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他们实现了共产主义 107(第2/2页)
海明威叼着一根香烟深吸了一口,随后开口说道:“埃德加,如果你以后在新闻和舆论造势方面有任何不懂的地方,请记得去找李部长。”
斯诺看着海明威:“嗯?”
海明威摸了摸自己的大胡子:“虽然我和那位李部长没有太多接触。但是这几年他的新闻操作手段我都看在眼里了。” “全球媒体在他的驱使下如同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转。有时已落入陷阱中却犹不自知。”埃德加·斯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
相比于这群想的很深的媒体人来说,中、苏、法、朝四国的大学生就显得简单的多。
九月的朝鲜还不冷,应该说算是凉爽吧,刚好是穿秋衣的时节。气温在十几度到二十度左右,刚好适合激烈运动比赛。
毕竟空气稍微冷点,人动起来的热量更好散去。四国大学生都穿着运动外套,感谢飞跃赞助的三百多套运动外套,让四国大学生都有了统一的运动制服(每国不同)。
张学长人生第一次出国,作为北京大学生三千米第一名,他被选为了正式队员。
项目就是田径里的两个长跑项目,一个三千米,一个一千五百米。他兴奋的趴在窗口,当车驶入战俘营工厂区的时候,不光是张学长,几乎是所有人都把头探出窗外。
战俘营工厂区说集中也不集中,五大战俘营,分出了五大工厂区。目前他们所处的是一号战俘营,里面配套的就是一号工厂区。
红砖垒起来的厂房和干打垒一样的简易车间都有,还有部分直接用木头修建的车 间。
在这里的战俘们都穿着灰色的制服,但是每个人会在胳膊上绑不同的袖箍来表示自己在不同车间不同工厂工作。
当赛宾等法国学生看着操持着不同语言不同口音的战俘们在工厂区里工作……
当黑人和白人合力一起拉着板车将重物材料推进加工车间里。
当看见土耳其人和法国人一起在吸烟区里抽着香烟聊天。
当看见美国战俘帮泰国战俘把一包沉重的原材料一起扛上板车,他们还说说笑笑比比划划……
这些画面的冲击力远胜于文字万倍。也远胜于《碧潼战俘营》纪录片上的画面。
因为那些画面都是在电影电视上看到的,而这里是亲身看到。而在他们后面的大卡车里,运载着苏联大学生的那一辆,那些苏联大学生中传来阵阵惊呼。
为首的苏联大学生安德烈更是惊呼道:“中国的同志在朝鲜碧潼实现了共产主义!”
苏联大学生们大呼小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