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但愿人长久(第2/2页)
“你说的是个办法,但是具体能不能搞,怎么搞。需要人去亲自试地调研才行。尤其是关于农民用地怎么解决的问题。将村庄并入到一起的话,需要解决的基层矛盾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省行政成本。”
毛主席对中国的农民了解是很深刻的。
中国农民最要紧的东西是什么?是土地,村与村之间与邻为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一个村子如果周围三平方公里内都没有其他村子,他们天然的会把这三平方公里土地视为自己村的所有物。
别和他们说什么土地全部由国家分配这样的话。
他们只会尽可能的多生孩子,然后想办法把这些土地占下来。造成既定事实。
如果觉得这片土地是空的,然后迁移一个村子过来,把这些土地分给这个新来的村子。
那么很大的结果是新来的村子和老村子之间必有一战。
这一战到底有多惨烈那就不好说了。但是不流血,不死一些人是挺不了手的。
老村子会觉得新来的村子占了本该是他们的土地。
这个时候如果强行套主意套国家政策,罔顾现实问题。
那多半有些“抛开事实不谈”的味道了。
农民有农民的诚实,农民也有农民自己的狡猾。
这些看上去奸猾的农民在国家号召动员他们为国出力的时候,不少人也是舍生忘死。
淮海战役的支前小推车如此,抗美援朝家家户户拿出面粉炒面也是如此。
所以人都是复杂的。毛主席从来不会简单的将人理想化。
所以他对毛岸英的提议没有更多的说什么,而是说这件事需要有人去实地调研。
而且吊庄移民工程先期投入的成本是巨大的,再加上每个村子都有每个村子的问题。
所以早期付出的行政成本也是巨大的。
毛主席可以用自己的威望号召农民们吊庄移民,但是却不能让农民们不心生怨恨。
怨恨要是多了,那威望也就没了。所以吊庄移民、集村并寨,在历史上搞了四十多年才有成果,在这个时空即便是以最乐观的态度去看,估计也要十几二十年。
不过这件事要不要搞?毛主席认为还是要搞的。只是现在国家没那么多钱,只能是慢慢来。
国家千头万绪,需要搞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毛岸英今天留在毛主席这边和毛主席一起吃饭。
晚饭依旧是很简单的菜色,干锅土豆、粉丝汤、辣椒炒油渣。
看上去毛主席并没有因为毛岸英的到来而特别加菜。
在饭桌上,毛主席将粉丝汤里为数不多的肉片夹起来放到毛岸英碗里:“你瘦了很多。”
“没有,我是精壮了。之前在厂里坐办公室养的肥肉都掉了。”毛岸英笑着说。
“你妈妈要是看见你现在这样,可能要怪我没养好你。”毛主席把肉片都夹完了,也都放在了毛岸英的碗里。
毛岸英却道:“爸,够了,够了。这么多肉我吃不了的。”
毛岸英碗里的肉片并不多,粉丝汤里的肉片加起来也就不到二两罢了。
说着,毛岸英将自己碗里的肉分了一半给毛主席。
“我不用吃太多肉。”毛主席把碗拿开挡着毛岸英的筷子:“现在一天天的坐在办公室里养肥膘,再吃猪肉,自己就成猪咯。”
“这些肉都是农民们辛辛苦苦养猪才养出来的啊。但是还有多少农民没吃过肉呢。我们是人民供养的。我们吃的喝的用的,都要时时刻刻的想着人民啊。”
“哎呀,饭桌上不说这些咯。”毛主席似乎是觉得饭桌上说这些有些煞风景,他摆摆手到:“你多吃点。”
毛岸英沉默的点点头:“嗯!”
父子俩的单独饭局往往都是比较沉默的。
普通老百姓如此,毛主席家也是如此。
许多时候是因为父子两人之间有代沟,无法交流,亦或者是长辈不懂如何表达自己的关爱之情。
有的话就往往是说不出口的。
饭吃到一半,毛岸英却突然开口:“爸。”
“嗯?”
“你知道吗?我有的时候特别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毛主席沉默了一会儿道:“你还在怪我没有好好陪你陪你母亲吗?”
毛岸英摇摇头:“不。而是我觉得,你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人民了。反而我们作为你的亲人却分不到多少爱了。”
毛主席把嘴里的猪油渣慢慢嚼完后沉默的放下筷子。
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是对不起你和你母亲,还有你们几个兄弟。我不算一个好爸爸。估计以后也改不了,当不了一个好爸爸。”
“别人的爸爸总是想着给子孙留下点遗产。农村人都晓得想尽办法给子孙留下三间大瓦房。”
“你小时候我没好好陪过你们兄弟。大了,你参军还要隐姓埋名。以后我死了,估计也没有多少遗产留给你们兄弟。你们也过不上大富大贵的生活。你会怨恨我吗?”
毛岸英摇摇头:“就算是到了那一天,你的遗产不是留给我们兄弟的。而是留给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民的。”
“爸,我会为你而感到骄傲!”毛主席看着毛岸英,他突然笑了,笑的眼角都带着泪水。
他伸手摸了摸毛岸英的头:“你那时候还那么小,只到你妈妈膝盖那么高。抱着我的腿,和我说想要骑大马。我让你骑在我的肩膀上,你弟弟看着也要骑。
你们兄弟一边一个坐在我肩膀上。你妈妈吓得大呼小叫。一转眼,我的肩膀已经扛不动你了。”
毛岸英默默的看着毛主席,他的眼神有柔情。
父子俩的这顿饭吃了半个小时,当毛岸英要离开时,毛主席说道:“去帮你的吧,没事不要老往我这里跑。”毛岸英点点头转身离去。
一直到离开这里之前,毛岸英回望这里。
他眼神中的柔情逐渐化为坚毅与不屈。
“你老了,你的肩膀扛不动我了。现在换我来扛你了。”
“有一天,你会对我说【儿子,我为你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