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多事之秋
李锐正在和陆光达、冯石一起喝酒聚餐,同时三人也在吐槽自己生活中、工作上遇到的各种奇葩事情和人。
别以为领导就不会吐槽了。只是领导不会和下属吐槽这些东西。而且领导要考虑到自己说话的分量,有时候自己轻飘飘的一句话,可能会让一个人一生都改变了。
更不用说有的时候自己一句无心之话,还会被人当成阴阳怪气,然后在小题大做之类的。
这个东西还真不是李锐来到这个世界就能改变的。中国官本位的时间太长了。其中的糟粕却是是太多了,很多东西不是朝夕能改的。
所以一个领导,哪怕是如李锐这样非常平易近人,从来都不端着架子的领导。他现在都已经学会了谨言慎行。轻易之间不会表达自己的喜怒了。
没办法,要是想要当好一个领导,这些都是基本功,都是需要学会的。
李锐如此,冯石如此,陆光达也是如此。
所以三人能聚在一起喝酒放松,最后能一起吐槽生活中工作上的各种怪事和怪人反而是一种最好的休息。
就在三人疯狂吐槽自2己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琐事的时候。李锐等人吃饭的房间]被敲响了。
“谁啊?”
“主任,我,于敏,还有陆杰!”
听到声音传来,李锐对着陆光达和冯石哈哈一笑:“你们说吧,这白天不能说人吧。看看,这下午六点太阳还没完全下山。现在说人,人就来了吧。”
李锐笑呵呵的打开门,只见陆杰和于敏站在门口。
“你们还不去吃饭?今天我看了,食堂里可是做了红烧鱼段,一人能分到一大块呢。还有一人一个荷包蛋呢。你们要去晚了,可就只有鱼头和鱼尾巴了。”
但是李锐面前的两人显然对吃红烧鱼段没什么兴趣了,或者说他们手上的东西可比红烧鱼段要来的重要的多。
于敏挥舞着手上的资料,强压着自己心中的激动道:“主任, 我们的理论突破了。”
“突破了?等等!等等!“李锐瞬间酒醒了一半:“你说清楚,是什么理论突破了?”
陆杰双拳紧握,激动的指关节都捏白了,他道:“氢弹的理论研究有了突破!于敏成功的搞出了模型。我们验算了好几遍,还用电脑重复验算了。于敏的模型,能成!”
陆杰说道这里的时候,声音都带着一丝颤抖。
没错:他在基地里确实是有想过和于敏争一争中国氢弹研究第一 人的头衔。 但这是君子之争。这种争不是耍心眼下绊子,盼着别人出事。而是想着自己能不断强大自己,然后用硬实力堂堂正正获得
第一 ,最好是自己能研究突破。
陆杰是个君子,虽然自己这次好像输了于敏一头,但是有什么关系呢?国家可以早一点搞出氢弹来,中国才可以真正的创造大国之间的核平衡。
于敏则在一旁道: “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我们全小组的功劳。大家提了很多意见、建议和猜想。我只是将它们收集起来,在加以分析做归纳总结。还有一些我自己的猜想推测加在里面。”
“这个模型能成,其中有三四成是我的功劳,其他的其实是我们小组其他成员的功劳。”于敏没有贪功,但也没有故意少说自己在其中的作用。他说的很实事求是。
但是现在李锐压根没心情关注这种事情,不光是他,还有原本在房间里吃着花生米、猪耳朵同时喝着小酒的冯石和陆光达都站起来了。
两人和李锐一样,酒意瞬间消散。双眼之中只有一片清明神色。
三人都死死的盯着于敏和陆杰呢。
李锐开口道:“等等,我没听错,你们说氢弹理论模型突破了?!”
于敏和陆杰对视一眼,然后一起重重的点头:“嗯!。
李锐有些晃神:“等等, 今天的汾酒是不是假的?我是不是喝的有些上头了。这才六点来钟呢,就开始做梦听见幻听了?那个谁来给我一巴掌, 让我清醒一下。”
李锐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要求,作为老搭档的陆光达非常爽快的同意了他的请求。
啪~~!
响彻房间。
于敏和陆杰都转过头闭上眼睛。
“靠!陆光达!你他娘的真打啊!”
高级知识分子摊手:“是你要求的啊。"还是知识分子坏啊。
"! @#¥%@!“李主任骂了一串脏话。但是下一刻转头看向于敏和陆杰的时候,他又突然变脸变成极其和善的面孔。
然后他拍了拍于敏和陆杰的肩膀,虽然他脸上红色的巴掌印显得他现在的模样有些滑稽,但是不影响他的笑容。
“好好好,你们做的好啊!”
面对李锐的脸,陆杰和于敏强忍着笑出声的冲动,毕竟主任左脸有个红色掌印呢。
好了,事已至此还能吃饭吗?
反正现在大家都没心情吃了,随便对付一口吧。李锐开始疯狂摇人。
在外工作、驻场的大佬们都被摇回来了。
钱学森、陆光达、钱三强、钱伟长等等。
所有人都在基地里围着于敏搞出来的模型算。反复验证,反复算。开会开了三天,在多次核算之下众人得出了一个非常准确的结论。
“呵行!”
当李锐将这个消息提交到中央的时候,刚刚从苏联访问回来的主席都坐不住了。
“好啊!好啊!”他笑得很高兴,很大声。语气之中有说不出的兴奋。
“我们中国要有自己的大国利器。我们有武器,不一定是要打别人,更是为了别人不来打我们。”
“嗯。“李锐点点头道:“现在氢弹的理论研究已经突破,那么接下来实际生产也要开始启动了。”
“根据基地里的科学家们的估算,如果我们一切顺利的话,应该能赶在我们第一颗人造卫星 上天的时候核爆成功!
主席点点头:“告诉我们的科学家们,放手去做吧。我在苏联看到了斯大林同志,他的情况比外界想的更差。他的左手连握刀切牛肉都是困难了。”
“他和莫洛托夫同志的交接班也就是在这一年时间内的事情了 ,最晚不会超过两年。斯大林同志的身体已经无法在承担苏联领袖的职务了。如果他能卸下担子,好好养一养身体,说不定会好不少。”
"新上任的莫洛托夫同志是个相对古板的人。苏联向东的力量会在这两年内回缩。不仅仅是他们对东扩的力量,同时也有他们对我们的保护和支援也会回缩。我们要靠我们自己了。”
这确实是一个挑战。苏联不打算东扩了,自然也不会平白的再给东边的中国提供超出预算的支援和保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