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偃旗息鼓

金福瑞生气吗?当然生气,可以说是暴跳如雷了。

为什么?当然是因为事情的发展超乎了他的预料。

原本一切都是计划好的,让一个没什么用的三流小报去搞《朝闻》一下。

然后自己这些南方报纸再开始带节奏,最后社会节奏带起来,在对着《朝闻》最后一击来着。

这才是一开始就预设好的剧本,本来一切都该按着这个剧本走才对啊。

但是现在却半路杀出一个《漫画新世代》,这本杂志的出现彻底将金福瑞等人组建的媒体同盟给打蒙了。

就像是后世很多人所说的一样,有时候击败你的并不一定是你所认为的对手,而是跨界而来的降维打击。

就像是方便面输给了外卖。视频网站输给短视频平台。而现在,这群人就碰到了这样的情况。

原本以为《朝闻》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当《漫画新世代》开始铺货之后,各大文摘文集杂志的销量已经不是对半砍了。

而是直接跳水。就金福瑞所知,已经有好几家小报这个月才卖出去几百份罢了。

而有的小报和小杂志则更惨,干脆是一本都没卖掉。

现在文化市场上可以说两极分化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了。

一方面比较高端的文化产品,比如说《鲁迅文集》、《老舍文集》之类的书籍是没有受到丝毫冲击的。

依旧卖得不错,保持着非常平稳的势头。与此同时,很多单纯写情情爱爱,完全没有思想深度只是留给人解闷的书籍却遭受了毁灭性的冲击。

别看和金福瑞一起开会的时候,那群人跳得欢叫得响,好像一个个都是不得了的大作家一样。

好像一个个都能写出旷世名作一样。但实际上大多数人也就是一个鸟样,他们中一些人看不起张恨水。

但是实际上写的东西还不如张恨水呢。

什么叫严肃文学?能够深刻的反映现实,对社会有参考意义,对思想有启蒙价值的文学才叫严肃文学。

这种文学不以所谓的高潮和爽点为核心卖点,这种书初读很生涩。

但是读进去之后会觉得骨头都在燃烧。

这才是真正好的严肃文学。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老舍的《骆驼祥子》、《茶馆》。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等等。

什么叫优秀的通俗文学?以高潮和爽点为核心,但是在制造高潮和爽点时又注重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对某些不公的现象进行批评。

抑或者是深刻的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脉络。

如《了不起的盖茨比》、《原告证人》、《大侦探福尔摩斯》,当然还少不了通俗文学中史无前例的超级大作,开启了全世界通俗文学爽文时代的《基督山伯爵》。

还有如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也可以列入这个行列。实际上别说达到严肃文学的级别,那些和金福瑞一起开会的人中很多人连一本优秀的通俗文学都写不出来。

别看明面上一个个的瞧不起张恨水,他们背地里不知道多羡慕张恨水呢。

这群人自诩文人,自诩铮铮傲骨。让他们写篇类似《狂人日记》的文章出来,他们怕是抓耳挠腮把脑子抓破了都写不出来。

实际上他们也就是写一些通俗文学罢了。

自我吹捧,自诩为文化人,文学家。或者是写一写现代诗,要么就是写一写悲春伤秋的散文,杂记。

李锐不是没有看过这群人写的玩意儿。

他们写的东西还不如唐鲁孙写的各种美食小吃的文章呢。

这群文人你说他们要写玩儿,那也是写得不怎样。王世襄以后写的《锦灰堆》和《明代家具鉴赏》这些才是中国古典玩意儿和物件的巅峰之作。

现在跳的都是些什么垃圾啊。

他们就是靠一般的通俗文学和所谓有文艺性,实质上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散文札记赚钱。

你要说他们的文笔,那倒不是没有。

主要是写的内容实在是没什么思想深度,经不起时间的洗礼和仔细的推敲,就是赚个快钱罢了。

如果说《朝闻》是和他们明刀明枪地干。那么《漫画新世代》就是直接另开赛道,直接抵达终点了。

因为这年头大家不是那么有钱,《漫画新世代》价格又贵。但是架不住它真的比很多杂志好看。

所以买了《漫画新世代》后,很多人的零花钱和预算就直接清空了。

根本没钱买其他报纸杂志了。

有的人直接把一个月的预算全部花了。

这叫什么?这叫釜底抽薪。金福瑞收到很多来信,都是其他同行来的。

本来大家都准备要把势头造起来,但是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大家发现,他们的文摘报纸突然就卖不动了。

不是一点点卖不动,而是彻底的卖不动!就连《沪报》都受到很大影响,销量暴跌到曾经的三成。

因为现在国家的报纸也开始搞了,要看政经新闻就看国家的报纸。想看故事,那《朝闻》和《漫画新世代》都比你《沪报》好看啊。

我为什么要买你的东西啊?金福瑞猛然发现,自己等人原本打算用北大学子当枪使的计划还没完全开始就已经彻底破产了。

毕竟报纸卖不动了,你还怎么造势?

都没人看了啊!“气死我了!气死我了!”金福瑞在办公室里咆哮着,但是他再怎么咆哮又有什么用呢?

事已成定局了。而就在他咆哮的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金福瑞怒气冲冲的接了电话,刚准备吼,对面传来的声音就让他瞬间冷静。

因为这家报社表面上的老板是自己。实际上金福瑞却知道,电话里的那个不显山不露水,永远一派和气的人才是真正的老板。

“小金,报纸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老……老板。”

“诶,现在不能叫我老板,要叫我委员,知道吗?”“知道了,金委员。”

即便对方看不见自己,金福瑞依旧是毕恭毕敬点头哈腰。

电话那头的金委员继续说道:“我听说我们的报纸销量不行了?”

“对。”金福瑞擦了擦额头的汗。

电话那头的金委员不露喜怒的声音传来:“我知道了。不光是我,我知道还有其他几个人或多或少也受了影响。”

“既然这样,那就停了吧。”“委员,那计划?”“计划?什么计划?”

“啊,没。没有任何计划,您听错了,我说的是技法。”金福瑞立刻改口。

“嗯。”电话那头的金委员略显满意的声音传来:“现在中国初定,我们要为国家出出力。尤其是我们这些文化人,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我们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