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偃旗息鼓(第2/2页)
“比如动动笔杆子嘛。”电话这头的金福瑞小心的问道:“您的意思是。”
“歌颂祖国嘛。新中国成立才一年,就已经完成那么多事情。这还不值得我们歌颂吗?”
“明白了。”金福瑞点头道。
电话那头的金委员满意的说道:“行了,那就这么说了。我和其他几个委员还要开会,剩下的事情你看着办吧。”
“做生意嘛,有赚有赔,不要计较一时得失。我们要耐得住性子。挂了啊。”
金委员挂断了电话,金福瑞恭敬的听筒放回去,仿佛金委员就在他身边一样。
而挂会去之后,金福瑞才脸色冷下来。
“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吗?”“明白了。”金福瑞的怒气很快平息了。
而一开始针对《朝闻》的打击,也被叫停了。因为不叫停也没有意义了。
计划已经失败了。不计较一时的得失,那就是说许多人要被抛弃了。金福瑞暗自揣测,因为许多报纸和文摘已经养不起那么多的笔杆子了。
看来只能让他们只求生路去了。
自己只能围住价值比较高的那群人了。
一场尚未来及的爆发的冲突,在被另一个赛道的黑马击败后便消散于无形。
而带来的冲击便是许多只能动笔杆子。
但是水平又不是特别好的人失去了工作。
一部分人继续骂天骂地,而另一部分人不得不选择进厂拧螺丝。
因为人总要吃饭,总要活着。这场无形之战,先胜利了一小场。
而李锐还必须要和人考虑关于推广字典、简体字、拼音等项目。
新中国一直在扫盲,但是效果不能算很好。实际上在另一个时空中,一直到七八十年代还有很多农民和底层劳动者不认字或者说识字不多。
其中原因有很多,学习文字的成本很高是一方面。这个成本包含了精力成本,时间成本等。
许多底层劳动者没有迫切的识字需求。
所以他们也就不愿意花费精力去做这件事。
而现在,李锐用《朝闻》和《漫画新世代》尽可能的调动他们识字的积极性,不说有多少贡献吧。
反正能比之前积极一点就是好事啊。而除了学习积极性外,推广给广大民众学习的工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一个是《新华字典》。一个是汉语拼音。还有一个便是简体字。必须要激发底层民众自学的意愿,这才是正理。
原本李锐还以为这件事会引起很多人反对呢。
但是出乎意料,自己把这个投出去之后居然静悄悄的。
反对派是都偃旗息鼓了?
要知道历史上搞简体字和汉语拼音可是没少搞得一地鸡毛。
李锐带着一种警惕的心理参加了一场由他主持召开的文化工作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