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第2/3页)
康熙帝呵呵笑道:“看来,在御前当差,没少琢磨这些事儿吧?”
德亨挠了挠鼻子,有些不好意思道:“不瞒皇上,其实,这些,臣都是听雍亲王说的。”
康熙帝一愣,继而笑了,点着他道:“朕还当你真的天赋异禀,神智天成,竟然是有人教的呵呵。”
德亨更加不好意思了,道:“并不是雍亲王特地教的,是臣有心听来的,臣才多大,这些经济学问,自然都是多听多学来的。”
康熙帝点头,叹道:“多听多学,方乃经世之道,你小小年纪就能明白这个道理,比大多数的什么王爷贝勒的都要强些。”
以及,胤禛在自己府上谈论漕运弊端,倒是让康熙帝有些意外,他还以为,他的这些儿子,平日在府上,不是和哪个相公清谈,就是和哪个臣子,谋划他屁股下的位子呢。
真难得,他的儿子当中,竟还有一个操心实事难题的。
康熙帝又问德亨道:“你在朕前所言,可曾跟胤禛说过?”
德亨摇头:“并不曾,在雍亲王府,我都是在四额娘跟前尽孝,只有考教学问的时候,才去雍亲王面前,若是考教不得他满意,他就罚我在小阁内抄书做功课,他在外间和府上师爷谈事情,我在内间,就能听的到。”
康熙帝失笑:“你做功课还能三心二意听外间说话,你被罚的不冤。”
德亨就笑,胤禛罚他的名目千奇百怪,德亨早就习惯了。
康熙帝道:“可惜胤禛不在,否则,可以将他叫来,咱们爷们几个,一起说说这海运代漕运可不可行。”
虽然德亨看似将事情说明白了,但等真正动手实施的时候,将会千难万难。除了跟诸王公大臣们讨论,康熙帝还会召集所有臣子们开大朝会讨论,总要讨论出个具体章程来,才可施行。
德亨可不知康熙帝所想,他要是知道了,估计心里得拔凉拔凉的,但凡拿到朝堂上和那群臣子讨论过的政策,最后无不无疾而终,等真讨论出个结果来,黄花菜都凉了。
德亨是不可能去等他们的。
不过,让胤禛参与进来,德亨举双手赞成,德亨相信,只要胤禛愿意去做,海运这件事情,就十拿九稳了。
总会做成的。
德亨道:“雍亲王去盛京已经十多天了,按说,也该回京了。”
康熙帝颔首,跟李玉道:“你替朕去封信,催一催他,要没什么事儿,赶快回京。”
李玉:“嗻。”
德亨目送勤劳的李谙达离开,换了换站麻了的脚,康熙帝看到了,指着自己对面道:“你坐下说。”
德亨犹犹豫豫:“这不好吧?”
康熙帝:“朕让你坐,你就坐。”
好吧,德亨脱靴子,用力抽了抽鼻子,没有味道,就放心的盘腿坐到了康熙帝的对面。
康熙帝:……
这小子总是在不经意间调皮一下,给你一个想翻他白眼的冲动。
李玉多么有眼色,刚传完信回来,见人都坐御炕上了,就立即转身,给德亨上了碗清茶来。
德亨有模有样的道谢,让李玉笑容更大了几分。
皇帝和人单独商议国事,这是阁老才有的待遇啊,李玉今儿,可是开了眼界了。
康熙帝沉吟片刻,道:“照你所说,如果这海运开起来,那沿岸补给,现在的海港,可还够用?”
德亨道:“臣以为,不管现在的海港是否可用,都需建设沿海城市。”
康熙帝点头,道:“朕记得,你刚才说,建造沿海城市,可解决士绅豪强土地兼并问题。”
德亨笑道:“皇上,其实这话是我说大了,按照现有的设想,只能解决江浙等沿海地区的土地兼并问题,因为这些地方的百姓,离海岸近,更能有实际作为。
您想,若是佃租士绅豪强家中田地的耕农们,都去沿海城市讨生活了,失去了耕农,士绅豪强的大片土地,要找谁耕种呢?”
康熙帝皱眉:“好好的熟田,无人耕种,岂不是荒芜了?”
德亨无所谓道:“良田当然是不能荒芜的,荒芜了,皇上就可以问罪这些士绅豪强,哪里来的这么多土地,居然还让荒芜了,简直罪大恶极。”
康熙帝笑道:“原来,你在这里等着他们呢。”
德亨:“百姓恋栈土地是根本,如果不是被逼无奈,他们是不会离开故土的。”
德亨这话,听着好似在说士绅豪强的可恶,实际上,他的打算是,将沿海城市搞的好好的,将谋生的机会搞的多多的,宣传搞的轰轰烈烈的。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被压迫的底层百姓去建设这些城市。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士绅豪强们的田无人可耕种。
但是,这涉及了一个统治者狭隘的思想,那就是禁止百姓随处移动,将他们束缚在土地上,才好愚弄他们,才好统治他们,他们才会乖乖的听话。
德亨打算建设的沿海城市,已经涉及开启民智问题了,所以,现在,德亨决定只是笼统的、有误导倾向的跟康熙帝说一说,建设城市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这一点可以从长计议。
康熙帝今日谁都没见,就和德亨在澹宁居内说话,说累了,一老一少就出去走一走,看看已经开谢的迎春花,走累了,就找一处亭子、一处宫室歇一歇,继续说。
也不总是说海运,想到哪里说哪里,这种畅所欲言想什么说什么的痛快感觉,康熙帝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了。
他感受的越多越发频繁的,是臣子、尤其是他往日提拔上来的老臣们,对他这个皇帝施加的压力和束缚。
他的皇权,正在动摇。这让他不管考虑何种事情,作下何种决定,都不得不从巩固已经动摇的皇权出发。
做实事,他已经有心无力了。
但这不妨碍他在脑子里畅想一番,然后,看看还能做成哪些事情。
造海船、开海运的事情难办,但眼下,有一件事情可以立即就办,且只要他下令,就能办成。
第二日一早,康熙帝就从畅春园出发,摆驾皇史宬,他要去看《永乐大典》,德亨随驾。
路上,德隆和德亨并驾齐驱,不住的看他。
德亨:“你总看我做什么。”
德隆:“你昨天晚上没回内阁值房?”
德亨:“嗯呐,皇上留我在澹宁居围房宿下的。”他跟康熙帝,晚上又秉烛夜谈来着。
德隆哀叹:“白担心一场,你都不知道你有多吓人。”
德亨:……
“要不,我跟你说声对不起?”他也没想到事情会这样发展啊,子啊康熙帝面前,他哪里还有心思去想别人,想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