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一样了(第2/2页)

【黄种人,来到地上,挺起新的胸膛。黄种人,走在路上,天下知我不一样。】

【越动荡,越勇敢,世界变更要让我闯。一身坦荡荡,黄天在上,五千年终于轮到我上场。】

昂扬向上的曲调,和大气的男音将这首歌推向高潮。很多人忍不住,在那抖腿或者是跟着打节拍或者是扭动身体。

很多苏联人不懂中文,他们听不懂里面歌词的意思。

但是他们从音乐的旋律能感受到到一种昂扬向上的感觉。

其中大量中国乐器的使用,让人耳目一新。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欧洲音乐的新潮音乐。

它不像民歌,也不像摇滚,很难形容它像什么,只能说它是一种通俗流行乐。

大家只能将其归于中国式的新流行音乐。

因为这首歌真的很流行,不过才一个月前在广播电台里发布,随后就以火一般的速度传遍全国。

尤其是破晓基地里,还用大决战系列的电影镜头剪辑成了这首歌的MV。

镜头语言与凌厉的剪辑加上积极向上的歌词给人一种“舍我其谁”的意气风发。

这个五分钟的MV成为了现在很多电影播放前的垫场小片。

但是这个小片却成了很多观众要求的返场。

尤其是在大学、中学以及年轻工人比较多工厂,他们的呼声最大。电影返场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了,又不是说相声。

这名苏联女同志是在大学里教俄语的。

她的中文很好,能熟练的和中国人交流。

所以她能听懂歌词的意思,当她静静聆听完这首歌后忍不住感叹道:“这真的是一首积极向上,且意气风发的歌曲啊。如今我走在校园里,可以听见无数的学生们高唱着这首《黄种人》。就连我也很喜欢这首歌。”

同时这名女老师给自己的同伴们解释了这首歌歌词里的含义。

不少苏联人都忍不住扬起眉毛,发出“哇哦”的声音。

“新中国似乎在爆发某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这股力量似乎还未完全爆发出来。似乎仅仅还是冰山一角似的。我从我的那些学生眼中可以看到他们眼中的那团火。”

女老师双手托腮遥望着窗外只有星星点点亮光的北平城。

“我记得那个夜晚,学校停电了。外面电闪雷鸣,巨大的雷电划破夜空,轰鸣声吓的好几名女生抱成一团,还有人被吓哭了。”

“有人在黑暗中唱起了这首《黄种人》,然后一个,两个,三个,不断地有人附和。最后变成大合唱。歌声响过了雷鸣,唱完《黄种人》,他们又接着唱《男儿当自强》……”

“有人取来了蜡烛,没有人因为停电而离开,而不学习。他们在烛光下学习……”

女老师摇摇头:“我相信他们总有一天会爆发出让全世界为之侧目的力量。从前中国的弱小可欺,说到底我认为是统治者的问题。这个民族有着难以形容的底蕴。”

苏联大使罗申自然是将这些苏联人的谈话都听到耳朵里。

最后当晚的聚会以看《地下交通站》的电影为结束。虽然这部电影,其中很多人已经看过。

甚至是看过两遍了。但是大家依旧笑的前仰后合。

这让很多苏联人在聚会结束后说道:“虽然中国现在物质生活是匮乏的,但是他们在音乐、电影等上面的造诣极高,这里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

女老师笑着说道:“可惜你不认识中国字,不然你会发现中国在文学方面也开始发力了。”

“嗯?”

“他们在新出版了一份名为《科幻世界》的杂志。里面的一些故事让我看过难忘。”

“是吗?比如呢?”

“比如《诗云》,写的太棒了。你真该学学中文,你那么爱看科幻小说。如果不学中文,你未来会错过很多优秀的科幻小说的。”

“这样啊,那你能帮我补课吗?”女老师脸红了。

大使罗申也深刻的感觉到中国的变化。

他们在某些科学技术方面出现了跨越式发展。

比如说制药,他们似乎有那么几个天才化学家。他们或是研究到了,或是碰巧的遇到了。

总之是找出了几个完全不一样的制备药物的方式。

包括环丙沙星,弗诺沙星,多环西素等药物的发现就是一个重大利好。

它们不光能治疗霍乱,还能治疗其他许多病症。

其中很多病症现在的苏联都无计可施。

在苏联专家得到药物样品,并且进行了试验验证后,苏联方面都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轰动。

目前苏联已经和中国方面谈好了,苏联帮助中国无偿援建数个制药厂与相关配套的化工厂,同时度让一批制药技术。

中国在制药厂建立五年内,向苏联提供定量的低价的环丙沙星、弗诺沙星、多环西素等药物,超出定量的部分按照市场价购买。

五年后,中国向苏联度让环丙沙星生产技术。七年后度让弗诺沙星生产技术,十年后度让多环西素生产技术。

以三个药品的生产技术向苏联免费换取了数个制药厂,和一批药物的生产技术。

这个买卖中国觉得做的很划算。苏联人也觉得不亏。因为这三种药品的应用前景广阔。

十年内彻底掌握三种药品的生产,他们是愿意的。

只不过中国人不愿意度让他们治疗疟疾的新技术。

这一点比较可惜。从前苏联人看中国都是带着居高临下的态度看的。

因为中国处处不如苏联,而现在罗申觉得需要稍微调整一下态度了。

因为中国至少有那么一两个方面是优秀过苏联的,所以态度要稍微端正一点。

不过也就那么一两个而已,所以不需要太担心。

起床的罗申习俗完毕,他刚准备吃早饭,秘书就对他说道:“大使,中国商务外贸的同志来找您。”

“嗯?他们找我干什么?”罗申想了想,最近没什么事情啊,该谈的都谈好了啊。

但他还是说道:“那就帮他们也安排咖啡和饼干,如果不是正式的国家会谈,就让他们在我吃早餐时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