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你们罪该万死
对于黄志明和孙家栋来说,接近两千八百卢布的随身听已经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天价了。
他们觉得这么贵的东西,苏联老百姓应该是很难消费得起的。因为就他们日常感觉而言,苏联的生活必需品消费其实不高。
当然这种不高是针对于苏联本地工人来说的。
对于留学生来说还是贵的。
毕竟现在中国经济和苏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
可是在苏联,大家的工资是相对平等的。比如说都是钳工,在莫斯科工作的钳工,在皮利亚诺工作的钳工、在斯大林格勒工作的钳工,只要他们的级别一样,那么收入几乎是一样的。
莫斯科是三百卢布,那么在皮利亚诺也是三百卢布。
并不会因为你是在小地方工作而消减你的工资。
也许莫斯科这边工厂的产能需求比较高,莫斯科的工人可以赚更多一点的加班费和奖金,但是基础工资是一样的。
这一点上,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差距很大。
就以现在的美国来说,收入最高的是纽约。
纽约中位数的工资在185美元每个月。
而收入最低的是怀俄明州,中位数收入仅仅只有80美元每个月。
其中差了一百美元每个月。所以资本家在贩卖任何商品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自然是去追求利润率更高的纽约,而不是去想办法占据怀俄明的市场。
虽然怀俄明是一个州,但是他们能贡献的利润甚至比不上一个纽约市。
在李锐和贸易部通气,坚持在苏联把随身听定价这么高的时候,国内不是没有经济学者提过建议,说苏联方面是不是要便宜点?
因为这些学者们都认为苏联人的收入应该很难买得起这样昂贵的消费品。
但是在鱼子酱事件上已经吃了定价亏的李锐……这一次和叶继壮讨论的时候非常坚定了自己的定价。 “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美国是不一样的。如果在美国,一个商品需要纽约中位数收入者工作一整年不吃不喝才能买得起……那么这个消费品的销量一定是有所折扣的。” “但是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啊!全国上下统一工价,大城市小城市工人们的收入是一样的。
可是受限于苏联目前生产的产品的能力和苏联糟糕的物流状况。很多人手上的卢布是花不出去的!” “斯大林同志用行政的手段压低着苏联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同时抬了一手苏联工人的工资。
这本意是好的,但是钱的作用是消费,是拿来兑换货物。如果它失去了流通的价值,它就是废纸。” “再加上苏联本身有许多福利设施。他们有自己的公共食堂,不管好不好吃吧,反 正不怎么花钱。幼儿园和学校也基本上是免费的。” “可以说,现在的苏联人简直就是被强制存钱。我们的商品进入苏联之后爆发了一波消费潮就能证明这一点了。苏联人压制许久的消费欲望被点燃了。”
李锐说的这些打消了大家的顾虑。
还有一点李锐没有直接说,那就是其实这样的一些高价商品其实是对苏联经济有益处。
因为苏联人手上的卢布太多了,一个国家健康的经济应该是能用商品不断的从居民手中回收现金。
当然回收不是收割。过量的现金积蓄在居民手上花不掉,这对于国家经济来说并不健康。
现金的价值在于流通,不流通的现金就和纸一样。
其实中国这一步算是帮苏联回收现金了……然后中国会用这些现金购买大量的苏联重工业产品。
这样一个循环反而能刺激苏联经济的良性循环。
李锐能看得明白,他相信苏联专家也看得明白,斯大林就算不明白也会有专家学者告诉他,让他明白。
当然随身听也在国内售卖,国内大多数人是买不起。但是还是有一批人买得起的。
建国后国家虽然主导了公私合营,也分了土地。
但是对于手上没有血债的地主和工厂主是没有进行财产剥夺的。
如随身听这样的高价产品,以及之后会推出的高价商品也可以从这些人手上回收现金。
反正电子产品都是初期卖高价,过了几年以后市场上出现竞争产品,价格自然会被压下来。
而在苏联这边,熊猫电器馆发售的第一天就印证了李锐的说法。
是的,苏联工人要不吃不喝一年才能存下买一台随身听的钱。
但是在苏联,工人只要能忍受工厂食堂的口味,那么确实基本可以做到一年内吃喝不怎么花钱啊。
又不是美国,吃喝住都要花自己的。在苏联,只要你足够省,你的钱都没地方花。
再加上社会主义国家的福利建设兜底,实际上这个时期的苏联人比很多人想的更敢花钱。
就在黄志明和孙家栋看着那位四十岁的老大哥掏出五千多卢布花钱购买了两台随身听之后……
又有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女生站在购物台那边纠结。
最后那个看起来二十多岁的年轻女性一咬牙,也走到了购物台边上说道:“我要购买一台闪光银。”
孙家栋已经看呆了,这苏联人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有钱啊!
而就在他看呆的时候,黄志明推了他一把:“家栋,你看那是什么?” 孙家栋看过去,原来除了随身听的陈列台之外,店内还有很多其他的陈列台。
上面陈列的就不是随身听了。在旁边一个陈列台上,卖的东西不太一样,仔细一看卖的好像是耳机?
两人听到了那边苏联客人询问销售人员:“怎么?你们的随身听不是附送耳机吗?这些耳机是干嘛的?”
销售人员笑着为众人介绍到:“因为随身听和耳机都是目前我们国内高科技科研的成果,成本居高不下。所以随机附赠的音乐耳机只能是最基础版本。而这些则是更进一步的高级一点的音乐耳机。” “这么贵的价钱,你们附送的耳机还是基础版?你们中国人怎么这么抠搜呢?”有顾客不乐意了。
而当场的销售人员则还是继续微笑的说道:“其实耳机里面内含的科技并不低,单独的售价甚至高于随身听。” “什么?”
不少顾客闻言忍不住侧目。
销售人员顺势介绍了他们的耳机品类的镇店之宝:“就像是这款,由我们国家声学专家和我们国内最顶尖的工匠合力打造的顶尖耳机。年产量也不超过三百副。” “纯银线材,最先进的聚合物编制料,高分子振膜与声动单元。这款耳机的售价在九千九百九十九卢布。目前我们国家赠送给斯大林领袖的随身听便是采用了这款最顶级的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