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画饼与发财

基托夫和格鲁什科夫来到中国的时候心情还是比较忐忑的。

这从他们从南苑机场的飞机上下来的表情就能看得出来。

“格鲁什科夫,看起来北京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荒凉一些。"基托夫看着南苑机场的景色,他如此说道。

基托夫是一个情商相对较低的人。说话直接,甚至有的时候不动脑子。

元时空之中,他就因为OGAS的计划被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被否决这件事而怒骂国家安全委员会。并且专门写信给赫鲁晓夫,在信里还不断的痛骂安全委员会的几个领导。

那信骂的那叫一个酣畅淋漓,那叫一个直抒胸臆。一般人肯定觉得这样很爽。

没错,确实是很爽。赫鲁晓夫也觉得基托夫说的很有道理,然后这信就发还给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让他们好好审视自己的问题,在好好的重审OGAS的问题。

想━想吧,基托夫怒骂安全委员会的信落到了安全委员会人的手上,基托夫能有好?

别说什么宰相肚里好撑船,那是你没被人当面骂过,如果一个当权者真的能唾面自干,那高低要给他竖起一个大拇指。因为翻遍翻历史书,这种人都少之又少。可称之为人杰。

果然,基托夫没有讨什么好。元时空之中高低也是被安全委员会给磨的没脾气了。

当然,有人说这事儿要怪赫鲁晓夫,说赫鲁晓夫不该把这信给安全委员会。

其实赫鲁晓夫这么做也没有太大的毛病。毕竟流程是这么走的。而且你基托夫一面之词,总要让安全委员会的人对质一下吧。

所以基托夫这人虽然科研能力不错,但是却很难得到重用。相比较之下,还是他的好友格鲁什科夫更加长袖善舞一些,他在性格和能力上和钱学森很像。

可以说他的各方面能力比钱学森都稍微弱—点。(更大的可能是格鲁什科夫终身都没有能站在钱学森一样的高度上进行历练,钱学森是真正知晓中央决策并且影响中央决策的人,还参与制定了中央决策的战略科学家。)

没有和钱学森一样的经历,导致格鲁什科夫缺少了一段历练,也就缺乏了一些眼光,进而影响他整个人的思考模式。

不过格鲁什科夫好歹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他低声对基托夫说道:“这里的中国同志能听懂俄语,你最好不要把那些话说出来。”

基托夫乖乖闭嘴。

虽然OGAS是基托夫最早提出来的,但是把它完善起来的是格鲁什科夫。所以基托夫非常佩服他。

也愿意接受他的领导,这两人是至交好友。在事情的决策上,基托夫更加相信格鲁什科夫的判断。(元时空之中,两人最后还成了儿女亲家,两家人关系好的不得了。)

“我们需要在中国得到支持,如果那位年轻的李主任不支持我们的话,我们就不好说了。中国够大,如果我们能在中国搞成我们的事业,那么我们才有可能回去苏联,在苏联搞好我们的事情。”

格鲁什科夫要基托夫以大局为重。

基托夫点点头,但是神情有些严肃。因为北京相比于莫斯科,确实是显得那么的破旧。

虽然说这十年来新中国焕发了勃勃生机的活力。

但是和莫斯科相比,北京依旧是不够繁华。毕竟到现在位置,北京也不能确保一年中所有时候都电力充足。而这时候的莫斯科的夜晚已经是灯火辉煌了。在莫斯科郊外眺望莫斯科的话,会感觉莫斯科是一座日不落的城市,永远那么光明。

“往好的方面想,至少中国用电脑应该便宜。"格鲁什科夫打趣的说道。

“连苏联的电脑都是他们搞的呢。他们肯定能用上比苏联更便宜甚至更好的电脑,这对完成我们的事业很有帮助。”

基托夫听到这里的时候,他才松口气点头:“是的,至少这一点不错。”

虽然他们是这么想的,但是他们和李锐的第一次见面并不愉快。

现在的李锐已经完全掌握了俄语,毕竟来本时空恶补了将近十年呢。他的英语和俄语已经很溜了。

在李锐的办公室里,他和钱学森接待了这两位远方来的同志。

基托夫和格鲁什科夫在见到钱学森的时候激动万分。“钱同志,我拜读过你写的控制论相关书籍。不得不说您的思想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是啊,钱同志。你在控制论上的高度和对科研工作者的启迪是至关重要的。”

这两名科学家抓着钱学森的手使劲摇晃,钱学森都快被他们给摇晃的散架了。

“好了,好了。两位,两位我给你们引荐一下,这是我们计划经济委员会的副主任,同时也是负责我国多项重要课题项目的负责人,李锐同志。”

钱学森急忙把手挣脱开,向两人介绍道。

基托夫和格鲁什科夫打量着眼前的这位壮年男人,一米八几的个头,宽阔挺直的肩膀,大背头发型搭理的一丝不苟。眉毛浓郁,眼神犀利,端庄大气的国字脸。不笑的时候自有一股难以言说的威严感。

眼前这人的生理年龄不小了,是男人一生中生理和心理最平衡的黄金年龄。而这段生理上的黄金期大概将持续二十余年。

但是作为这样一个大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又显得年轻的过分。

格鲁什科夫和基托夫向李锐行礼并握手。他们并不敢因为李锐的年轻而轻慢他。

相反他们很尊重李锐,甚至于他们提出的要求都有些太看得起李锐了。

“只需要两百亿卢布,我们就能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OGAS系统,在未来的十五年里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回报。这份回报将是两百亿卢布的五倍十倍乃至十五倍。而且后续的好处将会多的不得了!“格鲁什科夫的口才确实比基托夫好。

两人在和李锐、钱学森寒暄过后,他们开始介绍OGAS,并且开始为李锐画大饼了。

李锐和钱学森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是相视一笑。

真的是,谁说科学家不会画大饼了?其实钱学森也很会画大饼的。格鲁什科夫也会,只不过画饼的能力比钱学森差一点。

李锐叫停了还在构建美好蓝图,画着巨大馅饼的格鲁什科夫。

“停一停,格鲁什科夫同志。没错,我对OGAS系统确实很感兴趣。但是你们的蓝图过于宏伟,过于伟大了。我们觉得实现起来很困难。”

这不是李锐的推词,而是他和钱学森,以及网咖里一班技术员们好好讨论得出来的结论。

oGAS太过于宏大了,即便是后世的电脑和网络系统都很难完美的运行,怎么可能十五年内就完成呢?

十五年内能完成全国行政财政数据联网这一件事,李锐都能跳起来给两位烧高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