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孙父这话一出,桌上的……(第2/4页)

临河大队受许明月的影响,对女孩子考读书考大学当干部这事,接受度极高,况且两个姑娘都与他们家的男娃定了亲,年后就要成亲了,就是自家人,她们考上就是他们自家人考上,自然高兴的跟什么似的,未来婆家人比她们两人的娘家人都激动,还给她们增加了彩礼。

临河中学每天都热闹不断,敲锣打鼓的声音传遍了附近的大队。

一时间,临河中学在水埠公社和吴城都出了名!

虽然大多都是本地的中专院校和大专院校,但对本地的学生来说,也足够了。

原本这两人的录取通知书,本也该像临河中学考上的其他考生一样,让她们身披大红花,带着锣鼓队,一路敲锣打鼓的送她们回她们各自的大队和家里,对她们进行表彰和发奖学金的,可期间发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大事。

临河中学考上的第一个大学生,在78年除夕夜的当天,穿着单薄的衣服,身上裹着茅草,赤着双脚,从下了一尺多厚的雪地里,跑出了深山,昏迷在了临河中学的校门口。

要不是临河小学的门卫听到外面发出咚的一声,以为是山里的什么动物下山,撞到了校门上,走出来看了一眼,才看到昏迷在雪地中的孙萱草,孙萱草恐怕就要这么冻死在除夕夜的皑皑白雪中。

门卫吓的不敢耽搁,忙喊了住在学校里的老师们出来,把孙萱草抬到了荒山的卫生院,一边抬一边喊:“出事喽!出大事喽!有人晕倒在校门口喽!”

卫生院距离许明月家不足五十米,自然是听到了门卫和学校老师们焦急的叫喊声,忙出来看怎么回事,这才看到数日不见,整个冻的快要僵硬,脚上已经冻的一片青紫之色的孙萱草。

有人立刻去许红荷家喊了许红荷和过年回来的许红桦等学校校长和公社干部们过来。

一直把她救醒之后,大家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孙萱草的家人,居然想桃僵李代,让自己儿媳妇顶替女儿的身份去上大学。

“他真当大学是他家开的,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啊?”这样黑暗的事情,让一向顺风顺水,从没遇到过这样事情的许红荷破口大骂:“这还是亲爹?这可是他亲闺女!”

一直以来,家里最不重视女儿的家庭,他们的女儿早早就从临河小学或毕业、或辍学,早早就嫁人生子去了,他们都认为,还能留在学校读书的女孩儿,家里对女儿应该是有几分尊重和看重的,尤其是像孙萱草这样,第一届入临河小学,还能继续读书的女孩子,家里应该是很看重她才对。

这也是他们敲锣打鼓的想要以孙萱草为榜样,宣传女孩子不比男孩子差,也能考大学,未来也能当干部,也能光宗耀祖,想要提高山里女孩子的地位,改善她们的生存处境的方式之一。

没想到正是这样家庭出来的女孩子,居然也遭受了这样的对待,让儿媳妇去顶替女儿的身份去读大学,这样荒唐又荒诞的事情!

可这样荒诞的事情,就发生在他们眼前。

许红荷和江春水等人是又气又怒。

许红荷作为临河中学的校长,作为许金虎的女儿,从小到大,哪里受过这样的气?向来好脾气的她,当下就要喊上村里的青壮,去山里大队,去将孙萱草的录取通知书和奖学金给抢回来!

她做事冲动,回到家里过年的许红桦可不冲动,拉住了妹妹,说:“现在天这么黑,山里这么冷,要是出了事怎么办?就算要去也是等天亮了!”

他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了同样来卫生院看情况的许明月。

见大家都看向自己,许明月也没有回避,而是对同样回到临河大队来的晁立伟道:“看来还要麻烦你站好最后一班岗,再进山里抓些人出来开一次批斗大会,不然真以为我们许家村人都是菩萨,连我们临河中学的学生也敢欺负了。”

晁立伟这次也参加了高考,只是和所有外地来的知青们一样,尚未收到录取通知书。

晁立伟觉得自己肯定是没考上的,毕竟这几年他都在五公山公社那边革委会干的风生水起,根本没时间看书。

他依然还是五公山派出所的所长,闻言恨不能立刻就出发抓人。

但他到底还有理智,冬天的山林很危险,冬季夜晚的山林更加危险!

明明很高兴的一个年,大年初一的一大早,晁立伟就带人进山抓人了,不光将孙萱草的录取通知书和奖学金抢了回来,就连她父亲和弟弟,都被抓到了蒲河口做劳改,挑石头去了。

临河大队这一次的雷霆出击,也让大河以南一些家中女孩子考上了本地院校,生出些心思的人家,顿时偃旗息鼓起来。

经过这一遭,许红荷开始犹豫,对于考上大学的女孩子,还要不要敲锣打鼓的去她们家中报喜,最后商量的结果是,录取通知书和奖学金留在学校,报喜照报,并将孙萱草的事情宣扬给整个大河以南的人知晓,让他们知道,冒充他人去上大学的下场。

这事虽然圆满解决,但这件事情的造成的印象和阴霾并没有停止。

因为孙萱草父亲和弟弟大年初一被抓到蒲河口做劳改,使得孙母吓的亡魂皆冒,来到临河大队的学校,跪在雪地中,哭求孙萱草原谅她父亲和弟弟,让她去求公社书记和领导,放了孙父和孙大山。

就连赵青山的母亲,她的姑姑孙彩花,也过来找她,指责她不该这么狠心。

他们都忘了,是他们想要抢夺孙萱草上大学的机会,差点逼死了孙萱草。

可这时候所有人都在指责孙萱草。

这件事也让临河中学长了个教训,在今后的很多年里,学校学生的录取通知书和奖学金,都要先寄存到学校,学生上大学报名前,要先来学校拿她们的录取通知书,以确认是她们本人去读大学。

而这件事,也告诉了吴城的江天旺和许金虎,乃至市里的周市长,全市开始彻查可能存在的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

年后,又有三人的录取通知书到了,分别是报考了本省省城两所大学的许金凤和许爱红,以及本省一个工业发展的很好的城市的一所工业大学。

如果说之前收到的,还都是中等院校和大专院校寄过来的通知书的话,这三个人前后脚收到的,就是真真正正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了。

一时间,三家人喜气洋洋,高兴的要命,就差在村里大摆宴席了。

虽没有大摆宴席,可吹锣打鼓是少不了的。

倒是他们三个的知青丈夫和知青妻子,都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心情十分复杂。

许金凤拿到录取通知书,更是得意不已,拿着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放到了丈夫张树鸣的面前,“怎么样?我就说我能考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