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无烟灶和净水片
方便面汤都被八连九连的战士给抢走喝掉了。
不怪他们嘴馋,实在是炊事班长做的饭实在是一般。不过这也不能怪炊事班长,因为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时候,解放军都有时候会面临没有足够粮食补给的情况。
一直到解放全中国之后,这种情况才得到缓解。
所以很多炊事班长除非本来就是厨师。
不然他们其实根本就没有试错成本。
他们没办法也没材料让他们去研究食物怎么做才好吃。
只能是先做熟来再说。
现在军队的要求就是只要吃不坏肚子能吃饱就行,味道和口感是最靠后的。
就像是今天三营做的酸辣土豆丝就做的不好。
因为班长并不知道炒酸辣土豆丝前,要把土豆丝泡水来去除土豆丝的淀粉。
这还算是好的。很多北方(华北西北)士兵第一次去南方的时候,炊事班长这辈子连大米都是第一次见到。
焖饭压根不知道怎么焖,而且还找不到人学。
因为家常焖米饭和一个连队一百多号人一起焖米饭在数量上差距太大。
于是有不少北方部队去了南方吃了几个月的夹生饭,炊事班长才学会怎么焖饭。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南方军团。去了北方,看着面粉抓瞎了。
因为这个年代不是什么南方人都会白案,会做馒头面条的。
吃硬的和疙瘩一样的死面馒头在这个年代也是常事。
更不用说北方军队去南方,南方同志送来各种劳军的水果。香蕉也没见过,菠萝也没见过。
于是有的部队就做出了辣椒超香蕉,红烧菠萝这样的菜。
对1950年的解放军炊事班真的不能抱有多大的期待。
毕竟炊事班长手上的调味料最多三种:盐、酱油、醋。所以这顿方便面别说八连九连了,就连负责烧饭的炊事班都偷偷弄了点汤来尝。
炊事班长还一个劲的嘀咕:“这面我也没怎么做啊,就按照那两个同志给的料包放进去就好了。怎么煮出来的面这么香呢?比我上次弄来些鸡骨架熬汤煮面还香呢?”
一旁的炊事兵喝了口热汤,忍不住说道:“班长,上次我们和七连两个排的战士去帮人肉联厂帮忙。人家管了顿饭,送了咱十个鸡骨架。”
“你那十个鸡骨架熬了那么大一锅汤!”战士读音突出大字:“全营四百多五百人就吃十个鸡骨架熬的汤,你还跟人吹今晚喝鸡汤。连点鸡味都没有。”
“但人这汤也没鸡肉啊,别说鸡肉了,连根鸡骨头都没有,怎么有这么香的鸡汤味呢?”
炊事班长看着煮方便面的那锅,里面还剩不少汤。
“去,把汤都收起来。晚上给八连九连加餐。”也不知道八连九连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加餐也只能是吃七连剩下的面汤……
当然,七连这边大家都吃的很开心。
孙、方二人对战士们都进行了问卷调查。
首先是口味,今天给的是鸡汤味的方便面。本来还想着战士们来自天南海北,会不会有人吃不惯。
但是想多了,战士们一个个吃的都很香。
这年头哪怕是吃这种完全靠味素调出来的假鸡汤,战士们都很高兴了。
这种假鸡汤在后世只能算是最廉价的一种替代品。
更高级的还有各种浓汤宝和饭店使用的浓缩汁等等。
今天这方便面给的量是每人两百克(干面饼),煮开吸水后差不多是每人三百克左右的湿面。
再加上一大碗热汤,战士们表示吃饱了。不过他们现在表示吃饱了没用,还要看他们下午的运动量后,孙腾宇和方然才能确定一顿方便面供应多少才能保证战士的热量供给。
所以,吃好东西也是要有付出的。今天哈尔滨天气特别冷,还下着中雪。
考虑到安全问题和害怕冻伤造成非战斗减员其他连队今天都取消出操,改为在营房内学习。
七连却必须要穿戴整齐,全副武装的行军五公里(来回十公里),然后去野外按照战时标准去挖防御工事。
考虑到二类餐标的特性,是给从一线下来修整的部队吃的。修整期间,部队的主要任务也就是挖工事。
所以以实战出发,孙腾宇和方然需要记录战士们最真实的一面。
哈尔滨已经很冷了,在寒冷程度上和朝鲜山区不会差多少。
这时候行军和修筑工事,可以完全模拟朝鲜最冷天气时的模样。
吃完饭休息一会儿后,七连的战士在连长刘家龙和指导员李延年的带领下整装待发。
“五公里全装行军,目标西北方向小石沟子。全连出发!”伴随着刘家龙的一声令下,七连的战士冒着风雪开拔。
八连九连的战士在营房里听着指导员念报纸,看着七连冒着风雪行军。
有人忍不住说道:“这好东西不是白吃的啊。”
“那是当然的,不过那面条可真香。”
“对,我和老乡要了一碗面汤。就着窝窝头吃,别提多香了。”
“啥时候我们才能天天吃上这个面啊。就这个面,不用换,我能天天吃!”有个战士忍不住砸吧嘴。
他现在满是羡慕,不过一年后,他会为了自己所说的话而狠狠的抽自己的大耳刮子。
冒着风雪全装行军是一件很苦难的事情,孙腾宇和方然两人还是轻装前行呢,就觉得累得不行。
战士们还背负着武器弹药和各种装具,平均全身负重超过二十斤。冒着风雪走了五公里,孙腾宇和方然都觉得脚不是自己的了。
就在两人快废了的时候,刘家龙终于喊道:“小石沟子到了。全连修整十分钟,准备按照手册,挖掘夜战避光无烟灶台!”
所谓的夜战避光无烟灶台这种东西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吃了大亏后发明的一种夜战灶工事。
因为在朝鲜战场上靠近前线的地方,志愿军只要升起大量的烟柱,那么不是招来美军的炮火覆盖,就是美军飞机过来轰炸。
反正美军炮弹有的是,他们秉着有枣没枣打三杆的策略,任何可疑的地点都是先炸了再说。
我军在朝鲜战场上吃了大亏,所以在后来的步兵手册中发明了野战避光无烟灶这种野战工事。
这种灶台在天空上是观测不到任何火光,也看不见任何烟柱的。除了挖掘的比较费事之外,可以说是在没有制空权和炮火不如对方强大的野战条件下最好的选择了。
而这样一个夜战避光无烟灶也因为李锐提供的资料,也提前多年面世。
可以尽可能的缓解志愿军冬季取水困难的问题。
而与此同时,在北平一片净水片也在加紧生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