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关系是互相的(第2/2页)
苏联从哪儿抽调千万级的劳动力去填充民生轻工领域去?
这个世上想要成为超级大国,国土大和人口多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苏联在人口上短了一条腿。
赫鲁晓夫提议道:“我提议啊,我们应该和中国捆绑的更牢一点。不仅仅是我们需要依赖他们的轻工业和民生用品。
同时也需要他们重度依赖我们的重工业产品。可以叫互惠互利,也可以叫互相捆绑。” “在不挑起战争和激烈摩擦的情况下,这种互相制衡是我们这样国家互相冷静的最好手段。大家觉得呢?”
这场冷餐会开到这里才算是开到了戏肉。
也是斯大林对华政策的重要调整。简单来说就是苏联打算对中国放水。
以资金和技术依赖来制衡中国。
而资金和技术依赖后面会不会有苏联的后手?
自然会有的,这天下哪有这么好心的白莲圣母什么都不图啊。
互相制衡,互有后手,互惠互利,这已经是大国之间平等相处的最好选择了。
因为现在的中国已经有了让苏联对中国进行更大规模放水的信心。
主席团的成员们互相看了看,米高扬率先点头:“我同意,对华政策需要调整。我们应该要放开中国留学条件。” “让更多的中国学生来苏联留学学习列宁的思想。”
不波诺马连科想了想也道:“如果不想打仗,这或许是最好的办法。我也同意了。”
不耐俗务的勃涅日列夫直接同意,反正他是来当投票机器的。
赫鲁晓夫自然没有异议。
而其他几名主席团的成员也想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
目前中国对苏联的态度很好,而且一副社会主义大食堂的模样。
谁想要反对一个做菜好吃的厨子继续在食堂做菜呢?
是真的有人想吃鲱鱼罐头炖榴莲吗?
这场冷餐会在简单的进餐中完成了苏联对华政策的调整态度。
苏联打算对中国开始放水,换取更多民生用品的支持。在会议上,伊万诺斯基也被许多领导人给记住了。
因为米高扬亲自带着他来的。
伊万也讲了他这两年在徐闻的经历,这些领导都纷纷表示他辛苦了。也确实是辛苦,毕竟这年代的广东能算比较好城市的大概也只有广州、佛山之流。
现在的湛江都是一副破破烂烂的模样,更不用说更下面的徐闻了。
伊万诺斯基在徐闻的住所甚至不能保证通电通水的顺畅。
伊万诺斯基要在四十五度的气温下带着草帽一起下菠萝田,巡一圈菠萝田下来内裤都湿透了。
广东黄梅天的时候整个人都像是在水里泡着。
更不用提广东乡下的各种毒虫了。 “他们的蚊子有这么大!这么大!吸血之后,能在身上起这么大的包!”
伊万诺斯基比划着广东毒虫的大小:“还有,他们有一种会飞的蚂蚁,还会咬人。雨天一过,这些飞天蚂蚁会铺天盖地的出现。
被咬过的地方又酸又痛。广东的蟑螂这么大!还会飞,有一次飞进了我的面条里……”
光是用听的,大家都觉得可怕。
毕竟北寒带的莫斯科,七月底也才二十五度罢了。那里长得出这么大的毒虫啊。
伊万诺斯基受苦了,而且不仅仅是苦劳,他功劳也是大的。
主持的罐头厂、化肥厂、蔗糖厂的援建都很成功中方发来了高度赞扬。
对于这样功劳苦劳都有的同志,斯大林是不吝啬奖励的。他的级别往上调一级,同时关于从中国广东进口水果的事宜都交给了伊万诺斯基。
而伊万诺斯基的任命刚下来没多久,他就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原本在四月份采摘制作的春果菠萝,在经历了制作成罐头,在中国内运输,再到苏联运输。
现在终于在八月初正式登陆莫斯科了。
现在西伯利亚大铁路前所未有的繁荣,火车几乎不停息的在两国之间拉送货物。
听说赫鲁晓夫同志已经向斯大林提交申请……关于修建第二条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提议已经摆上桌面。
当然这不关伊万诺斯基的事情。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个,那就是去胜利商店看看市民们看见菠萝罐头后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