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悔与不悔

三百多块钱,说真的秀莲一家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一次性看过这么 多现金。

不仅仅是他,现在许多的中国人都很难得一次性看见这么多现金的。如今在工厂上班的普工一个月收入在四十到五十元(岗位不同,有的岗位有津贴)。

三百多块算是普工半年多的全部收入了。

但是现在大家的收入中的大头都是用在了吃饭吃上面了。衣食住行中,衣和食两项基本上要占据现在中国人月收入的一半开销。

要是家里人口多一点,干活的人又不够多的话,那么这四五十块可能一个月要吃光。

只有双职工家庭,而且家里孩子不多的双职工家庭日子会比较好,能有较多的存款。

三百五十块,秀莲娘家要存两年才能存到。所以当一家人去邮政把钱取出来的时候, 全家都是小心翼翼的。

大哥还在养猪场干活呢,二哥和父亲护着秀莲,一家人到了角落里。

“秀莲在数一遍,确定有没有数错。邮政的别给点少了。"老爹在一旁催促道。

秀莲掏出包着钱的手帕,细细的在数了一遍。三十五张十元钱的票子,崭新的,还有着钞票特有的味道(特殊纸张与特殊油墨的味道)。

“没错,爹。真的是三百五十块呢。"秀莲眼神中闪闪发光。

“你拿着五十块省着点花,剩下三百块存着。这是你家大有在外面下死力赚来的,可不敢乱花。可不知道他在外面吃了多少苦呢。”秀莲老爹在确定钱没错后,他如此说道。

在这个老农民朴素的认知里,能赚多少钱就要下多少苦力。

现在彭家村的日子好了,自己的大儿子在村里的养殖场干活,一个月有差不多三十块,但是养殖场的活计可不轻松。一天到晚都是臭烘烘的。

自己这女婿去苏联干活,那肯定也是下了死力的。听说是去苏联帮苏联人盖房子。那许大有肯定是在工地上拼命的帮着搬砖头扛水泥才能赚到这些钱的。

但是秀莲却说道:“爹,大有哥把这些钱的用处都安排好了。”

“大有哥说,这笔钱里,让我给他爸妈各买一身新袄子、 棉鞋,新被褥。再给你买一套新衣裳一条烟, 给我大哥和二哥一人买瓶老酒一双新鞋。 说是我一个人在村里, 要靠家里的父母兄弟帮衬着才

行呢。

秀莲看出了老父亲脸上有心痛的神色,她继续道:“大有哥在信里说了,叫我不要心疼这样花钱。他在苏联那边跟着师傅学电焊。已经可以焊接钢筋了,一个月能有一百多块钱的工资。吃饭住宿也不要钱。让我不要担心。以后每三个月给我打一笔钱,除了开销之外的存起来,以后在把村里的房子盖过呢。

“大有哥在信里说了,等他在苏联学下盖房子的技术。以后来村里把咱们自己的房子也盖过,就按照苏联人的水泥小楼来建呢!”

说道这里,秀莲眼神中都是闪闪发光的神采。

听到自己的女婿对于钱财有计划,而且听着还挺周密了。秀莲的老爹也就不说什么了。

只是一个劲的说:“我的衣服什么的就别买了,浪费那钱干嘛。给我外孙子外孙女买就好了。”

“爹,走吧。“秀莲笑吟吟的推着自己老爹和二哥去镇上购物。

许大有在信里写的很清楚。说是要过年了,让秀莲和孩子过一个好年。 也要让父母和岳父过个好年。秀莲在村里还需要大哥二哥帮衬着干些粗重的活计,不然她一个女人还带俩孩子,还要去上工赚工分(孩子交给父母带),那就真的太辛苦了。

秀莲也是个知道轻重的女子。有的钱能省,有的钱不能省。自己还是按照大有哥说的办吧。

按照许大有在信里说的,秀莲存了两百多块钱,剩下的拿来置办过年的东西。

秀莲的父亲抽了一辈子的烟,但都是抽旱烟。他从来都没有抽过商品卷烟。因为觉得卷烟贵,旱烟叶子便宜。这辈子第一次抽卷烟, 这还是自己女婿在外国务工转来的钱。

秀莲的大哥和二哥也是第一次穿工装鞋 (劳保鞋), 因为许大有在信里说了,他在苏联工地上大家都免费配发这样的工装鞋,他才知道工装鞋比解放鞋安全多了。尤其是在干活的时候。

还有新的衣裳、被褥,米面粮油副食品等等。

大有哥说要让家里过个肥年。秀莲按照许大有的意思办了。她知道许大有好面子,他出国务工了,更希望家里支楞起来。不然他出国不是白出了?

等到秀莲二哥骑着借来的三轮车把东西从乡镇拉回彭家村的时候,一路上引起了轰动。

彭家村还好说,毕竟彭家村这两年过的还算是富裕,生活好多了。可周边那些村子的人可羡慕坏了。尤其是那些还只能在土里刨食的,逢年过节才能吃二两肉呢。

哪里见过农民也能和城里的工人一样,过个年能去乡里、县里这样大包小包的买东西给啊。

特别是经过四条村的时候,四条村的村支书老杨后悔的肠子都清了。

“这都是你家许大有从苏联赚来的钱? "老杨支书不可置信的问着坐在三轮车上的秀莲。

秀莲点头道:“是啊,老杨支书,你们四条村这次去了多少人去苏联务工啊?”

这话一问,老杨支书瞬间脸红了。

因为上次说务工的事情之后,其实老杨一点都没上心。毕竟他是觉得多做多错。要是村民去了苏联务工有什么问题呢,到时候村里人还要埋怨自己。

所以村里招工得时候,老杨把自己从里面摘个一干二净,就怕村民要是有问题以后找他。但是他个村支书不敢表态,其他得村民哪里有胆子去几千一万公里外得地方工作啊。

原本四条村就不怎么富裕,这次出国打工得就只有五个单身汉出去打拼。就连相对富裕得彭家村都出去了二十几个人呢。

这下四条村的那些村民们看着秀莲的老公许大有在苏联赚了这么多钱,秀莲一家跑步 进入工人家庭的生活,要说不眼红那是假的。

现在好了,四条村的村民更不喜欢自己的老杨支书了。

当秀莲把所有的东西都带回村,把东西都归置好。该给公婆的给公婆,该给爹娘的给爹娘,还有两个哥哥和嫂子的东西都处理妥当之后。

她才有心好好的坐下来。她的一对儿女,三岁的双胞胎许龙、许凤。在床上穿着新衣服蹦蹦跳跳。他们手上还抓着秀莲从乡镇买回来的糖果。

"我的这个是妈妈说是香蕉味道的!"徐龙炫耀的给妹妹说着。

“我的这个,妈妈说是草莓味的!”许凤不甘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