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彭家村的村委里,三个老烟枪把室内熏的烟雾缭绕。彭学武一直把烟抽到烟屁股的部位,在抽就要烫嘴了,他才把剩下的那点丢进火盆里,看着剩下的那点烟屁股在火盆里烧的烟雾缭绕。

然后他才开口和对面的人说道:“安支书,你说说吧。”

在彭学武对面的人正是龙岗村的支书安长民。安长民抽着烟眯着眼睛道:“换婚,你们村的张长生和我们村的安有力一家私下里谈的,两家换婚。安家把他们家的闺女安梅花嫁到张家,张家把张二丫嫁到安家。”

“哼!这样何止是盲婚哑嫁,简直是买卖人口!”张集冷哼一声:“主席多次发表署名文章,反对城市和农村一切盲婚哑嫁的陋习。”

“哪怕搞个相亲会呢,那也要年轻人互相看的对眼才能提亲结婚吧。这倒好了,女方甚至都不知道呢,直接把人给卖了!”

张集很生气,倒不是说他不知道农村有换婚的习俗。因为不仅仅是农村,在乡里甚至县里有时都会有换婚的习俗。但是它存在,并不代表它合理。

从部队上退下来后,跟在焦裕禄书记身边学习,焦裕禄也很看重他。作为朝鲜战场上的英雄,组织上下都希望张集能在新的领域开创新的篇章。所以焦裕禄算是手把手教张集,几个月的时间,张集已经学会了许多东西了。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焦裕禄教会了他什么叫做和广大民众共情。因为张集的母亲和外公一家本就是受封建守旧势力压迫的,张集本身也感受过被封建势力压迫的痛苦。所以焦裕禄说的很多东西对他来说一点就透。

就像是现在,对于换婚这种封建守旧势力中最令人厌恶的陋习之一,张集是十二万分的讨厌。

尤其是他的母亲就是封建迫害下遭了无数的罪。所以他对二丫和安梅花也是十分同情。

“安支书,安有力家那边是个什么情况。”彭学武问道。

安有力回答道:“安有力呢,有三个儿子一个闺女。我们龙岗村说起来面积比你们村子大。但是多是山林,适合种地的平地不多。所以呢,我们龙岗村的情况往年也就是比你们彭家村好一点。”

“去年你们彭家村大丰收了,今年的日子就该比我们龙岗村要好过了。安有力家的情况呢,一般。也挺穷的,前年安有力的老爹过世了。去年,他老娘过世了。把家里本就不多的积蓄耗光了。”

“我和他说过不要搞什么大白事,他非不听。这下好了,家里原本翻修老房子的钱都花光了。他三个儿子也不能指望说媳妇了。我本来以为他今年能消停了,没想到又给我整了这么一出。”

张集听闻后评价道:“封建守旧势力的严重残余!”

安长民点点头:“对!安有力这样就是封建守旧势力的严重残余!今天要不是张集同志来通知我,我都不知道有这事儿。他们一家是隐瞒的严严实实的。最可气的是安有力的媳妇,严金花。”

“我问她,她什么都不说。最后逼急了,说什么不能让老安家绝后。他XX的!”安长民骂了一句粗口。

“你知道安家那个女儿才多大?”

“多大?”

“才十五!”

“XXX!”张集和彭学武都骂了粗口。两人气的站起来在村委内来回踱步。

新中国成立后,很快就颁布了婚姻法。因为新中国成立前后,主席和中央一直把妇女解放运动摆在很重要的位置。就像是赵树理写的《小二黑结婚》,这篇文章成书在1943年。

当时主席带领的军队还没夺取政权呢。但是赵树理的文章已经在革命老区小范围的发布了。

而新中国成立后,其中婚姻法中有一点很重要的地方就是规定了男女成婚的年龄。虽然说法律上是规定了年纪,但是农村基于现实状况结婚会早一点。这种事情从县长到村长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太过分就好了。就像是裴县长私下里说过,农村早婚禁绝肯定有困难,事情要一步步的做。但是男女双方最低年纪不能低于十八岁。

现在这个年代的人因为缺乏营养,身体发育普遍迟缓。如果放任农村如民国时期那样十四五岁就结婚,那简直就是放任农村在搞集体谋杀。

杀的是谁?是那些未发育完全的女性和注定难产的婴儿。

而安有力一家和张长生一家的行为显然已经触碰到了底线。

“安支书,安家的小女儿你怎么安置的?”张集问。

安长民道:“我们村里从前组织过妇救会,我把她先安置到妇救会主任家去了。妇救会主任先照顾她。主要是她妈严金花太让我生气了。她也是个女的,怎么这么不为女儿考虑呢!就晓得儿子,儿子。儿他XXX的!儿子又不跟她姓严!”

安长安民的话让张集和彭学武深以为然。在农村,长期处于封建压迫与封建大家长的摧残下,很多农村女性被PUA的已经没有自我了。麻木不仁是常态,如张二丫这样想要追求幸福生活的反而是异类。

而在这种封建压迫下,被摧残的不仅仅是女性,同时也有大量不掌握农村话语权的男性沦为最底层的牛马。

男人成为生产工具,女人成为生育工具。

盲婚哑嫁,女人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男人娶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女人。双方的生活就是一场马拉松似得互相折磨。在折磨中互相扭曲变态。

而彭家村和龙岗村的情况在全中国来说甚至不算严重。因为龙岗村和彭家村不够富裕,所以没什么特别厉害的大地主和“乡贤”。甚至因为穷,两个村子连祠堂都修不起,也没有共同拜祭祖宗的习惯。因为拜祭祖宗是要钱的,大家穷的拿不出这个钱来。

所以宗族效应并没有在这两个村子形成,不像是张集所在的孙福集乡,那里的乡老说话是很有分量的。

龙岗村和彭家村所面对的仅仅只是封建残余的惯性,就已经让人觉得很麻烦了。张集想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彻底的消灭如孙福集乡内的封建残余势力其难度比彭学武和安长民现在所要面对的情况困难何止十倍!

想到这里,张集就打起了十二万分精神。这场农村的变革,也许仅仅是起源于两个小村子的两个支书的公义之心。但是张集相信这场变革终将席卷全国。

他拿出一张电报。那是他邀请安长民后,借了别人村的自行车跑去县里发了一个电报。电报直接发到了大营区焦裕禄书记手上。

张集作为战斗英雄转业,他的职位不高但是待遇很高,工资比焦裕禄还多。他一口气花了半个月的工资给焦裕禄发了电报。把彭家村发生的事情简明扼要的做了介绍,想要问问焦裕禄书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