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与年轻人(第2/2页)

“今年还要把木薯集中处理的事情搞下去,多搞淀粉。还有西伯利亚大铁路,你知道咱们中国派遣了好几万工人过去,帮着苏联升级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是为了从苏联多运一些土豆来。”

张福分析的头头是道:“所以啊,我现在正在想着木薯脱毒下放到农村去应该怎么做呢。因为木薯这玩意儿含水量太高了,如果不能再当地处理好的话,运输出来太容易坏了。”

“还有关于代糖的添加。你说要是打仗了,国家运力短缺,粮食短缺。我们要怎么增加食物的保存性,如何降低成本。我其实一直在研究另一个方向。”张福认真的看向曹文清。

曹文清也认真的看向张福:“什么?”

“传统土地里生长的东西在极端条件下,可能是无法保证我们老百姓的肚子的。那么我就在思考,在极端条件下有没有一种极端食物供我们食用呢?”张福从自己的裤兜里抽出一本笔记本,是他自己学习和工作后记载的东西。

“我调查过,现在我们国家在广西、广东、海南都有大面积种植魔芋。这玩意儿亩产很高,但是那玩意儿营养价值很低热量也很低,但是可以骗肚子。我看了很多相关研究的书籍,里面写了关于魔芋的深加工。我觉得这玩意儿应该可行。”

曹文清看向张福:“你不是刚说了魔芋热量很低,骗肚子的吗?骗肚子就不是真的呗。这样以来有什么用?最后要是到了极端环境,那不还是要饿死?""不一样,不一样。”张福摇摇头:“现在海南有大量土地种植魔芋,因为这玩意儿几乎不用管。当地人开出土地后又是在是不知道种什么,或者是没功夫打理的话就种魔芋。这种东西搞起来不费他们的事。但是魔芋是可以深加工的,加工成耐储存的魔芋粉。而现在咱们哈尔滨的产糖率越来越高了。”

“我就在想一点,如果我们国家真的要备战备荒,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话。那么把魔芋深加工成一种简单方便的食物,比如说果冻一样的块状。它虽然没什么热量,但是如果用糖来补充呢?我们都知道的,糖的热量很高。理论上―根天糖果的热量够人一顿饭。但是因为这玩意几不饱肚子,所以没人能把它当主食。”

“但是想一想,我们用现有的食品科技对魔芋调味,制作成不同口味的魔芋块,然后在补充大量的糖分进去。那么一个大块的魔芋块是不是能满足一个人一天的热量呢?而且魔芋还可以骗肚子,让人吃下去没那么饿了。”

“甚至可以更加极端一点。”张福聊到自己专业的时候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他眼神中闪烁着一种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我们现在食品添加剂中有一种蛋白质粉,就是黄粉虫制作成的(注:养虫制作蛋白粉在很早很早之前就提过,现在本书中已经颇有规模)。如果将这些蛋白质粉也和魔芋混合呢?'还有我们现在可以大规模生产的维生素。如果将这些都集合起来呢?”

张福眼神中散发着亮光:“海南那边魔芋亩产能到六千公斤。是我们任何主食都比不上的量。我们要是用现有的食品工业搞出一个能耐储存三年甚至五年的应急食物呢?提供足够的营养热量,最大的问题大概是不会太好吃。”

“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在读这本调味书的原因。“张福兴致勃勃的说着。

曹文清托腮看着张福,看着这个二十岁的小伙子笑起来脸上的酒窝,她忍不住伸出手指在酒窝上捅了一下。“哎呀,别闹。”

“没闹。”曹文清侧着头笑着:“看起来咱们得张福同志已经开始想着如何报效国家了。哎,牛肉包子你都不吃。看起来我今晚打算请你吃爆肚,你应该也没心情吃了吧。算了,本姑娘回去吃食堂咯~”

“别别别,爆肚还是可以吃的!”张福立马起身:“牛肉包子你也别拿走啊,我吃的。”曹文清扬了扬手上刚刚拿回来的包子道:“真的吃?”

“吃。”

“那你追上我再说!“说着,曹文清推上自行车一溜烟的跑了。张福只能跟在后面一路追:“别跑啊!小清!等等我。”

“哈哈哈~!谁叫你出门不骑自行车的。”

“你怎么想着今天请我吃爆肚的?!“张福只能当锻炼五公里跑了。

曹文清骑着车的背影伸出一只手迎着夕阳摆了摆:“因为今天本姑娘高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