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最甜蜜的事业(第2/2页)
他看着手中这杯糖水,他忍不住对分糖水的年轻学生说道:“这糖浆我们普通人能买到吗?”
年轻学生想了想说道:“以后肯定能买到。满足一部分外贸订单和军工订单,当然还有一部分留给民用。”
“真好啊,真甜。这是我这辈子吃过嘴甜的东西了。”蒋兵看着手中的水杯,他喃喃自语:“我能带回去给我孩子喝吗?”
年轻学生是最近几天在车间里和蒋兵搭档,蒋兵是一个非常踏实肯干的人,任何不懂得技术问题都会请教。
哪怕他已经快四十了,但是对着只有二十岁,小的都能当他孩子的年轻学生还一口一个师傅的叫着。
这让很多学生都不好意思,也更加倍的将技术传授给他。
年轻学生从自己身上取下一个配发他的水壶,将自己水杯里的糖水都装了进去。
“来,蒋师傅,带回去给孩子和嫂子喝。”“这……使不得,使不得!”蒋兵想也没想的就要推辞。
因为在他看来糖是很宝贵的东西。
黑龙江年人均供糖量只有一百克左右。
如此甜蜜的东西,是大家都没有尝过的。
蒋兵怎么好意思收呢?
但是年轻学生强行将自己的水壶塞进蒋兵手中:“拿着,蒋师傅。一壶糖水而已。带回去,让家里人都尝尝。”
“你在做一个全中国最甜蜜的事业啊。你收下我一壶糖水以后是要还的。”
蒋兵看着年轻学生:“还多少?”
年轻学生笑着说:“蒋师傅,你和你的同事们一定要建成全亚洲最大的一个糖厂啊。以后你就还我一个亚洲第一的糖厂吧!全中国人吃糖的问题,就拜托给您和您的同事们了。”
蒋兵的推辞松了,他紧紧握着水壶,然后重重的点头道:“好!”
不知道为什么,蒋兵觉得自己身上好像有一种责任感。
一种要对全国人民吃糖负责的责任感。
年轻学生说的话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周围很多人都听见了。包括李锐和张冠林厂长。
张冠林默默握拳,亚洲第一糖厂。亚洲第一,全国人民都有糖吃。
以到了知天命之年的他忽然感觉自己迸发出了一团新的火焰。
当蒋兵带着水壶回家的时候,刚好他的儿子蒋弘也放学回家了。蒋弘是他的骄傲,这个孩子很聪明,从小会读书。
家里再穷,砸锅卖铁蒋兵也没断过给蒋弘的学费。
如今的他已经高中最后一年了,老师说他有很大的机会可以考进哈工大读书。
蒋兵将带回家的糖水分给自己的媳妇和儿子喝的时候,两人都瞪大了眼睛。
“好甜啊!老蒋,你从哪弄来的糖水啊?”媳妇盯着蒋兵。
儿子蒋弘业看着蒋兵说:“老爸,你不是把钱都拿去买糖了吧。”
蒋兵呵呵一笑:“当然不是,是我们工厂新建的糖化车间今天出产了第一批糖浆。今天算是发福利,每人领到了一杯糖水。”
听到老爸这么说,蒋弘哦了一声,然后说道:“可是我看很多书,感觉我们国家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多发展农业。很多人还吃不起饭呢,包括很多农民。”
“制糖要很多甘蔗、甜菜吧。要很多化肥吧,我觉得还是用来种粮食比较好。”
蒋兵摸摸儿子的脑袋:“长大了啊,现在还知道关心农业和农民。”
“这是自然,我们国家有三亿多农民,我们是个农民国家。我自然要关心农民。”
蒋弘昂着头,有一种少年人特有的朝气。
“我以后要考上哈工大,我就要学和农业相关的知识,制造农用机械,化肥设备。”
蒋兵欣慰的点点头:“好。儿子有出息,有志气!不过你也不用担心我们厂制糖的问题。这些糖是从土豆淀粉里面制作出来的。”
“土豆淀粉?!”“对,土豆淀粉。而且是从苏联进口的。”
“哦,用来出口吧。糖还是太贵了,我们还是吃不起啊。”
“不,儿子。这次不一样了,这些糖浆的生产会很便宜。只要我们能扩大产能,以后我们黑龙江,我们全中国的人都能吃得起糖了。”
蒋弘不可置信:“要四点五亿人吃得起糖,那要多久啊!”
“也许只需要十几年。”蒋兵的眼中充满了希翼。
“爸爸要努力工作,和其他同事一起。建造一个中国最大,亚洲第一的糖厂。到时候要让全中国人每个人都能吃得起糖。”
“好,老爸,你说的。那我们做个约定。”蒋兵笑呵呵的看着蒋弘:“什么约定?”
“老爸,你建设最大的糖厂,我考上哈工大,然后去建设中国最大的化肥厂!”蒋弘骄傲而充满朝气。
“你解决中国人吃糖的问题,我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他对着蒋兵伸出一只手,一本正经的看着老爸:“老爸,我们就这么约定了。”
蒋兵也收起笑容,非常严肃的看着蒋弘:“蒋弘同志,你下定决心了?我听说生产化肥设备也是很辛苦的。光是学习知识就很累了。”
“我不怕辛苦,只怕一生所学无所施展。保尔说过,人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人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不想当一个悔恨和羞耻的人。”
蒋弘还显稚嫩的脸庞却一片真诚。
蒋兵的手重重的和儿子握在一起。蒋弘有着少年人的骄傲,不骄傲还是少年人吗?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好,粪土当年万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