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那个男人
终于又进来了。这次王平安终于是排在比较前面了。
昨天他把间谍录像机里面的录像带上交给了自己的上级,上级很高兴,表示这些东西就是美国需要的东西。
上面的人表示要他再接再厉,打听到更多的情报之后上交过来,只要完成这单,他就可以去美国享受自己的自由生活了。对于王平安来说,这可是难以拒绝的诱惑。能够去美国生活那可是他毕生的梦想之一。
今天他早早的来了,但是没有和那些日本人一样连夜搭帐篷守在门口,因为他觉得这样未免太惹眼了
但其实一个普通的售货员连续两天参加这样的专业性展览,其实已经挺扎眼的了,只是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而已。安保队长已经悄悄跟上了他。
今天北展的展览馆内更加热闹了。
因为昨天很多人没有体验到电脑计算机就闭馆了,所以今天又来了。而且还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昨天体验过的人,如果今天还来排队,那岂不是又有很多人体验不到了?
基于如此,中方和各方紧急磋商一下决定,就按照第一天给出的号牌来排序。
这个大家都同意了,就按照这个办法来吧。
所以今天大家还是按照昨天的号码牌来登机玩耍。不过今天玩的人就没有昨天那么沉迷游戏了。
毕竟昨天站在人后看着他们打鸭子、堆长城看了一天了。看着都看累了。毕竟科学家和技术员的自制力还是很不错的。今天开机试玩的科学家和技术员们,也就是平均每人玩个十分钟左右的游戏嘛,不会沉迷的。
不仅仅是要玩游戏,更重要的是尝试一下他们昨天在展览馆里面看见的那些其他展台所展示的技术
李锐来到这个时代,带来的挂仅仅是高科技吗?当然不是,更重要的是给本时空的中国科学家们点亮前路。
其实科技的发展,人类也不能知道该向什么方向走。元时空七十年后,那些顶尖的科学家们就能完全确定下一步的科学该怎么走?有那些道路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对于本时空的科学家和技术员来说也是如此。科研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但是李锐来了,他至少带来了很长一段的康庄大道。为众人指明了方向。不用大家在湿漉漉的大河里继续摸石头了。
这带来的好处之一就在此展示了。那就是北展的展台内,直接展示了一堆电脑的外接和扩展。
按照后世人好理解的话来说,那就是这刚刚萌芽的中星一号计算机,已经开始搭建自己的生态圈。并且看起来就有一股欣欣向荣的意思。王平安这样的间谍无法理解其中的奥妙。但是在场的科学家和技术员却是知道的。
他们所有人都兴致勃勃,劳动节时期每天来参加北展的展览,就像是每天都在过大年,每天都能领巨额红包压岁钱一样开心。北展的这场展会一共开五天。之所以开这么久就是为了等待一些晚来的外国科学家和官员。
因为李锐吃准了,这项技术抛出去,尤其是中国的合作意图抛出去之后。社会主义阵营这边肯定是要炸锅的。只要不是傻子就都能明白这其中的意味。
就像是现在,在传真机的展台那边有个会谈室,现在日本的宇佐美一郎正在向中国代表提出自己的价码。"整机贴牌生产,五年后下放全部技术?但是要在中国也兴建同规模的大型生产线或其他工厂.……”
宇佐美正在读来自中国的条件。中国人给的条件不能说很苛刻,但确实是规定的很死很细致。
宇佐美顾问虽然在代表团里的权力权不低,但显然这不是他能拍板决定的。所以在看完之后,他站起来对中方代表伸出手道:"我还不能做决定,先让我思考一下。”
中方代表站起来和宇佐美握手,同时道:“宇佐美同志,那请您快一点了,不可能一直将份额留着的。东德的代表已经去拍电报了,最快下午就能敲定合同。”
宇佐美有一种紧迫感。中国北展的这次展览,真的是给大家吃了一颗大力丸加定心丸。让大家越发的佩服主席重信末夫了。
果然跟着中国走更有前途啊,苏联肯定是没这个的,而且苏联就算是有这样的技术,也不可能和我们合作。苏联自己会吃的光光的。也就是中国,现在工业实力薄弱,需要外部的援手。所以才愿意以五年后开放技术(或部分技术)的条件,来谈合作生产的事情。
唯一的问题就是宇佐美等人要面对的竞争对手真的是太强了。
中午的时候,宇佐美和同事们碰头,带来的消息很紧迫。
"数控机床那边,中国人正在和捷克、东德谈高精密滚珠丝杆、滑块滑铁的生产合作项目,目前东德和捷克已经敲定了项目意向。过不了多久就会签约了。数字控制的步进电机生产和技术下放,目前中国还在待价而沽,开的价码太高了,东德和捷克有些犹豫。但是苏联方面蠢蠢欲动,苏联已经拿下了机架项目了……"
"朝鲜和中国敲定了包括数控机床、电脑芯片在内的诸多设备的原材料生产。朝鲜出矿和人力,中国出技术和生产设设备.."
"这次展览会上,我观察到中国有一种新的ABS材料被大量运用在电脑上,韧性强度一流。可以用在大量的民用设备上。我正在和中国代表谈技术转让问题。可是日本贫油田,我们想要生产的话似乎有些困难..……"
“我和中国谈了小型电视的技术转让。他们有意向转让这门技术,以日本的生产力和消费力,我们可以弄,而且还可以直接出口。但是中方的条件也是比较苛刻……”
一桩桩一件件,所有的信息汇总过来。宇佐美知道,中国这次真的是开了一个绝招出来。
中国要用这些技术为饵,让大家一起掏钱帮着新中国把他们的工业框架搭起来,再夯结实一点。
但中国人的这行为是阳谋,而且大家都是有利可图的。即便是中国人的条件苛刻,但做生意谈条件,不都一向如此嘛。这次是中国人的主场。宇佐美中午午休的时候紧急回了一趟北京饭店,和代表团的一众高层开了二十分钟的紧急会议。
会议结束时,日方代表一致举手同意,尽可能和中方达成合作项目,哪怕是条件苛刻一点。
因为在会议上,重信末夫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说法:"以后亚洲,大概率将要进入中国时代。除非美国全力冲击亚洲,否则很难对中国再东亚的实力形成挑战了。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早点上船,早点占据一个好位置。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千金买马骨,我相信我们日本的底子,值得中国千金买骨。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要目光看远一点。至少中国不会和美国一样,对我们扒皮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