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人间烟火(第2/2页)
中苏联合生产的喜悦罐头(食堂用大罐版)被一罐罐的打开,罐头里装的是一片片半肥瘦的红烧肉。
老孙用着自己的饭碗装了两大片(约一百二十克)红烧肉,还有烧豆角和炒的辣辣的咸菜。一碗鸡蛋甩袖汤虽然鸡蛋料少,但是汤上还是能飘着的蛋花丝和紫菜丝,汤也用了专门的调味粉调味过。
喝起来味道香浓。
看着电影里老孙大口巴拉着高粱掺大米的米饭,还有那肥肥的五花肉,电影外的很多日本渔民都忍不住吞咽口水。
吴斌那个十七岁的女学生小叶子,她以双目看着画面出神,嘴巴微张,口水从嘴角一点点流出,但是她却毫无所觉。
老孙享受完他的一餐,下午就搭了粮站的便车一并前往哈尔滨城里。
他的孩子都在外地工作。老孙的儿子和L媳妇都是是地质探勘员,现在全国各地都需要地址探勘员工作,他们的工作极为忙碌。
所以老孙的孙子小小孙被送到哈尔滨的寄宿学校里学习。
只有寒暑假会被老孙接到农场一起生活。
哈尔滨一所有寄宿能力的小学里,朗朗的读书声从教室内传来。
虽然学校校舍称不。上气派,但却相当规整,看上去就让人觉得舒服。
电影里所展现的这所学校足足有一千多名小学生。国家免除他们的学杂费,只需要缴纳少量的课本费,如果课本费都交不起可以使用上一届学生留下来的旧课本。
寄宿学生缴纳少量的费用就可以住在学校的宿舍,学校还有提供三餐的食堂。如今哈尔滨的双职工家庭越来越多,已经超过曾经双职工家庭最多的上海。
孩子们在学校吃饭已经成为常事。而除了三餐之外,还有一份国家补贴了大部分钱,专为十二岁以下孩童准备的课间加餐。
当课间餐的小推车被拉到教室来时,孩子们都在欢呼。因为课间餐是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零食的。
今天的课间餐是葱花面包和一小瓶牛奶(一百二十毫升),虽然没有后世面包那么松软,而且一个葱花面包只有五十克,小小的。但是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已经是难得的美食了。而牛奶现在也只能每个星期提供一次。
看着电影里的孩子们喝着小瓶的牛奶和小小的面包,渔村的孩子们羡慕的流下口水。
今天是学期最后一天,小小孙期末考的作文写的很好。班主任语文老师大张让小小孙上台读他的作文。
"我的爷爷是一名伟大的农场工人,他开着拖拉机耕种着几百亩麦田。我们吃的馒头、包子、大饼、面包等都离不开爷爷种植的麦田…… ”
当最后一节课结束,大张老师和孩子们交代寒假注意事宜。老孙在学校门口接到了向着他飞奔而来的孙子。
“爷爷!我的作文老师说写得好,奖了我一朵大红花! "孩子炫耀似的将胸口的大红花展现给老孙看。老孙笑的满脸褶皱。
青年教师大张则在忙碌完自己整个学期的工作后,终于可以稍微松一口气了。
他去到粮店购买着从老孙所在农场生产的粮食。一个学期结束,对他来说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他决定犒劳一下自己。
在购买粮食后,他还去副食品商店购买了鸡蛋和四分之一只鸡。今天晚上大张的晚餐是一份掺了鸡蛋的葱花烙饼和一碗清炖的鸡汤。
如果说老孙的视角是看到了中国农场,那么大张的视角则是看到了中国的城市。
大张骑着自行车走过大街小巷,穿过人间烟火。
路在脚下,楼在手边。
当夜幕降下,哈尔滨华灯初上。忙碌了一天的大张和他媳妇坐在小屋里,听着街道上大喇叭传来的中国之声的广播节目。
两人就着节目吃着热气腾腾的烙饼和鸡汤。夫妻两人闲聊,大张说他准备在过年前给孩子们做一次家访。
在医院当医生的妻子则说,她要在过年前和城里的医疗组下乡走一趟,做每年固定四次的医疗巡回组。解决乡村赤脚医生解决不了的疾病,检查一下村 民的身体。
两人的对话就那么平平常常,淡淡的。但是在平淡中却有一种默默的温情,有属于着所有平常人所向往的人间烟火气。
吴斌注意到,不知道为什么,电影银幕前的很多渔民眼角都慢慢湿润了。
电影没有刻意去煽情,没有刻意去做什么。它就是将众多中国老百姓的日常一面展现出来。但是已经引得很多日本渔民眼角湿润。
或许是因为感动?或许是羡慕?亦或者是自身所面临的苦难?也有可能是兼或有之。
人间百态,世间冷暖,终究不过寻一平平静静安安稳稳。
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么多野心,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么多欲望。
求一人白首,求一生平安,求一家健康,已是天下所有人的共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