺方案。

所以即便并不熟悉政事的姜云冉,也在这两月之间历练出来。

此刻听闻这一军报,凌烟阁阁臣都不由变了脸色,但姜云冉依旧稳稳坐在官帽椅上,并未多言。

她身边,孝亲王不由擦了擦额头的汗。

他是皇帝的堂叔,今年已经四十有五,着实不算年轻了。

即便在官场历练多年,乍闻消息,也是心中焦急。

在场众人,唯有郑定国和姜云冉面不改色。

姚文周也在略微的慌乱之后调整好情绪,道:“陛下亲赴战场,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西狄已经到了破釜沉舟之时,他们的士兵毫无退路,这会是一场殊死搏斗。”

一边是殊死搏斗,一边是莫大勇气,最后的结果尚未可知。

但姜云冉还是淡淡开口:“陛下一贯有成算,他也不会把自己置于险境,既然陛下要御驾亲征,做臣子的,唯有支持二字。”

皇贵妃这般胸有成竹,倒是安抚了有些焦急的朝臣们。

他们不由都有些汗颜。

为官数十载,不如一名年轻后宫女子,着实有些关心则乱了。

姜云冉的目光扫过众人的面容,最后同郑定国颔首,才道:“我们要做的,便是供给粮草、车马、士兵、武器,处置好其他政事,不让陛下有后顾之忧。”

此刻,姜云冉面容锋锐,眼眸之中的威慑让人不敢小觑。

恍惚之间,已有仁慧太后中年执掌权柄时的模样。

“诸位大人,能否做到?”

此情此景,无人敢出言反驳。

朝臣们纷纷起身,朝着年轻皇贵妃躬身行礼。

“臣等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边关这一场大战,极其激烈,一直从九月初打到了九月末,两边皆死伤惨重。

西狄士兵全部豁出性命,厮杀异常猛烈,然而最终还是因为实力悬殊而败落。

一直鏖战到十月上,景华琰亲率先锋大军,一路追击阿兀戍,在草木干涸的草原上,以弓弩一箭穿心,当场击杀这位在西狄呼风唤雨的南院大王。

从这一刻,战局分明。

西狄军心溃散,无力回击,被先锋营一路追击,最终被围困在了王庭之内。

十月中,在被困十日之后,西狄投降。

西狄的狼主率领所有族人,卸甲出城,宣布从此归顺大楚。

至此,历经十年的楚狄之战以大楚的完胜结束。

消息传回东阳,朝野内外一片欢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