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困难
钱学森很忙,他的工作性质决定的。
这个世界上科学家很多,顶尖科学家不少,但是又懂政治又战略,略还能兼具顶尖科研能力的人则是凤毛麟角。钱学森就是这极少数中的极少数。
毕竟能把科学和国家战略规划相结合,并且制定一个长达半个世纪的科研战略,甚至是分支触角触及国家众多行业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钱学森其实最多只有一半的时间能坐在办公室里搞科研,剩下的时间就需要全国到处跑,协调各部委以及各种相关部门。
钱学森正准备上飞机,前往下一个工作地的时候一辆吉普车直接开进了南苑机场的停机坪。
上面下来了一名工作人员快步跑来:“钱总工程师!钱总工程师!请您等等!李主任请你马上回去一趟!“
工作人员边跑边喊,生怕钱学森前后脚就上了飞机,直接走了。
还好钱学森停下了脚步,他目光看向这名工作人员:“有什么事情吗?”
“钱总师,李主任说有重要的事情请您先回去一趟。"工作人员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
钱学森握紧了自己的皮包,里面还装着从李锐那拿来的—斤龙井茶叶。
“好。"钱学森点点头。
“李主任,一斤龙井茶叶罢了。也没必要派人跑去机场把我拦下来吧。知道你舍不得,诺,这一斤茶叶给你还回来了。”
钱学森刚进办公室就打趣着将皮包里的一斤茶叶给拿了出来,放在了李锐的面前。
“物归原主,现在我可以走了吧。”
“哎呀,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和我打岔呢。"李锐一把将钱学森按进沙发里:“诺,看看。”
不由分说的,李锐将谢诺夫给他的东西交给了钱学森看。
关于《OGAS》的相关内容和摘要都在上面了。
钱学森目光一凝,也没有和李锐开玩笑的心思了。他开始认真的翻阅起这份文件。
李锐也不急,这份文件自己看了一遍。囫囵吞枣的也算是看懂了。
虽然自己科学素养一般,但是大概齐能弄清楚里面的意思,再加上网咖还有很多关于OGAS的资料可以查阅,所以搞懂不难。
只要李锐不去深究里面的技术细节就好了。
钱学森这一坐下来就是半个小时,他一直在看这份摘要里面的内容。
钱学森看书速度极快,普通人看这一份摘要需要半个小时。但是普通人这半个小时只是看一遍。但是钱学森这半个小时是已经完全看懂了,搞清楚里面的一些技术细节,脑海中已经形成一个概括结论了。
他揉了揉鸡鸣穴来让眼睛松弛一下。“这份文件是谁送来的?”
“谢洛夫送来的。赫鲁晓夫牵线搭桥,想要将基托夫和格鲁什科夫两位科学家送过来。”
钱学森往沙发靠背上一靠道:“这样啊。李主任你怎么看。”
“还是让我先问问你怎么看吧。钱总觉得这份文件怎么样?"李锐先询问钱学森的意见。
“想法很好,很有前瞻性。但是落地确实困难。先不论我们的基础建设是不是能跟得上这份理论中的配套。就单单说这份文件里涉及的各部委能否配合就是个难题。”
钱学森实话实说道。钱学森是个情商很高的人,他很清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道理。在李锐面前,他向来都是实话实说,因为李锐是可以信赖的领导。
李锐耍食指按了按太阳穴,让自己昏沉的脑筋集中一下:“具体的困难能说下吗?”
“首先是OGAS这套系统本身的设计者基托夫和格鲁什科夫对于计划经济的计算量缺少明确的概念,对电脑的计算能力过度相信。实际上想要达到OGAS里面最理想的状态,即便是我们给所有部门都配上现在网咖里的电脑,每个人都配上李主任你当初拿过来的那种手机终端。把两者相结合,依旧无法满足OGAS的最终形态所需要的计算量。”
“需要,更强!更强!更强的计算终端!"钱学森说道这里的时候眼神异常严肃。
“需要大规模的配比李主任你曾经说过的超级电脑才行。”
“而这还仅仅只是开始。”
“接下来是全国网络的铺设。这一条其实难度到不算高了,如果有预算的话,在全国铺设电网的时候一并将网络处理好,可以大大的减少重复基础建设的费用。网线的生产虽然不算容易,但想要突破并不算很难。甚至我已经想到了可以预留十兆带宽的方法。这配合着各级部门的电话线━起进去,这也不难。”
“但是现在的困难是配合问题。如何让各部门配合?苏联搞不下去OGAS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倒不是资金问题,而是部门之间的利益问题。”
“数据问题可大可小,从基层统计数据到地方,在从地方到省厅,在从省厅到部委,在从部委集中到中央。这其中每一次的合计,都会造成数据的不准确。这对于经济发展未必是好事,但是在官场上未必是坏事。”
钱学森如此说道。而能看到这些,也就是钱学森和大多数—心醉心于科学的科学家们最大的不同。
钱学森知道官场上的蝇营狗苟,也知道各种不可明说的潜规则。
“而这些不准确,就给了各部委各地方各基层一些活动的空间。"钱学森如此道:“我们这是世界和李主任你来的世界还不一样,斯大林同志去世的晚,赫鲁晓夫同志没有上位。也就没有赫鲁晓夫同志在上任的时候搞的去中心化的政策。”
钱学森所说的去中心化政策算是元时空之中赫鲁晓夫能上台,并且得到大量人支持的一个重要政策。
因为苏联在之前已经被斯大林的高压政策搞的人人自危。慈父的酒不好喝,慈父的烤肉也不好吃,说不定哪天就会去西伯利亚种土豆。
所以赫鲁晓夫的全面推翻斯大林,别看各个地方上有不同的声音出来,但是赫鲁晓夫真的给地方权力松绑的时候,又有哪个地方拒绝了?
当官的总是希望权力更多一点的。
在苏联去除权力中心化之后,地方掌握了更大的财权和更大的人事任命权。导致了地方实际上形成了割据势力。
为什么元时空之中勃列日涅夫被推上台?很大的原因就是这位苏勋宗不爱管事。地方上爱干嘛干嘛,只要还能维持苏联,只要还能基本维持国家运转,那么就这么凑合的过下去吧。
地方财税政策真的给地方搞,地方很可能还会搞砸。那可真是,不需要的时候就说地方有自主权,需要的时候又向中央哭穷让中央救救地方。
而OGAS是干嘛的?那可是一个垂直管理系统。