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异尘余生(第2/3页)
“那才是当时北京城的模样。城市的破败也就罢了,那种弥漫在空气中的绝望感才是真正瘟疫,让人忍不住想要逃离这里。”
“而现在你看看吧!”伊尔指着金水河边甩着竿子垂钓的钓鱼老哥们,指着在前门大街小摊上吃喝聊天的普通北京市民。
还有在空地上放风筝做运动,喝着大碗茶蹭广播听的普通市民。
他们的脸上哪里还有所谓伊尔所说的麻木与无光,哪里还有绝望的如同瘟疫。
细细观察,这群苏联年轻人只能从这些北京市民身上感受到一种活力,一种欣欣向荣昂扬向上的活力。
是的,他们穿的衣服确实没那么好,没那么鲜艳,没有大家以为的中国人都能穿上梅花牌夹克那么夸张。(注:梅花牌价格在现在51年的北京和国内大城市也有卖。但是价格昂贵,普通人还是倾向于买布自己做衣服。)
但是这里的人民是热情的,是积极的,是向上的。他们充满了朝气,而且路边也看不到伊尔老师所说的老乞丐和光着屁股到处跑的小孩。
那些围观自己的中国人,眼神中充满着好奇。而不是畏惧、恐慌、愤恨等等负面情绪。
而当播放着音乐的广播突然插播新闻,这群苏联年轻人惊愕的发现,原本平静的中国人突然陷入一种可怕的“暴动”中。
“他们干什么啊!”
“好可怕!”
“是要打仗了吗?!”
伊尔不得不站出来出面安抚道:“同学们安静,安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半岛打了一个胜仗。他们在庆祝。”
伴随着伊尔的话,有人从爆竹店买来了二踢脚。
咻一砰!
这种二踢脚没有烟花,但是放起来声音极大。就像是一枚枚炮弹一样。
就像是张翔听见志愿军打了胜仗后,一开心就给全家一人点了一碗卤煮一样。有的人高兴的很,把几天的工资都买了二踢脚,就在天安门前放了起来。
而这么做的还不止一个。
接连不断的二踢脚在空中爆炸出巨大的声响,那声音简直就像是37炮在远处爆炸一样。
这动静刚出来的时候,这群苏联年轻人明显慌乱了起来。因为这声音太像炮弹了,而他们小时候可是经历过卫国战争的。不少人可是有童年阴影了。
盖里奇更是直接抱着头蹲下。人群也乱了起来。
可是当这巨大的响声越来越多,大家发现不对劲。光听到响,也没看到那儿爆炸啊?
伊尔安抚众人:“是中国人在放鞭炮。这是他们庆祝的方式。”
这时一众苏联年轻人才抬头到处看,原来是不是真的开炮。但是这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的巨大响声,真的和炮声一样。
“他们才刚打完仗多久?怎么会喜欢这种声音?他们没有亲人被炸死吗?”这群年轻人里有个女声捂着耳朵。她小时候家里被纳粹的炮弹击中,对于这种巨大的声响她有一种天然的害怕。
伊尔耸耸肩:“他们的恢复性比较强?”
话虽如此,但是这群年轻人还是能感受到中国人对志愿军在前线打了胜仗后所爆发出来的热情。
他们也想起,现在朝鲜半岛上美军可是一直在吃瘪。这么想来,自己等人似乎确实不该看不起中国。毕竟有的同学在来中国前,家里的亲戚朋友就拉了清单,让他们从中国回来的时候记得买些中国的产品带回来。
嗯,留学生做海外代购是历史遗留问题。
而在短暂的参观了北京城之外,他们来到了今天要去的最重要的地方。就是他们未来将要学习的地方。
除了他们这些苏联留学生之外,还有上千名从各地和军队里选出来的年轻人也将在这里展开他们的学习。
不过学校的宿舍还要两天后才能住。因为床还没进来,整个学校修建的感觉就是很赶工期,很多建筑都是直接沿用了周边大户人家的四合院来用。
大型教学楼还在建设中,能看见工程机械和建筑工人在那边进进出出。而学校里第一个修好的地方并且是修的最好的地方并不是教学楼、宿舍或者是校长办公室。
而是大礼堂,准确来说是主要作为电影放映厅,兼做大礼堂的这个地方。
这群来自苏联的年轻人被带到这,他们见到了苏联大导演扎瓦茨基。
“教授,您不应该是在拍摄电影吗?”
“对啊,您和中国合拍的《赡养人类》什么时候上映啊。我都等不及了!”
“教授,我们一家都特别喜欢您的电影。”
“教授,你来这是干嘛啊。”
面对这群年轻留学生的询问,扎瓦茨基一个个的解答:“电影拍摄已经差不多了,还差一些镜头和场景以及后期制作。至于我来这里嘛,是因为他们邀请我来看一部动画片。你们也是来看动画片的吧。”
扎瓦茨基指了指他们,又指了指一些聚集在电影放映室门口的中国学生。
“这个放映厅一次性可容纳四百人。我们很幸运,被安排在了第一批观看这部传说中的动画片。我很期待哦。”
面对扎瓦茨基所说的,众人面面相觑。
因为这年代有没有动画长片呢?有的,比如迪士尼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已经开始制作几十分钟长的动画长片了(对于电影是短片,对于动画是长片)。
但是现在这个年头,动画依旧不算是一个多么上的了台面的东西。它更多的被认为是给小朋友打发时间看的东西,也许很搞笑,但也只有搞笑。用动画画出各种夸张的东西来逗乐别人。
很多时候动画的搞笑更像是挠人的咯吱窝,而不是会心一笑的幽默。所以五十年代,搞电影的很多人是看不上搞动画的。
所以这群苏联年轻人完全不知道扎导在期待什么。
不过虽然是一头雾水,但是大家还是跟随着人流一起进去了。
进去的时候盖里奇注意到电影放映室的门口挂了一个牌子。
【今日试放映,动画长片《异尘余生》(中俄双语)】。
柔和的音乐响起,是大提琴和小提琴交织的弦乐。而电影也开始了。
荧幕上月色美好,画面精致的让所有的观众都为之赞叹。
“好美的画面!”
“这是动画的表现力?”
“居然是彩色胶片播放!好奢侈啊,一个动画片有必要吗?好奢侈啊!”
“但是你们不觉得这样才有表现力吗?这么唯美的画面和配乐,你看人物出来了。人物画得很漂亮啊,一点都不像欧美那样夸张。这么好看的画风,是爱情片吗?”
盖里奇听着同学们的讨论觉得有点不对劲。因为他们没注意招牌,自己注意到了。那个小牌子不是写了电影叫《异尘余生》吗?这名字感觉完全不像是爱情片的模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