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预要取之,必先予之(第2/2页)

让美国技术不断外流。现在贝利亚就觉得随身听技术,就是中国科学界将他们所掌握的技术进行整合改进后发明的产物。

听着贝利亚这么说,斯大林很遗憾:“真是可惜啊。这样一台小机器,说不定真的能和那些欧美记者所说,改变人生活的方式。”

至少斯大林听音乐的方式已经改变,他已经受不了黑胶唱机的声音了。

一切都回不去了。贝利亚道:“实际上不止是生活方式。这种设备的小型化,对我们的情报工作有巨大的作用。”

贝利亚说道这里眼皮忍不住跳了跳,中国人既然掌握了这种小型化磁带技术,也掌握了小型化磁带播放技术,那么小型化磁带录音技术掌握了吗?

想必是掌握了吧……斯大林被贝利亚点醒,他思考道:“能和中国人要来这个技术吗?”

贝利亚眼皮又跳了跳,他领导的部门已经多次和中国人打交道了。

之前的火控技术、近炸引信技术等等,中国人总是笑容满面,可是要价从来都不便宜啊!

贝利亚很想用苏援拿捏中国一下,但是当他翻开资料一看,新中国成立之后也就头一年苏援要的多了点,还有抗美援朝的苏援多一点之外,中苏之间似乎在走一条等价交换的路线。

中国人挖尽了每一寸技术,每一项产品从苏联换钱换设备,而不是单纯的和苏联谈援助。

你要和中国人谈苏援,中国人只会笑笑。

难道还能动抗美援朝的援助?贝利亚敢动,斯大林都会绞死他。

现在朝鲜半岛牵扯着美国一多半的兵力,这才能让苏联在西欧从容布局。

想要和中国人要技术?行,中国人这一点其实很大方,技术方面并不藏私。

只要苏联拿出相应的价码,中国人是可以转让一定技术的。

但是这次要割掉多少肉?贝利亚知道这个技术的价值,他相信中国人也知道,所以他想一想都觉得肉疼。

斯大林似乎是看出了贝利亚的想法,他说道:“中国人都是吃软不吃硬的。我们之前对中国的态度过于的强硬,总是让人不喜欢的。我和毛接触过,他是个不吃威

胁的人。只有心平气和的和他谈利弊,提出相对公平的交易原则,他才会接受。贝利亚,你也许该改一改对中国人的态度了。”

贝利亚深吸一口气后说到:“好的,我明白了领袖。”

斯大林想了想说道:“十月一号中国商场是不是要开熊猫随身听的专门商店?” “是的,领袖。” “十月一号……好像是他们的国庆节。” “是的。” “这样吧,你去安排一下。莫斯科、东柏林、华沙三座城市,开启中苏、中德、中波友谊周。”

贝利亚有些愣住,他盯着斯大林:“领袖有这个必要吗?”

斯大林淡淡说道:“想要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就要先给予他们什么。事先的大方,比事后的追加价格更让人心情舒畅。” ……

东德,柏林。早上七点。中国商场的员工们如往常一样起床洗漱,去食堂吃早餐,然后去商场准备开业上班。

一切好像都如常一样。只是马上要十一国庆了,商场总经理在策划在商场搞一个中国国庆专题。

员工们在食堂里听着总经理说的话,有的人还没完全醒,还有些迷迷糊糊的。

在早上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之后,大家伙一起动身上班,员工宿舍距离商场有一段距离。

商场给员工配备了大巴车每天接送。今天好像和往常似乎一样,东德还是和往常一样一派祥和的景象。

悠悠糖果店的店长江长明趁着坐车的间歇发呆,他百无聊赖的看着窗外的景色。

突然一抹红色刺激了他的双眼,他有些发愣,揉了揉双眼,他再次看向那一抹红色。

随即他不可思议的对车内的同事们说道:“大家,大家看车外!” 大家伙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来,他们都看向了东柏林的这条主街道。

他们发现了不可思议的景色。一夜之间,中国国旗与东德国旗相互交错,插满了道路两旁。那一抹抹红色,似乎将他们带回了国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