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221(第2/2页)
本来沈父也该退下来了。
刘芸:“我看行。”
九月。
余主任升职了,成了革委会的一把手,一时间风光无限。
余凤敏却是忧心忡忡。
家里人都觉得是她多虑了,余主任升职,朱安去了市一小,每天能接送孩子,余凤敏在百货公司也升了经理。
一家人日子红红火火。
九月九号,主席逝世,全国哀痛。
十月。
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月份,中央粉碎了‘□□’,为期十年的大动乱结束了。
首都。
杜思苦总算是熬到了每月一休的休假。先是给袁秀红回了信,这信是经过审核,没有问题之后才能寄回去。
在汽车厂全封闭组装区工作后。
这电话也不能随便打了。
管得很严,就算是组装区,进出也有两道岗哨,一道厂区大门查证件,一道是封闭区查指纹。
报纸上欢庆着打倒□□的好消息。
明年,就该恢复高考了。
杜思苦离开汽车厂后,直奔书店,买了三套高中课本后,去了邮局,以包裹的形式寄了出去。
二哥二嫂两套。
还有,在西北农场的文秀,她也给寄了一套。
高考是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文秀还年轻。
寄完包裹,信也寄了出去。
接下来。
杜思苦要去找个人。
宋良。
袁秀红在信里说,三哥那边听到的消息,沈洋已经喊杜父杜母爸妈了,左邻右舍全知道了。沈洋真把自己当杜家人了,把‘杜思苦’当成媳妇了。
两家都默认了。
那问过她这个‘媳妇’的意见没?
原本,杜思苦是想寄喜糖回去,让三哥给周围认识的人全分一分,告诉大家,她结婚了。
可是不是好时机。
上个月主席刚过世,这个月就发喜糖,这是想干什么?
既然发不了喜糖。
杜思苦就决定换个法子,寄相片回去,再找个男同志配合一下,拍一张,最好是‘结婚照’。
这想来想去,与杜思苦关系不错,长相能压过沈洋,工作也好的,只有宋良了。
今天休假,杜思苦决定趁这个机会看看这事能不能成。
沈洋那边,不能放任了。
过了些天。
西北,某农场。
“文秀,有你的包裹。”
“是什么?”
“挺得的,像是书。”
书?
谁寄来的?
文秀拆开包裹,竟然是高中课本。
她再仔细一看,是首都寄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