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第一个战士(八千字二合)(第4/4页)

为什么东柏林那边中国开设的音乐磁带灌路录音室会有那么多人去录音。为什么有很多英国人和美国人会跑去香港的录音室去录音。哪怕他们知道这些录音是后面是中国共产党支持的,但是他们依旧去录。

就是因为这其中的声音还原差太大了。

就好像从8比特的电子音乐瞬间进化到高保真hifi音乐一样。

而那还仅仅只是普通流行音乐的灌录。大编制的电影配乐比流行乐的录制更难。要花的钱更多。

从前李锐没有条件,也不可能拿出那么多预算去专门搞一个后世那样的录音棚,专门为电影进行配乐录音。但是去年新中国终于宽裕了。他也拿出了相当一部分的预算做这件事。

李锐要做的事情可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以文化做贡献,同时他早就制定好了一整套的路线。不仅仅是电视传播信号的格式统一,色彩标准的定制。同时还包括整套制作流程的定制。还有对于整个音响设备声音还原设备的规则定制。

斯加诺在拉姆的这家电影院,第1次切实感受到这期间的差距。

伴随着那充满宿命感的音乐响起。电影屏幕慢慢从黑色,开始出现画面。

一个女人站在一片废墟之上。她手上拿着一把枪。穿着战士的服装。她站在那里就像是一个不会倒下的丰碑一样。

伴随着之前交响乐一起传入耳中的还有清晰可闻的炮弹声和子弹发射时。高保真还原的配乐,让现场所有观众都吓了一个激灵。

因为拉姆影城的这套音响设备一直到现在才算是发出了真实功力。之前播放那些欧洲电影,根本用不着这电影院里的音响设备发出全力。因为欧洲那些电影目前不管是配乐还是配音,素质都太差了。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去。中音也不够饱满。总有一种假假的感觉。

而现在所有人都好像感受得到,从头顶擦着头皮飞过的子弹,在自己脚边爆炸的炸弹。坦克里在轰隆隆的从自己右手边驶过

—种难以言喻的恐怖感,爬上每个人的心头。

对于他们而言,这未免太逼真了。

而当电影里那个女人开口,大家终于发现她是谁了。“我,西嘉尔,这是我的一生……”

是她!玛丽莲一梦露!不!是诺玛·简!这一次她不是好莱坞的尤物,不是谁的梦中情人,而是她自己,一个为自己而战的人.她的容貌还是那个玛丽莲一梦露,但是她的气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她站在那,眼神中的坚定让人忘记了她之前所有的卖弄性感的画面,她现在就是一个真正的战士!

斯加诺突然觉得,他刚刚写的通告可能要撕了重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