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过个肥年
“许大有!”
伴随着一声呼喊,排在队伍前面的彭家村大许笑呵呵的走上前去。
建筑工地的会计已经将他本月的工资清点了出来,并且将工资单拿了出来。
"许大有,本月应出勤二十五天,实到二十五天。没有请假和旷工,也没有迟到早退,全勤奖没有扣。而且这个月你有加班,一共加班时长是七十个小时。但是你这个月撞坏了一辆推车,有一笔罚款。加班工资加全勤奖金,再加上基本工资再扣除罚款。这个月你的工资一共是一百二十一块五毛钱。”
户籍会计笑着问道:“没问题的话,就在这里签字吧。”
许大有看了看之后,确定没有问题把工资单给签了。一遍签字,他还一边说:“这么多钱啊, 一百多块.. .我这 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呢!”
其实不仅仅是许大有,还有许多来工作的中国工人都是如此。
葛蛋排在许大有后面,他这个月的薪资比许大有多一点,多了五块钱。因为他没把小推车撞坏,没有罚款。
“大许,一百多块啊!我们在村里的砖窑厂,干半年才能有这么多啊! "葛 蛋搂着大许的脖子,他的语气之中只有兴奋。
“是啊!是啊!”大许很激动。
如他们这样的外出务工者,薪水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给他们发现金,他们自己保管。另种是 由队上给他们直接存到银行去。他们可以直接通过邮政汇款的方式把钱汇给老家。
按理说是后面一种方式比较保险。毕竟现金放在身上万一掉了,或者是这些人里有心脏的偷了呢?
但是有的农村来的工人对于银行这种机构并不放心,他们必须要自己见到现金才行。哪怕是保管起来费劲,他们也要把钱攥在手里。
而且国际汇款是要收一笔手续费的, 虽然说不高,但是有的人就是很省,这比手续费都不舍得出。还想着工作五年,然后一口气全都带回去呢。
“葛蛋,你这钱打算咋算花啊?都工作好几个月了,你也存了几百块了吧。"大许突然问道。
建筑工地这里除了他们的食堂和宿舍之外,最近新开了一个小卖部。卖各种日杂,算是满足工地上几千人的需求。
食堂里是不提供酒和饮料,但是小卖部里有酒和小零食卖。有些工人发了工资之后会买些酒来喝。
但是大许和葛蛋都把钱存的很紧,基本没有在小卖店花过钱。
“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我钱让队里帮我都存银行去。到是你,大许。你一家还指着你的钱过日子呢。你是不是还是汇款?快过年了呢。”
在葛蛋的提醒下,大许才忽然意识到,已经快要过年了。1958年的春节要来了。
原本领了工资还很开心的许多人,突然就都沉默了下来。
对于这一代的中国农村人来说, 有一种故土难离的情感。 因为他们害怕外面未知的世界,也害怕远离自己的故乡。
即便是他们现在来苏联务工了,他们也总是想着家乡。他们是为了赚钱而出来的。想的是给自己给家里博一个更好的生活。
在葛蛋的提醒下,很多人突然意识到春节到了,年关年关,一年一关。
“走!去给家里汇钱去!今年不能让我家的婆娘、孩子、爹娘过上肥年,那我不是白来了吗!”
许大有当机立断。
不仅仅是他,原本很多心疼国际汇款那些手续费的人咬了咬牙,也做出了给家里汇款的决定。
葛蛋不需要给任何人汇款,反正他家在抗战和解放战争的时期,要么是被日本人打死了,要么是被反动派抓壮丁弄死了。这天地间赤条条的,他是什么都不在意。
……
中国,彭家村。
许大有的家中,二十四岁的秀莲正在纳鞋底,给自己的双胞胎儿女准备过年的鞋子。
虽然镇上有直接卖现成的小孩) L鞋的。但是那毕竟是要花钱啊。
农村人还是能省则省吧。
“秀莲啊,我给你把水缸都挑满了。"秀莲的父亲卸下了扁担,他揉了揉肩膀:“这许大有也真是,一跑就是好几万里地。还一去五年。这家里没个男的,做点体力活都不方便。你那公婆身体也一般,这家要苦了你了。”
秀莲给老父亲打了一杯水让父亲歇歇。
“爸,大有哥说是出去赚大钱。要给咱们娘仨奔一个好前程呢。”秀莲还是向着自己的男人说话。
但是她老爹却是不满:“出国给人卖苦力就是好前程?瞎讲!这出去都快四个月了吧,钱呢?就靠他许大有留下的那点钱,不够用的吧。你带着一对儿女, 还有去上工赚工分。这许大有欠你欠太多了!”
“爹,这夫妻哪有说什么欠不欠的。”秀莲给老父亲捶捶肩:“等大有哥回来,你别给他脸色看。”
“哼,我给他脸色看?他回来都五年后了,指不定我都死了。到时候还不知道谁给谁脸色看呢。”秀莲父亲哼哼道。
就在秀莲父亲还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秀莲的二哥举着一封信跑了进来:“三妹,三妹!大许来信了。我在队上干活,帮你把信拿过来了。”
秀莲直接从二哥手上把信件抢了过来,她迫不及待的拆开。而她的神色很快震惊了。
秀莲的老父亲好奇道:“大许那小子写了什么?就报平安啊?”
秀莲看着父亲摇摇头:“不止保平安,大有哥汇款来了。说让我去县里取。但是这钱太多了,我不敢。二哥你那天有空陪我一起去吧。”
二哥和父亲对视一眼道:“能有多少钱啊,一百?一百五?”
秀莲道:“三百五十块!大有哥寄来了三百五十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