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过于震撼
东柏林的街头突然之间插上了大量的五星红旗,在东柏林工作的中国外派工作人员都傻眼了。 “经理,这是啥情况啊?”
有员工弄不明白了,现在东柏林摆的是个什么阵仗啊?
这没见过啊?不光是他们没见过,总经理也没见过啊。
这外国人咋平白无故的插咱们家的国旗啊?
经理只能以怀疑的口吻说道:“也许是因为咱们国家国庆节,他们给咱们国家庆祝?”
目前来看好像只有这么一个理由了。
虽然这个理由在许多中国员工耳朵里听起来也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外国人凭什么给你庆祝你的国庆节啊。
就这么说吧,在国内还没参与这种外事(外国工作)工作的时候,国内倒是会和大家讲中苏友谊,中德友谊等等。
可是中国商场的员工们在被内部选拔阶段的时候,就会有专门的文化部门和外事部门的领导来上课。
其中有一节课,这些人记得很清楚。是文化部李部长派过来的人,也是中国商场员工培训的主讲官。
他开口就直接对所有人说道:“从今天开始,你们就要把你们从前所学到的,什么中德友谊,中苏友谊,民间美好的说法全都忘记掉。因为它们统统在放屁!”
当时主讲官这么说的时候可是让全场哗然,就连当时已经定下了职位的总经理都愕然。
而那位主讲官不待他们反应过来继续说道:“我知道,你们中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些外国的故事,很多加了美好西洋景的事物。你们中肯定不止一个人听说过【外国人谦谦有礼】【外国人素质高】【外国人讲规矩】。从现在开始你们要把这一切都忘记掉。” “尤其是你们所听的故事里,外国人和中国人关系好的故事全部都忘记。因为那些都是放屁,如果你们之中还有人保持着这些理念参与接下来的培训和以后的工作的话,我的建议是现在就立刻滚蛋。这种人现在不滚蛋,以后也是要滚蛋的!” “这个世上没有谁的友谊和尊重是平白无故的。我问你们,你们会专门去尊重讨饭的流浪汉吗?
最多就是好心可怜罢了,怕是很多人心中是心生嫌弃的。我现在告诉你们,我们中国人在这些外国人,不管是苏联也好,东德也好,还是欧美其他国家人眼中也好,我们就是那个来讨饭的。” “人家凭什么尊重我们?”
主讲官的话让很多人心中的一些理念破碎了。
但是主讲官并没有打算让这些人破碎的心灵随便愈合。
他继续说道:“尊重是这个世界上最廉价的东西,因为只要人 愿意放低姿态,谁都能做到。而尊重也是这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因为你凭什么要让别人放低姿态好好看你一眼呢?”
培训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主讲官的话犹言在耳。
悠悠糖果店的江长明记得,在场的其他中国商场的员工们也记得。
所以他们深刻的明白什么叫做工作中的不卑不亢。
也知道自己所做的工作是为了什么。
想要人家尊重你的唯一方法就是自强。
当两个人心平气和的坐在谈判桌前以文明的语言商讨着双方的互惠互利时,很多时候并不是处于对方的文明和有素质,更多时候是因为己方的强壮。
来德国工作时间长了之后,很多员工都觉得当初那个主讲官讲的东西非常正确。
确实,来了之后很多滤镜都碎了。而且所谓的尊重,也确实是建立在自身强大的基础之上。
中国商场不是没有接待过无理的客户。
因为国内部分产品产能有限,而某些产品又因为异常的热销而抢手。
所以有的顾客几次三番都没能买到。其中不乏有人愤怒生气,这些本可以理解,一般店长和楼层经理都会出面安抚。
而有的人则已经不是简单的生气愤怒了……他们把自己的愤怒上升到了人身攻击和种族歧视上。
在华沙,在柏林,乃至在莫斯科,这样的情况都不算少。
就有人曾经大声的叫嚣道:“你们不过是生产一些印花布料和糖果罢了!这玩意儿全世界到处都是。你们还真的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吗?你们这些中国人,黄种人,只配生产最低级的玩意儿!”
还有很多更难听的话,也不是第一次出现。
苏维埃不是乌托邦,它有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同样也有人类最肮脏的恶臭。
这些在外面工作的中国员工比谁都了解这一切,他们越发的认同那位主讲官的话。
没有平白无故的尊重。尊重很廉价,但同时也无比贵重。
当东柏林的街头抬头随处可见中国红飘扬在城市上空时。
所有人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
东柏林市长郑重其事的在早间新闻宣布:“十月一日是新中国建国的日子。作为中德(民主)友好的象征,从今日开始到十月七日都将是中德友谊周。希望中德友谊长存。”
正如东柏林市长所说的一样,在他的早间新闻过后,东柏林还专门在广场的位置开辟了一角,放置了很多宣传材料,来介绍新中国的成立的经过。
从江西瑞金的中华苏维埃国,到新中国建国的十几年都大概的介绍了一遍。
和东柏林一样这么做的还有华沙和莫斯科。
很多市民都觉得不可思议。 但是因为这是苏联率先做出的态度,这让很多社会主义阵营里的国家感觉到不可思议。
什么时候中国需要让苏联这样尊重了?
而这样的消息传回国之后,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人欢喜的是,中国在外国所得到的尊重。
而担忧的人担忧的是,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但不管怎么说,苏联的态度是摆出来了,不管怎么衡量这都算是一件好事。
对于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乃至在国际上的声望都是一个提升。
而就在这样花花轿子众人抬的情况下,十月一号终于是到了。
……
苏联,莫斯科。十月一日刚好赶在了休息日,茹科夫斯基航天学校难得休息。
作为一个军事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难得的一个休息日,学校里的一些学生们组团前往莫斯科。
茹科夫斯基距离莫斯科不远,也就六十来公里,大巴车开得快一个半小时,慢也就两个小时就能到了。
这群在军校里都学傻了的孩子们上了大巴车后就兴奋的不行。
快到莫斯科的时候大家伙一起合唱《喀秋莎》呢。就连司机都跟着一起打拍子来着。
黄志明和孙家栋也在这群学生之中。十一国庆,他们有空本来就打算来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