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农村青年亦有梦
彭家贵现在感觉后悔,是非常的后悔。
因为他就是彭家村里退出村民互助小组的十七个家庭之一。
退出的原因嘛也很简单,因为他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有的时候他有些敏感过头了。一点点小事就会在心里无限放大。
而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彭家贵心里有些想法。他在民国时期是在隔壁县里帮人烧砖,是一个砖窑的管事。
那年代能在砖窑当管事,不说心黑手狠沾染人命吧,但多多少少都是个狠角色。
彭家贵在建国之后是受过审讯的,因为砖窑、矿场等是民国时期最容易滋生黑恶势力的地方,很多砖窑和矿场的厂主与狗腿子手上都是沾过人命的。所以他也接受了调查。
当地政府调查走访后,确认彭家贵手上没有血债,在砖窑工作期间虽然管理严苛,但也多以语言辱骂工人为主,基本没有动手打人伤人的事情。
所以最后彭家贵也没被怎么样,建国时期定成分。因为彭家贵当过砖窑管事,有一些薄财,就被定位了富农。
他也是彭家村之前唯一个富农。
他自认为自己之前民国时期在砖窑管事是没做什坏事的。自己又没和其他工头一样,天天拿着个棍子走来走去,看谁不顺眼就敲一棍子。
自己最多就是骂骂人,在砖厂有的工人笨的和头驴子一样,还不许骂了?不骂他们祖宗十八代,他们都不长记性。
但话是这么说,彭家贵总觉得村里人在背后议论他一样。因为自己好像和村里其他人都不合群,其他人定的都是贫农成分,自己一个富农是不是不太好?
人这种东西有的时候是真的很奇怪,一边是喜欢装逼凸显自己和群体的与众不同。但另一边又害怕真的和群体不同最后被群体边缘化或抛弃。
所以彭家贵的思想包袱重的很,最后在村民小组里也东想西想的,结果退了组。这一退啊,就开始后悔了。
因为今年其他加了村民小组的农户都大丰收了。可是自家的田每亩只收了二百三十五斤的麦子。比其他人少了足足六十五斤。这可是少了一个人一个月多的口粮啊。
彭家贵坐在家里生闷气呢,老婆孩子来劝他都没用。旱烟吧嗒吧嗒的抽着,想着明年一定要进村民小组。
但是他又觉得自己今年退出了小组,是不是没给支书面子啊。支书会不会记恨自己。明年不给自己家进了啊。
“老头子,你就是心眼太多了。彭支书是那种人吗?”彭家贵的媳妇在火盆边纳鞋底,看着闷闷抽烟的自家男人实在是忍不住说道:“你要觉得不行,你去支书家赔礼道歉去。”
彭家贵闷闷抽着烟,他今年不过四十岁,在七十年后这个年纪的人不算大。但是在这个年代却可以称一声老了。
“你说我心眼多,心眼不多能行吗?心眼不多,家里的家伙什是怎么攒下来的?你说我心眼多,我心眼不多早就让人给吃掉了!”作为从民国时期摸爬滚打过来,嗨当过砖窑管事的彭家贵,自然有一套他自己的人生哲学。
彭家贵的媳妇李惠然却道:“你就是喜欢瞎想。我和你说了,你有空和我一起去听听支书念书念报纸,新中国了不兴你民国那一套了。”
“你懂个屁!”彭家贵回头哼哼了一声。
李惠然一个鞋垫砸在彭家贵头上,彭家贵绰起鞋垫准备砸回去,他家来人了。
“哟,这么热闹呢。彭家贵,咋的,准备在家里上演全武行啊?”彭学武站在一旁看着彭家贵。
彭家贵立马变了脸:“没,没。支书,我媳妇让我试试鞋底大小呢。我比一下。”
“拿来,这是给孩子的,不是你的。你比个屁!”李惠然站起来,一把将鞋垫夺了回来。同时骂了一声:“老头子,你不是要和支书道歉吗?现在就是时候,别干杵着不动啊。”
转过头来,李惠然又一脸笑容的对彭学武和张集道:“支书,你们坐。我给你们烧些热水喝啊。”
看着李惠然去了伙房,张集才笑道:“这婶子看着够泼辣能干的啊。”泼辣用在这里是个好词。
彭学武也笑道:“是啊,李惠然婶子是个泼辣爽利的性格。不然就彭家贵你这心里动不动就是各种弯弯道道的性子,在村里早就不受人待见了。”
彭家贵还能怎么说?只能是呵呵陪笑了:“支书,还有这位同志,你们坐,坐。支书,我之前退出……”
“呵呵。”彭学武笑着打断了彭家贵的话:“我还不了解你,心思重的很,总喜欢想东想西。要是今天我不来,或者惠然婶子不逼你去找我,你是不是要把那点小九九烂在肚子里?”
彭家贵的心事被说穿了,不好意思的笑着。
彭学武半恼的说道:“彭家贵啊,彭家贵。你都四十的人了,我都要叫你一声叔,你怎的就不能把你的那些心思用在正道上,净想些有的没的。你啊,真该多听听惠然婶子的。”
“呵呵,呵呵。”彭家贵干笑着。
张集在一旁看着彭学武教训彭家贵,他觉得有趣。因为在大营区工作虽然会经常下农村,但主要办公还是在区(乡镇)内。而张集自幼也是生长在乡里。
乡和村虽然在广义上都被人称呼为农村,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不同的。乡镇内还是有很多经济活动,以及大量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劳动人员。就像是张集母亲一家做的是开豆腐坊,属于手工业者。而村里的经济活动更迟缓,也更加缺乏流动性。所以才会有一个词叫:乡下。
因为只有在乡之下,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缺乏经济活力与人员流动性的地方。
乡里的管理和村里还是很不一样的。跟着彭学武学习,让张集开了不少眼界。让他知道原来村里要这样管理啊。
“好了,彭家贵。我知道你这人心思多,我也不跟你弯弯绕。我今天来就一件事,村里要办砖窑厂,你从前帮人搞过砖窑。我听说你会搭窑,又会烧砖。我想你出来干活,加入村民小组,你家的田有人帮你耕。”
对付彭家贵这种心里事情多,性格有些别扭的人就不能用太多没用的话,直接告诉他要干啥,怎么干就好了。
彭家贵一听这话就愣住了,对于他这种人来说,彭学武直话直说是最能打动人的。
不过还没等彭家贵开口说什么呢,就见李惠然跑进来大喊道:“支书,快救人啊!隔壁的二丫要自杀!”
“什么?!”
彭学武和张集只来得及吼了一声,两人就如利箭一般冲出了屋子,急忙跑到彭家贵的邻居张长生家。
两人才刚冲进院子就看见张长生的十六岁的闺女张二丫哭闹着要一头撞死在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