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包圆了
曾经斯大林下面的三巨头,赫鲁晓夫、贝利亚、米高扬(注:朱可夫与斯大林基本平级,不算斯大林之下)。
在那场政变之后,这三人的命运也迎来了巨大的改变。其中贝利亚是变化最大的,他作为斯大林的心腹,同时也是当时苏联情报头子,还掌管了一部分莫斯科城防部队警卫部队。却在朱可夫发动政变的时候什么都没做,本该在初始阶段就可也扑灭的火焰,被贝利亚坐视放大。他已经被斯大林贴上了背叛革命的标签。考虑到他曾经的功劳,贝利亚被卸掉了一切职务,取消一切优待,比照四十年工龄的钳工来发退休工资。给他在黑海边上弄了个小房子,给他养老。
这已经是斯大林宅心仁厚了,否则贝利亚这家伙不被枪毙都该被吊死,别的不说,光是他搞核试验居然不清空当地居民的行为就堪比美利坚在比基尼岛的所作所为了。
朱可夫发派去了西伯利亚的糖浆工厂,帮着生产山海关可乐的糖浆。五五年去世了,死于高血压高血糖并发症。主要就是可乐喝太多引起了身体的病变。
米高扬被分散了权力,但依旧还在相对中央的位置。
赫鲁晓夫则是被发配似的,让他去东欧加盟国工作去了。曾经和中国合作愉快的大光头,他已经很多年没来中国了。所以当他从机场飞机上下来的时候,外交部来接待的成员都惊了,之前没听他要来的消息啊。
只能是赶快通知一下总理了,看看总理怎么处理。
后来经过沟通才知道,赫鲁晓夫是被临时叫过来的。
他没空和总理去寒暄,拜托外交部的人和总理打声招呼,他直奔北展会场去了。
而赫鲁晓夫被叫来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赫鲁晓夫这人虽然有的时候利令智昏,但是这几年冷静期观察,斯大林发现他没有自己想的无可救药。这家伙还是有点理想,也有点能力的。但是他的能力显然不足以让他独当一面,成为大国领袖。能在苏联的某个部门干好一把手、二把手已经是赫鲁晓夫顶天的能力了。
而且斯大林还担心一点,那就是自己走后莫洛托夫的性格可能会对中国过于苛刻,导致中苏翻脸。如果中国的毛在国际政治形式上不支持莫洛托夫,那么苏联将会非常被动。甚至有可能武力相向。
所以在考虑之后,中苏外交需要有人唱红脸有人唱白脸。中苏外交关系就像是刺猬,需要抱团取暖但又要尖刺互相保持距离。这对中国和苏联都是最好的。
所以赫鲁晓夫又被叫了回来,在限制他的权力之后,让他处理部分和中国外交贸易的事宜。有莫洛托夫卡着他,赫鲁晓夫不可能和之前一样大手大脚了。
但是有赫鲁晓夫去谈,那么莫洛托夫也没法和之前一样扣扣嗖嗖三天扣不出一个大钱儿了。
这是慈父对苏联日后中苏外交关系最后的干预了,剩下的道路要看这下一代苏联领导人准备怎么走了
这次赫鲁晓夫同志来中国是带着大量的政治任务来的。当然,那些政治任务在当前休提。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赶紧去北展洽谈合作项目。目前苏联除了几个优势项目之外,居然没有其他谈下来的项目,这可不行啊!
今天是展会最后一天,要多敲定一些项目啊。而且今天会公布电脑售价,购买多少现货,之后预定的要缴纳多少定金,中国怎么安排生产和发货等等,这些都是要谈的。
在这关键时刻,赫鲁晓夫登场。
他要带着苏联来买买买,没有钱就用工业产品抵。反正苏联别的不多,机床、拖拉机、履带、大金属罐有的是。都是中国急需的玩意儿。还真别说,中国现在就爱苏联老大哥的机床。
虽然说外表做的粗糙了一些吧,但是不影响好用啊。嘎嘎结实,嘎嘎耐用。反正只要精度还行,皮实耐用,那就是好东西。中国现在最大的沈一机和沈二机生产的机床完全无法满足国内需求。
于是乎,赫鲁晓夫来到北展时走路都带风。
这个曾经每次来中国都笑得和大倭瓜一样的男人,这次全程绷着脸。手上攥着苏联的工业产能,让他能在这里傲视群雄。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人看着他的出现,都开始窃窃私语。
尤其是当苏联的那些代表请他定夺事情的时候,赫鲁晓夫同志大手一挥,直接和中方人员面谈。一个项目在会谈室内短则三分钟,长则五分钟,一定会有一个结果。
众人看着那些除了会谈室后非常客气礼貌,双手紧握赫鲁晓夫,一个劲的给他点头哈腰的中方人员。大家还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吗?老大哥就是老大哥,出手阔绰啊。很多吃不准的项目现在都拍板了。
而且赫鲁晓夫是有决定权的人。他拍板了,那么项目就算是合订了。“宇佐美桑!苏联人拿下了包括新型ABS、赛钢在内的多款项目了!”
“不好了!苏联将数控电机的轴承合作项目、光学测距项目、控制传感器项目等等十几个项目都谈下来“苏联要和中国人谈下多彩印刷技术项目了!了”
赫鲁晓夫一来,现场的气氛真的变了。之前很多国家很多人还对一些项目的合作抱有迟疑。但是赫鲁晓夫这一来,好家伙!这是要全部包圆啊?!你苏联人的胃口这么大?
还真是,苏联人的胃口真的是这么大。
现在全场的人都动了起来,一些还在摇摆的项目,现在他们都在疯狂催促敲定。之前是中方人员着急,希望项目早日落地。现在是中方人员不急了。
这在会场里闲庭信步的赫鲁晓夫哪里是苏联官员啊,这他娘的是中国财神爷啊!也就是共产主义不兴拜神,不然高低给赫鲁晓夫同志来三柱香。宇佐美按捺不住了:“走!一定要把步进电机和数字控制系统的全套系统谈下来!从技术到生产,再到后续研发。我们一定要搭上这班车! "“可是宇佐美桑,你之前不是说中国人这方面的开价太高了吗?”
宇佐美听到疑问后毫不迟疑的说道:"“此一时,彼一时。走!还有,传真机项目也去谈下来。还有他们还处于概念阶段的影印机,多色成像屏幕,信号交换机,网络搭建等项目,说
我们愿意做投资,务必让我们参与其中!”
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刻了,宇佐美是拼了。赫鲁晓夫的气场比他们来说是太强了,要是不赶紧一点的话
当真是连渣渣都没有了。
王平安躲在角落,呆呆的看着现场已经乱成一团,到处找中方人员洽谈,上赶着给中国送钱的外国人们。
他脑子里一片浆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