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要不然我们建墙吧

在1961年之前,柏林墙还没有修建。东西柏林的居民还可以往来交流。

因为在这个时候,不论美苏,都坚定的相信自己的道路是这个世界上最正确的道路,是人类发展的选择。

这是一个比好的时代,大家互相竞争谁比较好,而不是谁比较不那么烂的时代。

柏林就是桥头堡,在这里东西方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就是为了证明谁的体制和道路是正确的。

两方有互相吸引的方式来吸引对面的人来自己这边。

这本该是个良性竞争,可是柏林墙修建了。而且还是苏联主动修建的,其实当苏联做这件事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输了三分了。

实际上在59年的厨房辩论中,苏联就输了一大截了。

因为苏联真的没有办法在提供生活便利性、食物多样性、家用电器、鞋服百货这些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领域和美国及其盟友正面竞争。

赫鲁晓夫在和尼克松辩论后,自己都跑去哗哗的喝了三大杯百事可乐,这事儿还有什么可说的?

老百姓的眼睛在短期可见成效的事情上是雪亮的。

而在对需要长期且付出艰苦奋斗的事情上就未必那么雪亮了。

所以在59年后,东柏林开始向西柏林大量流失人口,苏联不得不开始修建柏林墙了。

但是在1951年五月三十一号这一天,西柏林的人口开始朝着东柏林大量的移动。

人潮之汹涌,出乎了西柏林当局的预料。

“他们在干什么?!”面对前往东柏林道路上拥堵的汽车和大量步行前往的居民,当地的英国和美国情报部门负责人都惊了。

“难道他们要集体投共了吗?!”面对这些情报头子的疑惑和惊恐,下面的人很快汇报情况上来。

“头儿,不是他们去投共。而是他们去参加中国在西柏林办的美食节。”“什么?为什么?!”

“因为大家都听说了,中国人搞的美食节上的食物很好吃,而且价格也不算贵,大家都没吃过,所以想要尝一尝。”

“就因为吃东西?”

“哦,不仅仅因为吃东西,因为听说今天中国人顺便一起搞了一个音乐会,据说现场将会特别热闹。”

“哈?音乐会?他们表演什么?”

“哦,都是我们这边的禁歌。比如《苏维埃进行曲》、《团结的人民不会被击败》等等。”

“哈?!”西德那边的情报头子多少有些坐不住了。

因为最近一个星期,中国人搞美食节已经吸引了很多西柏林的人跑过去玩了。

其实这没什么,一个美食节搞不垮自由主义在西德的民心。

要知道之前几年,一直都是东德往西德走的人多,从西德往东德走的人也有,但是数量不多。

东德每年实际上会减少几万人口,都是去西德的。西德都是占据优势的,但是如同今天这样,一群人从西柏林跑去东柏林的景象,当真是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的。

英国在德国的情报头子摸了摸已经不剩下多少的宝贵头发道:“他们这个就这么有吸引力吗?”

下面有人问道:“局长,我们要派人去看看吗?”

“去吧!”局长几乎想都没想的说道:“看看中国人在搞什么鬼。或者是说苏联人在搞什么鬼!”

其他人或许还没有太多感觉,但是搞情报的这群人还是很敏感的。

因为之前中国流传过来的真人秀记录片在欧洲各个咖啡厅、酒吧等等地下放映厅放映。

其中结尾处对中国百货的宣传,已经引起了不少欧洲人的兴趣。因为从真人秀里面的一些细节(其实是广告)不难看出,这些产品是真的很棒。

很多人都很感兴趣。想要知道这些商品从哪儿买,甚至是很希望能买一点回来。

这些看似不重要的东西,其实在情报部门内有一些敏感人士却觉得异常重要。

就像是1959年苏联和美国会搞厨房辩论这件事就不难看出,两国中有很多人其实都意识到民生领域的渗透对己方的打击。

目前美国和英国相关部门的人正在商讨,准备看看中国人在东柏林开的百货选购节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

如果风平浪静,他们就笑笑了事。但如果真的引起波澜,他们就打算让美国国内的一大群经销商过来,在西柏林打对台戏的也搞一个。

对抗这种事情是无处不在的。霍华德压低了自己的帽子,在拥挤人群的中希望自己能低调一点。

因为作为MI6的情报人员,他并不想要让自己很显眼。

实际上情报人员并不会和电影里那么帅气。

因为好的情报人员的特质就是平凡。

霍华德就像是个普通的德国老百姓一样,穿过拥挤的路口,来到中国美食节的门口。

这里已经是乌泱泱的一大片人了。不仅仅有普通的德国老百姓,他分明还看见架设起摄像设备的东德电视台和苏联电视台。

那幢六层的红色建筑已经挂上了巨大的宣传海报。

分别高举着镰刀和锤子的欧洲人和亚洲人,强壮棱角分明。在他们的身后则描绘着雄伟的工厂,一望无际的麦浪。

在工厂劳作的工人,在农庄劳动的农民。在这幅巨型海报的最上端,还有一行非常醒目的大字。

就算是相隔上百米都能看清上面的字“团结的人民音乐会”。

霍华德低声咕哝了一声,这一定是中国人的手笔。因为他们太会搞宣传了,去年他们在东德放电影的时候,搞出了很多漂亮的巨型海报。

很多电影在西德根本没有宣传。但是因为漂亮的海报,很多西柏林的人跑去东柏林看那些中国电影了。

根据去年的统计,每当中国电影在东柏林上映的时候,西柏林这边电影院的上座率就直线下跌。

数据非常明显,比如去年好莱坞的《日落大道》在柏林上映,平常可以坐三百人的电影大厅,首映的时候居然只卖出去五十张票。

因为人全跑去东德看电影了,《日落大道》上映的当天,中国电影《紫日》上映了。

霍华德觉得这不是什么好现象。上面的人改管管了。但上面的事情不是他这个小职员可以置喙的,他只能是作为一个记录员,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东西传到上面去。

中国小吃节很火爆,从当天下午四点开始,一直到傍晚,人流越来越多。

霍华德也跟着吃了一些小吃,他平心而论,那些东西是真的好吃。尤其是锅包肉和酸菜白肉粉条,把他都吃美了。

如果不是工作需求,他甚至还想要再来点。而今天晚上的重头戏其实不是吃,而是中国人搞得这个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