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事情变得有意思起来

(注:如今的商务部应该叫贸易部,但是为了方便,我就直接写商务部。另外,罗申和叶季壮的会谈有翻译在场,但是为了行文流畅,我将其简化。各位请注意。)

来拜见罗申的商务部成员自然是带着任务来的。

但这是一次投石问路,不是一次正式的商业拜会,所以也不用特别正式的谈话。

实际上很多时候,轻松随意的谈话反而比正式会谈能解决更多的问题。

很多时候,一个大人物愿意在自己私生活的时候和你见面,代表他和你关系很亲密。

而罗申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来的这名商务部成员不是别人,而是叶季壮。

他正是商务部的部长。所以罗申邀请他共进早餐,叶季壮没有拒绝。

虽然他早餐已经吃了一碗豆浆一根油条,现在并不怎么饿。

但是叶季壮还是陪着罗申一起又吃了一顿早餐。

在早餐吃饭的时候,两人互相寒暄了会儿。叶季壮喝了口咖啡,虽然不是第一次喝,但是他还是喝不习惯。

苦涩带点酸味,真的是难以接受。

也许是看出叶季壮喝了咖啡后皱起眉头,罗申笑呵呵的说道:“叶部长黑咖啡不习惯的话,我这里还有奶和糖。”

说着罗申亲自为叶季壮加了一些牛奶到咖啡里,他准备加白砂糖的时候却被叶季壮给阻止了。

叶季壮从随身带来的包里,取出了一瓶糖浆,他自己倒入咖啡之中一边搅拌一边笑着说道:“白砂糖在咖啡里融化的太慢了,还是我这种糖浆融化的更快。”

“罗申大使,你要不要试试?”罗申扬扬眉毛点点头。

在这种会谈中,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有可能是有深意的。

作为一名苏联人,罗申其实也很爱吃糖。没办法,地理位置决定的。寒冷地区的人饮食注定是高糖高盐。

所以罗申早上的咖啡都是咖啡一半奶一半,然后加入大量的糖。实际上味道和拿铁差不多了,和黑咖啡相去甚远。

叶季壮为罗申倒好了糖浆之后,罗申尝了一口:“唔,不错。甜度很好。正如叶部长你说的一样,糖浆确实比糖更容易融化在咖啡里。”

“是吧。”叶季壮笑呵呵的说着,同时又让人把带来的另一种东西拿了出来。

这是一盒点心,这也是为什么叶季壮会在早餐的时候来拜访罗申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些是用这种糖浆制作出来的糕点,罗申大使你尝尝。”罗申是个多聪明的人啊,他现在已经大概知道叶季壮来这的目的了。

他笑呵呵的拿起一块开酥点心尝了一口。

然后连连点头:“味道很棒,要是再甜一点就好了。”

听到这话叶季壮牙花子疼。

因为这些点心是让国营点心铺里一个老师傅做的。

老师傅用糖浆做点心也是第一次,掌握好量后,老师傅还特意多加了点。

含糖量是一般中国人吃点心的两倍。叶季壮尝了一口,差点每把后槽牙甜倒咯。

甜的他都差点打抖了,到罗申这边居然是还要在甜点才好。

现在叶季壮也和很多人对苏联人的看法达成了一致:苏联人上辈子一定是黑熊精。

连吃了三块点心,罗申心满意足的拍了拍手上的碎屑,轻松又愉快的说道:“叶部长来,是想推销这种糖浆吗?”

“我个人是觉得很好,味道不错。如果价格合适的话,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谈。”

罗申没有把话说死,说苏联人一定会买。

毕竟是外交嘛,怎么能直接说死呢,要留有余地才行。

不过在罗申心里想着的却是:好东西,只是不知道中国产量有多少。如果价格合适的话,可以全部买下来。

本来苏联对华贸易中就有大量的初级和粗加工农产品需求。

主要是肉制品、猪鬃制品等等。

其实苏联商务部的人是很希望能从中国这边搞点糖回去的。

因为苏联需要糖,米高扬让人满世界找糖。

但是全世界能稳定且便宜提供糖的也就是美国一个了。

但是苏联能和美国买糖吗?这不能啊,你买了不就承认苏联不如美国吗?

苏联每年虽然生产的糖也有几百万吨,但是他对糖的缺口也很大。截止到1955年,苏联每年的对糖的缺口高达一百五十万吨。

这还仅仅是按照计划经济计算的在酿酒、深加工食品、化工产业上对糖的缺口。

实际上民间对糖的缺口一并统计的话,这个缺口将会更大。其实苏联一直在寻找代替品,只不过没有找到而已。

中国其实也一直向苏联出口糖制品。只不过生产的量实在是太小了,如果能够多一些糖制品的出口的话,苏联方面会非常满意。

苏联人不怕中国出口糖,只怕中国人的糖产量不够而已。

所以关于糖浆的买卖其实谈得非常顺利。

只是罗申对于叶季壮所需求的土豆数量稍微感到惊讶。

因为那是几十万吨的土豆。不过这也不算什么事情,苏联的这些土豆可以在中国换成糖浆,这对苏联是合适的。

虽然说有点好奇中国是怎么样将土豆制作成为糖浆的。

因为根据罗申所掌握的情报来说,土豆的淀粉转化率太低,制作糖浆并不是一种合适的作物。

就连苏联目前使用的都是精制玉米淀粉。

不过他始终只是一名外交官而不是一名技术专员。

所以这种事情稍微想一想也便放弃了,思考这个技术活还是由苏联方面的专家来解决吧。

糖浆的贸易进行的非常顺利。这本来就在叶季壮的预计之内。因为这是一个刚需的问题,苏联人需要,中国人刚好有,这便是一拍即合。

而真正的麻烦是在接下来他所需要推销的东西,他需要先说服苏联方面认为接下来的东西非常重要,且具有意义。

所以在两人吃完早餐,罗申邀请叶季壮去大使馆后面的花园散步消食时,叶季壮看似无意的提出一个问题。

“罗申大使,据我所知苏联大多数居民生活的地区纬度都相对偏高是吗。”

罗申大使点点头:“是的,应该说整个俄罗斯的大多数地区都位于北寒带以上”“寒冷的气候造成了我们饮食文化和中国饮食文化的巨大不同,我们更爱吃高油脂,高热量,高盐,高糖的食物。”

“当然我不是说中餐不好吃,只是很多数时候不一定符合我们苏联人的口味。我们更喜欢大块的油脂,混合着面包一起食用。”

“在冬天我们会食用一种名叫咸猪油的食物。就是用盐将生的猪肥肉腌制起来,就像中国制作腊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