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办技校(第3/3页)

但是大家还是很兴奋,很多人还翻箱倒柜的把自己带来的最好的衣服给换上了。

“李梅,你过来帮我看下我的领带打的正不正。”“哎呀,我的皮鞋还没擦呢。”

“你们知道那能借熨斗吗?我衬衫好皱啊!”一群年轻人搞的鸡飞狗跳,看的工作人员都忍俊不禁。

“各位,各位,不用这么正式。周总理说大家放松一点。他请大家吃烤肉惋的炙子烤肉。”

所谓炙子烤肉,相传是蒙古人留下来的一种烹饪方式。

蒙古大军征战在外,如果有战马或者牧畜死了,他们就会把动物的肉改刀切丝,然后架上火。

因为没有足够大的锅,他们就会用铁盾当锅来烹饪肉类。

所以这种炙子烤肉其实更像是一种炒肉。

在烧的烫烫的大铁盘上炒牛羊肉,这些牛羊肉都是提前腌制过的。

所以在铁板上稍微炒一炒便香气四溢。

这种烤肉吃起来就是一个热闹,黄江等人也没想道周总理居然以这种亲民的方式接见他们。

要知道在马来别说是见什么大官了,就是见个市长,人家的架子都大得离谱。

周总理和他们一起坐在圆桌上,不断的对他们劝菜:“吃肉吃肉,这家的烤肉很好吃的。还有吃烤肉配上我们国产的山海关汽水是绝配啊。”

黄江等人觉得周总理这话说的非常对。

烤肉这种油腻的食物确实和碳酸汽水就是绝配。

一边吃饭一边聊,周总理聊到了现在南洋华人的生存状况:“南洋的中国人现在还好吗?”

众人相互看了看,然后摇摇头。

黄江回答道:“周总理不算好。我们华人因为不忘本,所以我们在南洋有自己的祠堂祭祖,也修建了妈祖庙,这些严重得罪了英国人。英国传教士对我们恨之入骨。”

“尤其是我们的妈祖庙就修建在基督堂旁边,那洋牧师每次看见我们去妈祖庙上香,那眼神就恨不得吃了我们。”

周总理夹了一筷子牛肉细嚼慢咽,听完黄江的话后说道:“信仰本来应该是自由的。”

黄江却摇摇头:“周总理没那么容易。别说信仰自由了,连学习自由我们都没有。我们华人开办了中文学校,但是当地是不认的。

明明我们的学校教学质量更好,学生学的也更优秀。但是你想去当地政府部门上班,人家就只认英国人开的教会学校的学历。”

“而进教会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信仰上帝。认上帝是唯一的真神,而且不能是一个人信,要全家都信才行。”

“陈嘉庚先生之前在厦门开办了厦门大学,回到南洋后我们华商准备凑钱在南洋开办一个华人的中文大学。

但是审批直接被压了下来,马来政府不批,英国人不准,就连菲律宾、新加坡等地都尝试过,也都不行。”

“其实我们华人在南洋的上升通道已经被锁死了。我们不管是做生意、搞学问做研究、还是想要从政,基本上都是没有空间了。”

“其实很多人都想要放弃了,准备向英国人低头。去读英国的教会学校!了。”

黄江的话说着似乎轻松,但是周总理却知道这其中的含义。

如果南洋华人不再坚持中文教育,而是低头上英国人的教会学校,那么长此以往南洋华人也就只是一群外国人了。

虽然还是黄皮肤,虽然祖上流着中国人的血。但他们已经和中国没关系了。

这是另一种方式的剃发易服。

是从精神层面将南洋华人和中国进行切割。

所以周总理放下筷子对众人说道:“其实国内也有很多机会。你们愿意从基层干起吗?”

黄江等人对视一眼,然后黄江代表众人问道:“周总理,那我们能干什么呢?”

“去学校当老师,你们愿不愿意?”周总理说出了早就做好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