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更加暴力的(第2/2页)

这话一说,饭局上不少人纷纷赞同。

只有金福瑞敲了敲桌子道:“这话不能乱说,李部长还是我们的顶头上司呢。”

不少人哼唧唧的不吭声了,但是那种不服气的表情是骗不了人的。

金福瑞继续道:“不过李部长确实是年轻。找人拍的戏也是不大好,听说现场都是一片狼藉一片血腥啊。”

“是啊。”江明眯着眼睛喝着黄酒:“乱糟糟的。都不知道拍些什么。电影这么乱拍是不行的。”

金福瑞举起酒杯对江明敬酒道:“所以咱们也要拨乱反正一波啊。”

江明笑呵呵的举起杯子和他碰了一下。

他们所谓的拨乱反正是不是真的拨乱反正不好说。

但是李锐确实是在上海电影厂搞改制,而且准备切割一批人的利益了。

“这里是上海电影厂的基本改制方案。”李锐拿出一份草案发给了上海电影厂的相关领导与重要导演们。

包括江明在内的一众上影厂的高层们在粗粗浏览了李锐的改制方案后就差点要跳起来了。

因为李锐在这套改制方案中明确确立了好几点。【第一:所有文艺作品都逃不开政治影响,所以上影厂必须政治挂帅,制作出符合新中国核心价值观且优秀的文艺作品。】

【第二:主要领导人需要由行业内部人员担任,不要出现外行指导内行情况。】

【第三:成立电影厂员工协会,监督电影厂工作。】

【第四:……】简单来说,李锐是将1962年才诞生的《鞍钢宪法》做了一些改编,然后放到上影厂来做实验了。

为什么一个钢铁厂的企业管理办法(鞍钢宪法)能放到电影这种文艺行业?

因为电影看起来是一种生产文艺作品的工作,但其本质其实是工业化产品。

后世好莱坞已经证明了电影工业化才是最大生产力的保证。

历史上后世的中国也在七十年后开始走上电影工业化的道路。

而将《鞍钢宪法》改编后放进上影厂做实验性的管理检测,那是因为李锐有信心可以给中国电影兜底。

上影厂就算是这次试点不成功,也折损不了新中国的文宣工作。而这样一来,上影厂内的高层人员则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恐慌中。

但是很显然,公然违抗代表着公权力的李锐部长,他们是没那个胆子的。

于是乎他们和长三角地区那些一起受到李锐打压的新闻媒体一起,开始在报纸上疯狂抨击。

他们也不抨击李锐本人,而是在抨击正在拍摄的《赡养人类》的样片。

妄图以此形成一种舆论攻势,然后再让他们背后的大佬,以及一些民主派人士出面说和。

他们攻击的点也很明确,就是认为这样的样片拍摄显得过于血腥暴力,有宣传暴力之嫌疑。

新中国都不许打人了,你这样拍电影,不是和新中国价值观相违背吗!

这些人扣帽子的实力是一个赛一个的强。

并且多家报业联合起来一起发表看法,还真的在长三角一带掀起了一片舆论风潮。

而这就是金福瑞他们所想要做的拨乱反正。

对此,李锐也有自己的反击手段。

你们不是喜欢搞舆论吗?那就大家一起搞吧。最新一期的《朝闻》直接开了一个全民大辩论的专题。

而就在这一期《朝闻》上市时,同期在上海、南京、杭州等长三角大城市内的各家影院悄悄的挂上了一幅幅巨型海报。

一个中国人跪在南京街头,一个日本士兵在他身后举起日本武士刀。

这幅海报的更远处则是尸山血海。海报一侧则是一行文字【《黑太阳:南京大屠杀》今日上映,全彩电影,十六岁以下、六十岁以上禁止观看。】

是的,李锐把憋了许久,一直只在小范围内封闭上映的《黑太阳》系列终于拿出来在中国大规模上映了。

而且还是使用珍贵的全彩胶片放映。

这也将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放映的全彩电影。

不过《黑太阳》系列有的时候看黑白的也许比看彩色的更友好。

因为彩色会显得更加暴力血腥。

你们不是在媒体上吵吵着样片拍摄太血腥暴力了吗?

没事儿,我给你们上一个更加血腥暴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