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过于震撼(第3/3页)

我们大学里不是有几个学生去了朝鲜参加运动会吗?被赠送了这个随身听,在学校里可显摆了。” “他们这一显摆啊,倒是把咱们中国产品给显摆出来了。咱们中国学生也脸上有光。咱们国家能生产这样的产品了,咱们不得要捧捧场?捧不起钱场,咱还捧不起人场?”

白灵这么一说,周围的中国留学生都笑了出来。 “不过看来啊,咱们这人场都不用捧了,苏联人比咱们还热情呢。”

伴随着白灵的话音刚落,一阵摩托车引擎声传来。

一阵队骑着闪电250的摩托车队驶来。

骑车的都是一群二十五到四十左右的苏联人。

他们不仅仅骑着闪电250的摩托,身上还穿着梅花牌和闪电车厂联名生产的夹克、牛仔裤,以及皮鞋。 很多的打扮都照着前段时间在苏联热映的中国电影《铁面无私》。

里面中国骑警骑着闪电250追捕黑帮罪犯的场景实在是让很多人记忆深刻。

很多拿到了闪电250的车主都开始模仿电影里主角的打扮。

孙家栋和黄志明看的有些发呆。

白灵悠悠的说道:“这是莫斯科现在最时髦的打扮之一了。现在莫斯科人买鞋服看款式不会在只说【这是巴黎最新款】了。他们也会说,这款中国的款式也很棒了。”

听着白灵这么说,孙家栋和黄志明看向了周围的苏联人。

很多苏联人看向这个车队的时候,眼神里是充满了艳羡的。而这样一支车队,以及这些车队的成员们来中国商场也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排队买随身听!

当时间终于来到八点半,莫斯科中国商场已经做足了准备……但是当大门开启的时候,依旧是难敌汹涌的人潮。

所有人都冲向了商场的二楼,二楼有熊猫电器馆。之前中国商城就做了宣传。

好在中国商场早就预计到了可能会出现的巨大人流,做了充足的准备。

不然这么多人一起冲,还真怕出现踩踏事故。至于苏联人之所以这么冲,那是因为苏联老百姓早就习惯了苏联的产能不足了。

所以什么东西都要抢,尤其是好东西,那就更要抢了。当真是手快有,手慢无。

还是那句老话,苏联工人不是买不起汽车。而是因为汽车产能不足,很多人交了钱,等车要等八年十年。

二楼的熊猫电气馆早早的围满了人墙。 “所有人请排队拿号!” “为了用户体验,本馆一次性最多接待二百名客人!” “拿一个号,进一个号!”

中方工作人员拦住了那些想要直接冲进展馆的人潮。

万幸,苏联人已经习惯排队了。

这种拿号排队的方式至少还算是公平。

孙家栋和黄志明比较幸运,虽然不是第一梯队冲入商场的。

但却是第一梯队冲进熊猫电器馆拿号的。

拿到了189号和193号。他们的同学就没那么幸运了,只拿到了1055号和后面的号码。

当即就有很多同学拜托孙家栋和黄志明。 “把我的卢布拿走!把里面的随身听便携式收音机带给我!”

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把钱交给孙家栋和黄志明。

也不管钱够不够,反正先给就对了。

中国商城二楼的熊猫电气馆面积很大占地怕是有超过五百平米。

而且摆放商品的空间很空旷,其实完全可以一次性放更多人进来。但是这个店偏不,就卡死二百人。

(其实二百人已经算拥挤了,只是苏联人习惯了更拥挤的购物环境)这个熊猫电器馆的装修和这个时代大多数店铺的装修都不一样。

整个店铺以白色为主基调,大量的灯光将整个空间照的极为光亮。

给人一种开阔舒服的感觉。店 里的陈设也不是传统的柜台式售货而是将随身听和收音机摆放在陈列台上,人们可直接拿到摆在陈列台上的随身听和收音机。

孙家栋就看见有人拿了陈列台上的机器就想走。

结果走没两步就卡住了。原来机器有钢丝软绳固定,只能拿起陈列台不超过八十厘米的距离。 “这些都是样品,是供大家看的。想要购买,请直接去柜台,我们会从仓库直接拿货。”

有销售人员立刻上来解释。

孙家栋心想:这种售货方式到是新鲜货品不藏在柜台后面,顾客可以直接看见摸着。

孙家栋和黄志明也在陈列台那里排队想要看看随身听和便携式收音机其他的款式颜色。

但是才刚刚排到他们,他们就被上面的售价给震的说不出话来了。 “这么贵,有人买吗?!”

黄志明震撼于随身听的价格。

中国定价699美金一台的随身听在苏联的售价是2796卢布。

这个价格是一个苏联工人(还不能是刚入职的青工)一年不吃不喝的所有收入了。

孙家栋也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这群学生在学校里讨论,觉得随身听大概卖大几百卢布?

因为中国商品给人的感觉一直是物美价廉的。

结果现在一看,好家伙,物是美的,但是价格却一点都不廉啊!

就在两人惊疑这么贵会不会有人买时。

柜台那边已经有苏联人涌了过去。 “我要两台随身听,一台激情红色的,一台浩夜黑色。”

一名四十岁左右的苏联男人从怀里掏出五千多卢布。

厚厚一沓,看的没什么见识的中国留学生们眼睛都发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