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一样了

苏联驻华大使罗申今天起床有点晚,他醒来的时候已经八点了。比他平时晚了足足四十分钟。

没办法,昨天苏联大使馆组织了一场联欢会,搞得很晚。

现在在中国的苏联专家人数还是不少的。

有专家有技术员,这些人加起来有数百人。快要新年了,大使馆必须要出面表示一下,说些大家辛苦了之类的话。

于是苏联大使馆包了一个北平的酒楼搞联欢会。

因为和相关部门打了招呼,相关部门还给他们提供了播放音乐的设备和放映机给他们放电影。

昨天晚上的聚会,也是很多在华苏联人的第一次碰头。

毕竟很多人来了中国之后就直接进工厂,或者是进工地指导技术和项目了。

这一碰头,很多苏联人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别的不说,光是中国的生活环境,很多技术员就真的是忍不住想要吐槽。

没错,苏联冬天确实比中国这边冷不少,但是夏天凉快啊!而且吃的也好,用的也好,苏联也比中国强多了。

中国这边很多东西都缺。就简单说一点,中国现在能生产香皂。但是数量不多,大多数情况下是生产肥皂。

还有就是洗发水,中国现在生产洗发水,但是产量极低。还有新中国几乎是不生产香水的。

这三种东西看起来和国计民生没什么关系。

因为人民可以不用香水,没有香皂和洗发水,大家用肥皂也能清洁。

但是对于苏联人来说却是要了老命了。

不是人家挑理啊,是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说,苏联人的体味确实比较大。

应该说欧美白人的体味都挺大的。人家在清洁身体之余,也习惯把自己弄得香香的,把自己的体味给遮盖一点。

尤其是到了夏天,那出汗的体味,一米内能闻的清清楚楚。男同志还好,实在不行臭了就臭了吧。

很多苏联女同志却真的无法接受自己除了冬天之外,全年身上都有一种臭臭的感觉。

不说崩溃吧,但各种不舒服是有的。

因为女同志老想着自己身上是不是有味,把自己都搞得不自信了。

很多苏联人都围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中国人最近一年感觉进步很大。我刚来的时候,中国医院连基本的青霉素都缺乏。但是最近抗生素药品却越来越充裕了。”

一名来支援中国医疗技术的苏联医生说道。

“听说他们已经在上海重开了青霉素厂,还生产了许多其他抗生素药物。”

这个新闻是最近两个月的大新闻了。

中国重开青霉素厂,打破欧美技术壁垒和原材料垄断。

这篇新闻下面则是一则关于打击上海假药商贩的新闻。

包括王康年、石中在内的一批假药贩子都被抓了起来。

他们以次充好,用清水加盐假冒生理盐水。用淀粉混合青霉素粉假装青霉素,以及各种神鬼一般的操作都被揭露了。

还有中国帮朝鲜采购的一批棉衣棉布等物资也是交给上海商人去处理的。

这批人也是胆大包天,全是破衣烂袄。这些也一并给揭露了出来。他们已经全部抓了起来,连带着也抓出了很多为他们提供保护伞的官员。

很多官员的腐化程度超乎想象的快。他们就和李自成的大顺军一样,进了北京城就立刻腐败了。

这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刘邦入汉中就想接着奏乐接着舞。要不是张良劝住他,大汉王朝也就不存在了。

而反面例子就是大顺,进了北京城就彻底腐败了。从根子上直接烂掉,一点挽救的希望都没有。

所以除了这批商人之外,还有一大批官员要被处理。同时一场反贪行动也在酝酿。

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因为朝鲜战争的问题,为了维持国家的稳定。中央明知道地方官员开始腐败,也为了稳定捏着鼻子认了。

等到朝鲜战争结束才开始三反五反。而这个时空中,因为种种变故,朝鲜战争开始了,但是中国军队还没入朝。

现在只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而趁着这个空档的机会,干脆快刀斩乱麻,从重从严处理党内已经开始出现的风纪问题。

特别是要对反腐肃贪建立常态化机制,必须要有一柄悬在政府官员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于是在中央的调令下,以康生为首,一支反腐队伍成立。

另一个时空中要到1953年才出现的三反五反提前三年出现。

不少人被抓了出来。有人被开除公职开除党籍,有战争年代的英雄被推上了人民公审的被告席。

有的人去坐了牢,有的人被判了枪毙。剧烈的整风运动开始席卷全国。

许多进城干部都被震撼到了。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报道,让一些官员战战兢兢。

而现阶段更多的清廉官员则带头叫好。

而人民群众更却是一片叫好声。不过对于中国内部的政治运动,苏联人并不是很感兴趣,甚至不想讨论。

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说到底他们毕竟不是中国人。

一名支援五金生产技术的技术员点点头:“对,确实明显的感觉到中国的进步。最开始北平钢铁厂生产的钢件质量堪忧。不过他们好像是技术改进了,最近生产的钢件质量越来越好了。”

“我也有这种感觉。中国似乎又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他们从世界各地将那些优秀的华人科学家都召回了。”

一名火车方面的苏联专家忍不住说道。

“从美国、从英国、从其他发达国家。他们劝说了大量优秀的科学家回国。我猜是这些回国的华人科学家让中国发生了一些奇妙的化学变化。”

说道这里,这群苏联人忍不住看向他们手中握着的饮料,没错都是来自于山海关饮料厂。

“至少每一次喝到这种饮料的时候,我会觉得我是身处一个现代文明的国家。而不是一个农业国家。”

一个苏联的矿产专家忍不住说道:“自从有了这种饮料后,我就觉得去野外勘矿没那么难受了。”

“不止,你们听。”有一名苏联女士竖起耳朵。

刚刚唱片机唱完了一盘苏联民歌,现在有人换上了一盘中国歌曲的唱盘。

先是宛转悠扬的笛子,在是慷慨激昂极富韵律的鼓点。随后笛子与鼓点合二为一,婉约却又极富力量的音乐响起。

很多人已经忍不住开始跟随着音乐摆动身体。

随后一个大气的男音开口演唱。(50年翻唱版)【来自翻过五千里的浪,还是待重建的城墙。所有历史褪色后的黄,聚成夕阳染在我身上。】

【来自流过五千岁的汗,还是传说中的盛唐。所有淘在江湖里的黄,只等我来给它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